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建材课件第七章 建筑钢材和木材

道路建材课件第七章 建筑钢材和木材

屈强比一般在0.6~0.75之间。
④ 颈缩阶段
钢材薄弱处断面面积不断减小,塑性变 形不断增大,产生“颈缩”现象,最终导致 钢筋断裂。
中、高碳钢屈服现象 不明显,没有明显的 屈服阶段。
规定以残余应变为 0.2%时对应的应力作 为中、高碳钢的屈服
强度,用 0 .2 表示。
中、高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钢材在1×106~1×107次交变荷载作用下,而不至 于引起断裂的最大循环应力值,称疲劳强度极限。
应力,%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静力抗拉强度
疲劳极限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应 力 循 环 次 数 (n), lgn
(5)硬度——间接评价强度 指钢材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也
弹性比例极限 p
弹性模量 E 反映钢材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E
② 屈服阶段
下屈服点比较稳定,取屈服强度 s 作为钢筋
强度设计的依据。
③ 强化阶段
钢筋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极限值) b
s 屈强比——评价钢材可靠性的指标 b
屈强比越小,安全空间越大,安全性越高, 但屈强比过小,会使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偏低, 浪费材料。
(3)半镇静钢(b) 介于前两者之间,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
泛的钢材。 (4)特殊镇静钢(TZ)
质量最好,适用于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
3、根据钢材的用途分:
结构钢:常用的结构钢为低碳钢和低合 金高强度结构钢
工具钢:主要用于各种切削工具、量具 及模具的钢材 特殊钢:具有某种特殊物理、化学性质 的钢,如耐酸钢、耐热钢和不锈钢等。
(3)冲击韧性 ——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试验参考图7- 4:冲击试验机 用破坏后缺口处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
来表示 k(J /cm2) 。
影响冲击韧性大小的因素: ① S、P含量越多,冲击韧性越差; ② 杂质含量越多,冲击韧性越差; ③ 焊接中形成的微裂缝,会降低冲击韧性; ④ 环境温度越低,钢材呈现冷脆性,冲击韧 性降低。
道路建筑材料
一、钢材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主要化学成分:Fe,还含少量C 、 Si、Mn、 Ti 、 V 、P、S、O等。 其中,P、S、O为有害元素,会增 加钢的冷脆性,降低焊接性能、塑性 和冲击韧性。
(1)根据含碳量高低:
低碳钢:<0.25%
中碳钢: 0.25%~0.6%
高碳钢:>0.6%
冲 击 韧 性 , J /2 c m
200
脆性破坏 过渡区 塑性破坏
15
-40
0
40
试验温度,℃
温度对低合金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4)耐疲劳性──疲劳强度 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钢材的应力在远低
于其抗拉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破坏的现象, 称疲劳破坏。
钢材能承受交变荷载循环作用的次数越多, 钢材的耐疲劳性能越强。
冷拔——将光圆钢筋通过拔丝模强行拉 拔,不仅受拉,同时还受到挤压作用。
(2)塑性 ★ ——钢材在外力作用下,能
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 用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表示。
① 伸长率
l ——断裂后钢筋拼合后的长度 l 0 ——钢筋的原长
② 断面收缩率
A0 A 100% A0
A 0 ——原有横截面面积; A ——断口处截面面积。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钢材的塑性越好。
镇静钢(Z) 半镇静钢(B) 特殊镇静钢(TZ)
(1)沸腾钢(F) 脱氧不完全的钢,FeO含量较高。 塑性较好,但韧性和可焊性较差,成本
低,可用于一般建筑结构中,但不适用于承
受冲击荷载、在低温下工作的焊接结构和其 他重要结构。
(2)镇静钢(Z) 脱氧充分,质量均匀,结构致密,可焊性
好,抗侵蚀性强,但成本较高。 可用于承受冲击荷载和其他重要结构。
性越差; ② 合金元素、杂质含量越多,可焊性越差; ③ S含量越多,焊口处易产生热裂纹,焊接
质量越差。
(3)冷加工性能及时效处理 ① 冷加工强化处理
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加工,使之产生 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但钢材的塑 性、韧性会降低,这个过程称冷加工强化处 理。
常见的冷加工方法:
冷拉——将热轧钢筋用冷拉设备进行张 拉,使之伸长。屈服强度提高20%~30%, 节约钢材,但塑性降低。
★ 含碳量越高,钢材强度和硬度越大,但塑 性和韧性越低,焊接性变差,耐锈蚀性降低,
冷脆性变大。
(2)根据合金元素含量高低:
低合金钢:<5%
中合金钢:5%~10%
高合金钢:10%
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 及较好的耐蚀性,故在工程中应用广泛。
合金元素的作用:
硅(Si):有助于提高钢材的抗腐蚀性、抗 氧化性,但含量增加会降低钢材的焊接性能;
二、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
力学性质:抗拉强度、塑性、冲击韧性、
耐疲劳性和硬度
工艺性质:加工性能(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1、力学性质 ★ (1)抗拉性能(低碳钢为例)
钢筋的拉伸试验分四个阶段: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
b
s
e
p
s'
应力
应变
低碳钢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① 弹性阶段
反映钢材的耐磨性能。 测定钢材硬度采用压入法,根据压头压
在钢材表面的压痕面积或深度来确定。 硬度值越大,反映钢材强度越大,抵抗
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
2、钢材的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一定程度弯曲变形 而不破坏的能力。
检查弯曲处,无裂缝、断裂及起皮现象 ,则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评价指标:弯曲角 、弯心直径 d 越大, d 越小,冷弯性能越好。
(2)焊接性能 焊接——钢结构主要的连接方式,是将
两块金属局部加热,并使其接缝部分迅速呈 熔融或半熔融状态,而牢固地连接起来。
焊接性能指常规工艺条件下获得良好焊接 接头的性能。
焊接要求:焊口处没有裂缝、气孔、夹渣 等缺陷,焊缝及附近受热影响区力学性能不 低于母材。
影响可焊性的因素: ① 含碳量太高,焊接接头硬脆性增加,可焊
锰(Mn):有助于提高钢材的强度、硬度、 韧性和耐磨性,但含量越高,会减弱钢材的抗 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钛(Ti):强脱氧剂,使钢内部组织致密, 能显著提高钢材的强度,改善韧性、可焊性, 但略微降低塑性;
钒(V):弱脱氧剂,提高强度和韧性。
2、根据炼钢过程中脱氧程度不同,分:
沸腾钢(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