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

“愁”,是《声声慢》的主旋 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 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 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心、愁绪、 愁情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 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 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好一 个点进行赏析,然后互相交流。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1.妙用叠词抒发悲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 轻解:轻轻地提起。罗裳(cháng):犹罗裙。 兰舟:船的美称。《述异记》卷下谓:“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 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 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锦书:书信的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 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窦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 词甚凄婉,共八百四十字。”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相 传雁能传书。 飘零:凋谢,凋零。 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无计:没有办法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一:初读·感知“愁”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由亡国到丧夫,由在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晚景凄 凉,没有子嗣的李清照,带着一腔悲愤,孤独离世。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苦了吧? 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这首词综合运用多 种手法来渲染悲愁,运 用多种手法来写孤独、 哀伤、悲情,写得情文 并茂。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4.运用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追忆深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是想象 和联想,是虚写,有雁飞过,作者心生感慨,就 联想到,这可能是曾经为我们传书的那只鸿雁啊! 它曾经见证过我们的美好生活和爱情,而现在看 到我这样孤单悲愁憔悴的样子,它会不会也感慨 万千呢?
这几句的意境因想象使词作的境界陡然升华。更 显得开阔、浪漫。
三读:读出惨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围。 提示:
字字含情意,寂寞的处境、悲惨的心 境、凄清的环境等,要渗透在沉郁、舒 缓、抑扬有致的语气语调中,通过对重 音、语气、语调的把握和对意境的感受,
以声传情,表情达意。
鉴赏二:解读,通晓“愁”意
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气候变化无常

将息: 养息,休息
⑴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 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⑵加强了语 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 情。⑶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 奏感和音韵美。
“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 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的 孤独、寂寞和哀伤。这七组叠词,总 言心情之悲伤。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2.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哀情。
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了“赋”的手法, 赋,就是铺叙,就是描述,通过细腻 地描写一个故事来抒发感情。
这个故事是她一个人的故事:一 个人喝酒,一个人遐想,一个人看着 长天大雁飞过,一个人看满地黄花零 落;一个人独守窗前,追思过往,听 雨打梧桐,彻夜难眠。这就是她的故 事,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了哀情。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义 检
黄花: 菊花

敌:
对付、抵挡
憔悴损: 枯萎、凋零殆尽。损,在词中相当于
“极”,表示程度很深
鉴赏二:解读,通晓“愁”意
有谁堪摘:
有谁能与我共摘?堪:可以,能够
词 独自怎生得黑: 一个人怎么挨到天黑。怎生:怎么、
义 检
怎样
测 次第:
光景、状况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二读:突出词句中的重音。 提示:
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中的“冷冷”“惨惨”、“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最难”、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 的“正”“却是”“旧时”、“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独自”“怎
生”等,要重读。
鉴赏一:初读·感知“愁”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巧用意象,托物寄情。
全词通过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 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
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晚风渲染愁情。 孤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敲碎人心,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柔媚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1084年:李清照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此时李清 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零。 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了人世;无人知 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5.直抒胸臆,极言愁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 胸臆,吐露无限愁情。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 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 出了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已经不单单是用一个“愁”字可 以概括得了的。
鉴赏三:研读·品味“愁”心
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
一读: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和语气吟读。 提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如今有谁堪 摘”“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几句,要在 字里行间渗透感情。低沉舒缓,在低沉
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鉴赏一:初读·感知“愁”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