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吉林省长春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2020年吉林省长春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历 史 试 卷 第 1 页 ( 共 6 页 ) 历 史 试 卷 第 2 页 ( 共 6 页 )绝密★启用前在2020 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 史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考察距今约 6000 年的半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 ( ) 此A. 长江流域的文明B .旧石器时代的到来C .原始农耕生活D .尧舜禹的禅让2. 目 前 所 知 , 我 国 有 文 字 可 考 的 历 史 开 始 于 (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卷3.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上答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题6.180 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人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这场战争使得 ( )A .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C .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D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无7.19 世纪中期,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中国发生了 ( )A .李自成起义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武昌起义8. 下列有关《时务报》和《民报》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B .致力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C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D .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创办 效9.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倡导 ( )A .自强、求富B .君主立宪C .民主、科学D .实业救国10. 国民革命时期,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培养得益于孙中山创办了 ( ) A. 京师同文馆B .福州船政学堂C .京师大学堂D .黄埔军校11. 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 A .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 B .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D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2. 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伪满首都警察厅办公楼(今长春市公安局)就是其中之 一 。

这 是 研 究 伪 满 洲 国 历 史 的 ( ) A .实物史料B .文献史料C .口述史料D .音像史料13. “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这首歌 谣 描 述 了 ( )A. 台儿庄战役B .武汉会战C .平型关大捷D .百团大战14. 下 侧 地 图 可 用 于 研 究 ( )A .甲午中日战争B .西藏和平解放C .抗美援朝战争D .伊拉克战争15.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 ( ) A. 提出“治未病”理论B .发明了麻沸散C .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 .发现了青蒿素 16.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 伯里克利B .德谟克利特C .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17.“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改变了英国的政体。

”这一改变 是 因 为 颁 布 了 (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1787 年宪法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 .重要原因B .主要表现C .基本特点( ) D .积极影响4.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在地方实行 (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5.下图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8.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描绘的社会各阶层生活场景主要是在()A.法国B.德国C.俄国D.美国19.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在田纳西河流域修建了几十座水坝、水电站,不仅发展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水电,还增加了就业。

这反映了美国政府()A.推行“以工代赈”B.调整农业政策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整顿金融体系20.关于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都是区域性国际组织C.都制止了国际军事侵略D.都以解决贸易争端为目的(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主张?汉高祖和唐太宗的哪些统治措施符合这一思想?(各举一例)(3 分)材料二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员人力、筹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法非常严酷。

隋炀帝时期赋役过重、刑法严苛,其本人骄奢淫逸、不恤民力,修东都、修驰道、开运河、建行宫……对高丽发动战争。

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40 分)21.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涂“√”,错误的涂“×”。

(5 分)——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位帝王的相同做法(三点即可)。

这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 分)材料三(全面内战时期)当前线士兵在反共战场上遭受巨大牺牲之时,却知道了在农村的家庭的饥饿和不满,“就会产生疑问,他们正在为之战斗的东西是否值得以生命去冒险?”国民党既未给农民(士兵的载体)以任何利益与好处,又未解释战争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面对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予以农民千百年梦寐以求的实惠——土地,由此激发起千百万农民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此时“为谁而战”就成为关键了。

——摘编自忻平《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探析》(1)图一中的器物体现了商鞅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

(2)图二中由氏族统治者进行的迁都促进了民族交融。

(3)图三中日本的社会变化源于明治维新的开展。

(4)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改革都有对先进文化的借鉴。

(5)与上述图片相关的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根据材料三,比较国共两党在对待农民需求上的不同之处。

从这场战争的结局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 分)材料四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 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历史试卷第 3 页(共 6 页)历史试卷第 4 页(共6 页)历 史 试 卷 第 5 页 ( 共 6 页 ) 历 史 试 卷 第 6 页 ( 共 6 页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列举在此期间工业领域的成就两例。

(5 分)在材料五此卷上(数据来源:《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人民日报》)(5) 对材料五的两幅图表进行解读。

(2 分)(6)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请你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答点即可,2 分)23.观察下列图示,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题,撰写历史短文。

(15 分)题无要求:(1)结合图示信息,任选其中六例史实加以论述,并谈谈你的认识。

(2)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 260 字左右。

效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2020 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半坡遗址可知考查的是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开始进入了原始的农耕文明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

选项C 符合题意;A 项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排除;B 项半坡居民时期属于新石器时期,不是旧石器时期,排除;D 项尧舜禹的禅让时期属于远古人类时期,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C。

【考点】原始农耕文明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所以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题干中所述的内容与之相符,A 项符合题意;BCD 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考点】江南地区的开发4.【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词“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可知,此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D 项符合题意;A 项分封制实行于西周,排除;B 项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C 项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朝,排除。

故选D。

【考点】元朝的行省制5.【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涉及的史实可知,戚继光抗倭是明朝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行的抗争;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的机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政权进行的战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所以图片史实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关,D 项符合题意;A 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的时期,排除;B 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指的是两宋时期,排除;C 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的是隋唐时期,排除。

故选D。

【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6.【答案】B【解析】根据180 年前的战争可以推算出这场战争是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B 项符合题意;A 项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是在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 项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是在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 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是在1911 年辛亥革命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B。

【考点】鸦片战争7.【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 世纪中期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事件的时间进行判断。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 到1864 年,属于19 世纪中期,C 项符合题意;A 项李自成起义时间是1627 到1645 年,属于17 世纪,排除;C 项义和团运动时间是1899 到1900 年,属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排除;D 项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 年,属于20 世纪初,排除。

故选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8.【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所以两种报刊代表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运动,所以《时务报》和《民报》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C 项符合题意;A 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排除;B 项《时务报》宣传的是维新变法思想,《民报》宣传的是三民主义的思想,排除;D 项《民报》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创办,排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