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欧阳光明(2021.03.07)1.医院物理环境正常值:室温坚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坚持在22~24℃为佳。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白日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2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3,平车运送法注意:推行中,平车小轮端在前,转弯灵活;速度不成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的不适,并嘱咐患者抓紧扶手,包管患者平安。
4. 舒适(comfort):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定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
不舒适(discomfort):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克不及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安慰,身体呈现病理修改,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5.卧位的分类: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纳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修改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主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顿的卧位,称之为主动卧位。
罕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自愿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自愿采纳的卧位,称之为自愿卧位。
6..去枕仰卧位适用规模:(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采取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中凹卧位适用规模:休克患者。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坚持气道通畅,改良通气功能,从而改良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获得缓解。
屈膝仰卧位适用规模: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刷等。
侧卧位适用规模:(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2)预防压疮(3)臀部肌内注射半坐卧位适用规模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采纳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采纳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修改,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
危坐位适用规模: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爆发的患者,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自愿日夜危坐。
俯卧位适用规模: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克不及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招致腹痛时。
采纳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年夜,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头低足高位适用规模:肺部排泄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避免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头高足低位适用规模: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膝胸卧位适用规模: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增进产后子宫恢复。
截石位适用规模: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产妇临蓐。
7.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者采纳半坐卧位的机理:采纳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瘀血和心脏承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年夜,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获得改良。
腹腔、盆腔术后或有炎症者采纳半坐卧位的机理:采纳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
由于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响。
同时还可避免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
腹部手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还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增进舒适,并有利于切口愈合。
8.WTO推荐疼痛患者的三阶梯疗法:第一阶段选用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和抗炎类药。
主要用于轻度疼痛的患者。
第二阶段选用弱阿片类药。
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患者。
第三阶段选用强阿片类药。
用于重度和强烈癌痛的患者。
9.口腔护理的目的:坚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和减轻口腔异味,消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观察口腔内的变更,提供病情变更的信息。
10.口腔护理经常使用溶液:0.1%的醋酸溶液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0.08%的甲硝唑溶液适用于厌氧菌感染。
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行口腔护理时,对昏迷患者禁止漱口,以免引起误吸。
观察口腔时,对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口腔内有无真菌感染。
檫拭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的棉球不克不及过湿,避免水分过多招致误吸。
注意勿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11.压疮的分期:Ⅰ期:瘀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早期,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呈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克不及恢复正常。
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产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极易破溃。
患者有疼痛感。
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年夜、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概略有脓液笼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
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
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排泄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造玉成身感染,危及生命。
压疮的护理:局部伤口护理:瘀血红润期: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避免压疮继续成长;炎性浸润期:重点是呵护皮肤,避免感染产生。
办法:紫外线、红外线照射治疗;浅度溃疡期(1)此期应尽量坚持局部疮面清洁、干燥(2)以鹅颈灯距疮面25cm 照射疮面,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3)还可采取鸡蛋内膜、纤维卵白膜、骨胶原膜等贴于疮面治疗;坏死溃疡期(1)此期应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坚持引流通畅,增进肉芽组织生长(2)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草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12睡眠各期的特点。
13.关节活动规模(ROM ):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规模,通过运用主动或主动的练习办法,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度,恢复和改良关节功能的熬炼办法。
等长练习: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修改肌肉长度的,因不伴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练习。
等张练习:指对立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熬炼,同时也熬炼肌肉收缩。
因伴随年夜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力练习。
14.骨骼肌肉状态肌力分为六级:0级 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 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克不及抬起。
3级 肢体能抬离但不克不及对立阻力。
4级 能做对立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 肌力正常。
机体活动功能分为五级:0级 完全能自力,可自由活动。
1级 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
2级 需要他人的帮忙,监护和教育。
3级 既需要帮忙,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级 完全不克不及自力,不克不及介入活动。
15.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含:在住院期间产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产生的感染。
不包含: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第Ⅰ期 第Ⅱ期 第Ⅲ期 第Ⅳ期可被外界的声响或说话声惊醒 进入睡眠状态,但仍易被惊醒 睡眠逐渐加深,需要巨年夜的声响才干使之觉醒 为觉醒期,很难唤醒,可呈现梦游和遗尿 眼肌活跃,眼球迅速转动,梦境往往在此时期呈现医院感染的类型:外源性感染,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内源性感染,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病人体内的正常菌通过移位或活动造成的感染。
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办法清除物体概略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办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使Array消毒的对象达到无害化。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含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
无菌技术(aseptictechnique)指在医疗、护理操纵过程中,避免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避免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隔离(isolation):将沾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顿在指定地址,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6.隔离原则:隔离标记明确,卫生设施齐全;进出隔离室合适要求;分类处理隔离室内物品;每日消毒隔离室环境;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加强终末消毒处理:病人、个人用物、病室单位。
隔离种类及办法;17.体温正常值:口温,36.3~37.2℃肛温36. 5~37..7℃腋温36.0~37.0℃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发热)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规模,称体温过高。
发热临床分级:(口温)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constant fever:体温继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摆荡规模不超出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继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频频爆发,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呈现.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无一定规则,且继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
临床表示:体温上升期,表示:皮肤惨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特点:产热> 散热。
高热继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退热期,年夜量出汗、皮肤湿润。
18.体温过高的护理办法:-降温办法:物理降温,包含局部全身和药物降温。
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
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陪伴症状;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收支量、体重。
弥补营养和水份:流质或半流质(高热量、高卵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饮水,每日3000 ml。
增进患者舒适休息(1)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适当休息(2)口腔护理:晨起、餐后、睡前漱口、避免口腔感染(3)皮肤护理:坚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床单,避免压疮等(4)室温适宜,环境宁静,空气流通。
心理护理(1)体温上升期:了解心理反响,给予精神安抚(2)高热继续期:解除身心不适,满足合理要求(3)退热期:清洁卫生,弥补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