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尘职业病防护常识

粉尘职业病防护常识

粉尘职业病防护常识
1、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是一项彻底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

在工艺改革中首先应当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危害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产生粉尘以后通过治理消除或减少其危害的措施。

2、湿法防尘
这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

粉尘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这样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改善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3、密闭尘源
将尘源有效的封闭,是防止粉尘外逸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它常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

4、通风除尘
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措施。

通风除尘就是用通风的方法将尘源予以有效的控制,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使作业区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5、个人防护
这是一项辅助性的措施。

通常是在其他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1、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合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反应性: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7、尘肺:如矽尘、煤尘、硅酸盐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