理论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几个问题崔自铎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从治国方略的角度看,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以后行文中,用实事求是表述),在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被概括为四个内容,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等。
由于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因而当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时,自然就涵盖着以下结论: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呢?这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灵魂部分。
没有唯物辩证法和辩论唯物论的支撑这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同样,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实事求是思想战线的支撑和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因为,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和进行的理论创造。
所以,我们把毛泽东思想定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和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问题所作出的创造性理论。
邓小平在评述实事求是与毛泽东思想关系时,他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这一点,也完全适用于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于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邓小平也有一个判断,他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小平同志的这个论断,也完全适用于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这是由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当中的基础和灵魂部分,即它的精华部分。
(二)实事求是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
这一点说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工人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作用和意义。
对此,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有过很精辟的论述。
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曾经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则指出:“实事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都反复地证明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以上论断的正确性。
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理论的指导,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这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我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走向复兴,关键就在于找到一条合乎中国具体国情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立足点是由城市转入农村,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展开以农民为主的革命战争,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大城市,获得全国的胜利。
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实际上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胜利。
但是,由毛泽东等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曾经屡屡遭到“左”右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
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王明受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多次要求弱小的红军攻打大城市。
他们对毛泽东等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甚至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惨败,红军被迫长征,力量损失了$"%。
王明等人的错误路线的思想根源,就在于他们脱离了中国的革命实际,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
!"世纪$"年代初,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上演了一幕空前大悲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挫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尽管分析这场大事件,还需要作出深入地、认真地、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找出事变的深刻原因,总结出有教益的经验教训,但从哲理的高度去观察、分析,这确实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没有能够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其本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这些国家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直接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苏东剧变,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假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联实际相脱离为特征的。
与苏东剧变相对应,为什么中国能够在国际形势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形势下,仍然独树一帜,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从哲理上说,就是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史发展,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文革”之后的我国全方位的拨乱反正,从思想路线角度说,就是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而得以顺利实现的。
(三)实事求是是一切真正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会使我们进一步懂得,实事求是对共产党、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
实事求是,应当成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
对此,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的要求:“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因此,坚持不坚持,具有不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标志着一个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在世界观上是否够格的问题。
因此,我们党历来就非常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要求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来武装全党。
一个党、一个党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以毛泽东为例,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世界观、方法论上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善于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的杰出思想家,从而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并最后获得了理论学习与研究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但是,同一个毛泽东,为什么晚年又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从世界观上说,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同样,也在于他在思想路线上出了问题,他在对我国国内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估计上,脱离了实际,违背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他对我国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处理上,脱离了我国现实实际,一味搞所谓斗争哲学,违背了实事求是和唯物辩证法;他过于相信自己,脱离集体,脱离群众,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的基本原则;他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处理上,忽视生产力,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等等。
一句话,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他在哲学思想路线上的失误。
二、重要的问题在于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懂得思想路线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提高贯彻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并把这一路线真正落到实处,在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及灵魂。
为了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及其精神实质———灵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事求是,由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即精髓部分,所以它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懂得这一点,就使我们明白,要想有很高深的哲学修养,还需要从多方面提高哲学素养,加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和理解。
从实际出发。
这是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思想路线的基础、前提。
它要求我们看问题、处理事情,不能从主观意愿、主观意志和主观想法出发。
这里,要注意,我们所讲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而非其他唯物主义。
因此,我们所说的实际,乃是在辩证唯物论哲学指导下所理解的实际,我们看待实际问题的方法,就应当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点、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和系统观点;防止看问题的片面性、孤立性、僵化性和表面性,等等。
实事求是。
按照毛泽东的解释,就是人们从客观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找出其规律。
在这个解释中,包含三个重要要素:一是客观事物,二是人的求索,三是事物的本质、规律。
这一条的实质性内容所谈到的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即如何求得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问题。
我们如何求得事物的本质、规律呢?有五条特别重要。
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从物质到精神,从实践到认识的认识路线;二是调查研究方法;三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一点是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深化、补充;四是要善于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这一条是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的具体化。
五是懂得认识(求)是过程的道理。
如果我们能够在以上五条的处理上做得较好,就可能避免许多失误。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
这一条说得是对“是”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检验问题。
因此,它是对实事求是的深化、延伸。
在坚持真理标准时,还要注意掌握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思想路线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路线的灵魂,是精髓中的精髓。
抛弃这一条,也就等于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为何如此?第一,这一条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二,这一条也是决定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命运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从我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看,都证实了我们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
”第三,理论与实际能否创造性的结合,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史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地证实。
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随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也经历了两次大飞跃。
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一次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这两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两次结合,分别作出了对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问题和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总体性回答。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