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教育论文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教育论文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中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摘要: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国,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原因,许多小学生身上
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
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从小学生不良行为
习惯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三个方
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为习惯;矫正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也
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也普遍
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
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根
据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表现找到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小学生
的可塑性很强,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采取相应的
矫正措施。

1.基本做人的态度和习惯
从对小学生的观察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自制力较差,不遵守纪律,很随便;二、三年级的学生逐渐表
现出撒谎的问题,有的孩子不爱护公物,无公德;有些四五年级的学
生打人、骂人、欺负比自己弱的学生,并向低年级的学生索要财物。

还有些共性问题:无爱心,对他人冷漠,无集体荣誉感;经不起挫折,
不够勇敢,怕吃苦等等。

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将
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2.生活方面
小学生在生活方面同样存在不少问题,不愿做、也不太会做家务事,自理能力差,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将父母给的早点钱省下来买零食、买玩具;放学后不回家,到处玩,作息无计划、无规律,迷恋电视。

3.交往方面
小学生是家庭的中心,是爸爸妈妈生活的主宰,他们已经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要顺着自己的性子,很少为他人
着想,不会关心、宽容、体谅他人。

4.学习方面
学习被动,不喜欢做作业,心里总想着玩这玩那,因此作业马虎、应付、拖拉,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还有的学生做作业不动脑筋,不会抓紧时间,不会审题,总是依赖老师或家长,不愿意花时间钻研,学习缺乏吃苦的精神;课堂上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发呆,说
小话,做小动作,对于老师的提问,不积极思考,不求甚解,得过
且过。

二、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很多,有个体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不当,还有校外不良环境及社会不良风气
的影响等。

1.家庭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
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
或那样不和谐因素或是某些单亲家庭。

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
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自卑、孤僻、冷漠、仇视
等不健康心理。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久而久之使子
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我国加快与
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
强烈,父母工作压力加大。

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
自己的孩子,只好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很
少与子女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

使子女与父母之间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
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从而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
把孩子逼进书房题海,结果与子女关系紧张,使孩子形成叛逆心理。

二是重养不重教,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王理发育,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未达
到应有水平。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
住宅建设的发展,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学生有
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

但独门独户的
居住环境缩小了学生的生活范围,又容易形成胆怯、怕事、怕交往
的不良心理。

2.社会原因
社会上不良的风气有着负面影响,一些成年人道德失范,弄虚作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权利至上、金钱万能、
以权谋私等现象对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也会有一定影响。

学校附近的
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少学生
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校园周边的各类商店违规经营,引发学生
畸形消费。

3.学校原因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负有重大的责任。

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导
向偏轨。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从
家长、教师到学校,都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是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教师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
的天职作用,更有一些教师师德不彰,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
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的视听。

三、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
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集体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②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从我作起,赢得尊重。

④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

⑤落实心
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⑥家教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
习惯的养成。

⑦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媒介环境,建设良好的社
区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何映雪.对小学生不良卫生行为的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焦敬芝.如何改正小学生的坏习惯[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教育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