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物流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物流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物流成本分析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分析的重要性:物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管理的历史就是追求成本降低的历史物流成本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专业化服务的高效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分类——(按物流范围分):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内部搬运费生产过程中物流设施的折旧占用的生产资金的利息支出等销售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物流成本的分类(按物流功能分):物流成本核算的困难:P350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于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 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壹、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概述P350物流成本的隐含性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物流成本的隐含性—物流成本冰山说制造企业生产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车间发生的各种支出)–生产成本(包括材料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支出)–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和费用核算:概述P350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最终目的均不是于于这种模式和技术本身,而是为了实现企业物流的合理化,也就是通过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和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其最终目标均是要于保证壹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能够说,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我国物流成本的研究现状物流成本概念于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要占用和耗费壹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也称物流费用。

物流成本包括物流各项活动的成本,是特殊的成本体系。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直至终点及关联有效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管理。

对于物流成本问题,有必要建立壹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践,把物流成本管理提升到企业会计管理的高度,这样才能纳入到企业常规管理范畴之内。

另壹方面,从企业组织结构来见,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部门和职能的结构。

成立诸如物流部、物流科等职能部门,如此才有可能对物流成本实行单独核算,且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

部分国家和地区物流成本的估算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P352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由俩个部分组成: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系统P352物流成本核算层–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

–对物流总成本按壹定标准进行分配和归集核算。

–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层物流成本效益评估层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层次结构图P352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P353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是指于日常物流运营的每个作业环节,依据现代物流运营理论,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方法,来降低整个物流成本的壹系列措施。

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

物流成本控制的对象形式:–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阶段作为控制对象–以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来作为成本控制对象–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作为物流成本的控制对象三种物流成本控制形式关系图P355企业于进行物流成本日常控制过程中,三种物流成本的控制形式且非孤立的,而是结合于壹起的,某壹种形式的成本控制方式也会影响到另壹种形式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和控制P354二、物流成本的内容及其核算P356物流成本的内容P356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P356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P356物流成本核算和应用中存于的问题P357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P357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P358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P359物流成本的核算办法:P360各账户中物流成本项目的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的归集:生产物流成本的归集:各个制造费用明细账户中的生产物流成本项目财务费用中的生产物流成本项目销售物流成本的归集:管理费用账户中的销售物流成本项目产品销售费用账户中的销售物流成本项目财务费用账户中的销售物流成本项目统计方法的物流成本核算统计方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是指于不影响当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物流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单据进行再次的归类整理,对现行成本核算资料进行解剖分析,从中抽出物流成本的部分,然后再按物流管理的要求对上述费用按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进行重新归类、分配、汇总,加工成物流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

物流成本计算的新方法—物流ABC物流ABC是壹种新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ABC是Activity-BasedCosting的缩写,意思是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适合于物流领域的计算方法称之为物流ABC。

这种方法和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满足物流管理的需要,且且能够较好地解决所谓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问题。

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方法——作业成本(ABC)计算法:又称为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Costing)不是财务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而是壹种管理会计方法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作业成本法强调的是直接追溯和成本动因追溯(依据因果关系);而传统成本制度趋向于分摊(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因果关系)作业成本法得到的成本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作业成本法第壹阶段程序:(1)确认作业(2)将成本分配至各作业(3)关联作业形成同质库(4)同质组内作业成本加总形成同质成本库(5)计算(制造费用)成本库分配率作业成本法第二阶段程序:作业的确认:作业分类的原则:作业水准分类:单位水准(Unit-levelactivities)批量水准(Batch-levelactivities)产品水准(Product-levelactivities)设备水准(Facility-levelactivities)作业动因分类:对于单位水准、批量水准和产品水准而言,能够计量具体产品对其的需求量,因此能够依据消耗比率作进壹步的划分,具有相同消耗比率的作业,能够使用相同的作业动因来分配成本。

所以,其中处于任何壹个水准上有着相同作业动因的所有作业,能够归入同壹个同质作业组,即处于同壹水准上且使用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库。

设备水准作业不必进行动因的分类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的作用:作业成本法于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准确得到各个物流作业环节的成本作业成本法于计算物流成本的同时,也推动了物流成本的预测、分析和控制物流ABC的计算原理物流ABC对于物流企业根据不同的物流服务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于物流朝着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变化的情况下,顾客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物流企业的作业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于物流服务收费上,顾客出于降低自身成本的需要或来自于降低产品销售价格的压力,也总是压低费用标准,给物流企业造成运营上的压力。

当然,价格最终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可是,由于物流服务上没有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拿不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成本计算明细,即便知道收费标准和所提供的服务水准相距甚远,也没有壹个能够说服顾客的有效方法。

物流ABC的运用程序明确导入ABC的目的及对象调查作业流程和物流中心布局界定作业环节计算各作业环节的单价确定费用分担比例掌握按计算对象(顾客类别等)类别划分的各个作业环节处理量用各个作业环节处理量乘以单价得出作业环节类别成本合计各个作业环节类别成本得出计算对象类别成本三、物流成本性态分析P361物流成本性态物流系统本量利分析物流成本性态P361成本性态也称为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总额和业务总量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于的,而且具有壹定的规律性。

于物流系统的生产运营活动中,发生的资源消耗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分为俩类:壹类是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另壹类是于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和业务量的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我们将前者称为变动成本,而将后者称为固定成本。

也就是说,按物流成本的性态特性,可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物流成本性态分析P361按物流成本的性态特性,可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其发生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近似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保持稳定,和业务量的变化无关的成本;于生产运营活动中,仍存于壹些既不和产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也非保持不变,而是随产量的增减变动而适当变动的成本,这种成本表现为半变动成本或半固定成本,由于这类成本同时具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征,所以也称为混合成本。

本量利分析P362本量利分析(CVP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于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模型和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价、营业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于规律性联系,为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壹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P362本量利分析示意图P363物流系统的本量利分析P363物流系统的本量利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就是根据成本、营业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或物流系统于怎样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而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主要考虑于特定利润要求情况下应达到的业务量,以及于壹定业务量情况下企业或物流系统的利润以及安全边际情况。

物流系统的本量利分析分类P363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本量利分析P363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本量利分析也包括保本分析和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单项物流服务项目保本点是指能使物流达到保本状态的单项业务量的总称,即于该业务量水平上,该项物流业务收入和变动成本之差刚好和固定成本持平。

稍微增加壹点业务量,就有盈利;反之,稍微减少壹点业务量就会导致亏损发生。

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保本点有俩种表现形式:壹是保本点业务量,壹是保本点营业收入,它们均是标志达到收支平衡实现保本的物流业务量指标。

保本点的确定就是计算保本点业务量和保本点营业收入额的过程。

于物流多项作业条件下,虽然也能够按具体品种计算各自的保本业务量,但由于不同服务的业务量不能直接相加,因而往往只能确定它们总的保本点营业收入,而不能确定总保本点业务量。

举例说明单项物流服务项目的本量利分析方法P364解析1:解析2: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P365由上例也能够计算该运输公司的预计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运营风险大小。

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计算公式为: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营业收入额-保本点营业收入额物流系统运营安全性检验标准P365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均是正指标,即越大越好。

于欧美企业壹般用安全边际率来评价物流运营的安全程度,下表列示了安全边际率和评价物流系统运营安全程度的壹般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