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J-1819十里泉发电厂2×600MW工程 贮灰场复合土工膜招标技术规范书(2015.12.09)

FJ-1819十里泉发电厂2×600MW工程 贮灰场复合土工膜招标技术规范书(2015.12.09)

招标编号:CHDT032/14-FJ-1819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贮灰场复合土工膜招标技术规范书2015年12月北京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贮灰场复合土工膜招标技术规范书目录 (2)1 招标内容 (1)1.1总则 (1)1.2 标准及规范 (1)1.3 招标范围 (1)2 工程概况 (2)2.1 灰场地理位置 (2)2.2 地震效应及工程地质条件 (2)2.3气象条件 (3)3 设计方案及工程量 (4)3.1 设计方案 (4)3.2 工程量表 (4)4 技术要求 (5)4.1 材料总体要求 (5)4.2原材料规格及技术性能指标 (5)4.3生产性试验 (7)4.4运输及储存 (7)4.5复合土工膜生产组织 (7)5 附图 (8)1 招标内容1.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贮灰场复合土工膜采购招标,它提出了投标方应完成的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

2)投标时须按照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供相应样品三份。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满足国家及电力等相关行业的技术质量要求,并应符合本规范书要求并且功能完整、产品性能、质量优良。

3)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完全响应标书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标人、投标人共同协商确定。

1.2 标准及规范1)除本技术条款另有规定外,承包人生产所用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检验和验收应符合本技术条款中引用的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2)引用的标准和规程规范(但不限于)《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2012《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GB/T17642-2008《土工合成材料长丝防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2008《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GB/T17643-20111.3 招标范围招标范围为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贮灰场库底及原主、副坝坝前敷设的防渗复合土工膜,敷设范围详见附图一、附图二。

2 工程概况2.1 灰场地理位置本期灰场设计为事故备用干灰场,拟利用十里泉电厂四期扩建时(2×300MW机组)建设的护君山水灰场改造而成。

该灰场位于十里泉电厂东南方向约5.0km处,坝址下游正对宋家楼村,坝轴线距宋家楼村约800m。

该灰场于2015年12月开始施工,土工膜须2016年1月份到场,灰场于2016年3月具备环评验收条件。

2.2 地震效应及工程地质条件2.2.1 地震效应根据《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01.0cm/s2,相当于0.1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第二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2.2.2 工程地质条件1)灰场地形地貌灰场呈山谷地形特征,南、东、北三面环山,西北开口,山谷开阔,坡度一般15°~25°。

地貌成因类型为侵蚀低山丘陵,地貌类型为山谷和低山。

主坝为碾压堆石透水坝,坝顶高程110m,坝顶轴线长约778m,最大坝高37m;副坝为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坝顶轴线长约571m,坝顶高程110m,最大坝高约21m,库区基本上被粉煤灰覆盖,局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

2)地层结构及特征s)和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露,灰场区出露地层有:粉煤灰,第四系人工填土(Q4)钙质第四系坡积残积土(Q d1+e1),岩性为粘性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上统崮山组(∈3g页岩、寒武系中统张夏组(∈)厚层石灰岩,库区内大部分为粉煤灰覆盖,灰场区各2z岩层特性由上至下、由新至老描述如下:s):主要分布在库区底部,粉煤灰厚度不一,最厚约14m。

(1)粉煤灰(Q4s):主要分布在库区北部,主要成分为块石、碎石,混少(2)第四系人工填土(Q4量粘性土。

(3)第四系坡积残积层(Q d1+e1):黄棕色、红棕色,硬塑状态,混碎石、漂石。

碎石、漂石成分为石灰岩,粒径50~600mm,含量20~60%左右。

局部夹钙质胶结的石灰岩质砾岩。

该层主要分布在山谷底部,厚度为0.00~3.00m。

(4)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下部以灰色~黄绿色钙质页岩为主,夹薄层石灰3g岩,厚度约29m;中部以中厚层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为主,夹少量钙质页岩。

在灰场东坝端山顶部分出露;上部地层在灰场外北部出露。

):上部为青灰色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灰黄色钙(5)寒武系中统张夏组(∈2z质页岩,钙质页岩厚约2.0m;中部以青灰色、浅灰色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为主,夹结晶灰岩及鲕状灰岩;下部以青灰色巨厚层鲕状灰岩。

灰场南部受构造活动影响,岩层产状多变。

灰场东部倾角变陡。

2.2.3 水文地质条件灰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石灰岩裂隙岩溶水。

库区底部地层岩性为粉煤灰、第四系粘土及寒武石灰岩、页岩。

第四系粘性土为弱含水层,粉煤灰、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

灰场周围地下水水质符合Ⅲ类标准,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灰场内地下水水质符合V类标准,不宜饮用。

灰场边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灰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

2.3气象条件枣庄市属于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但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的调节和影响,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春秋为季风交替时期,全年盛行东风。

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如下:累年平均气温:14.1℃(1958~2001年);累年极端最高气温:40.9℃,发生于2002.8.1(1958~2013年);累年极端最低气温:-19.2℃,发生于1969年1月31日(1958~2013);累年平均降雨量: 846.1mm(1958-2001);累年平均蒸发量:1847.9mm;累年最大蒸发量:2262.2mm,发生于1978年;累年平均风速:2.6m/s;累年全年主导风向:ENE、E,相应频率:13%;累年最大冻土深度:29cm,发生于1980.2.10;累年最大积雪厚度:29cm,发生于1987.3.7;累年最多大风(≥8级)日数:16d;最近10年年最多冻融循环次数为8次,发生于2004年和2012年。

3 设计方案及工程量3.1 设计方案十里泉护君山贮灰场位于十里泉电厂东南方向约5.0km处,为电厂四期所建山谷水力贮灰场,本期将其改造为干灰场作为事故备用贮灰场。

灰场防渗改造设计方案如下:首先将库底进行清理,如有裂隙及溶洞将采用灌浆或混凝土填塞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表面起伏较大区域采用200mm厚袋装粘土找平,然后采用两层粘土(每层厚300mm)中间放置防渗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结构形式进行防渗处理。

对于原坝体(包括主坝、副坝)也将进行同步防渗改造,随着挖除灰渣的作业,对露出的坝体内侧进行防渗施工,主坝坝体内侧防渗结构层为:自下而上依次为:原坝体、200mm厚砂砾石、防渗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200mm厚砂砾石、200mm厚的水泥粉煤灰护坡板;副坝为浆砌块石重力坝,坝身设有无砂混凝土泄水孔,内侧墙体较陡,当堆灰至副坝内侧时,可随堆灰面提升在灰渣与坝体之间同时敷设防渗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实施防渗改造。

护君山山谷干灰场场内防渗系统施工图参见100-FA03981S-S5406卷册。

3.2 工程量表复合土工膜工程量表见表1。

复合土工膜工程量表表14 技术要求4.1 材料总体要求(1)土工合成材料要求防老化、耐低温、抗拉强度高、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技术要求及施工图纸要求。

(2)复合土工膜不允许有针眼、疵点和厚薄不均匀;无纺土工布也不允许有裂口、孔洞、裂纹或退化变质等材料。

(3)中标人对土工合成材料妥善保管,避免雨淋和日光直晒。

4.2原材料规格及技术性能指标(1)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本工程采用的复合土工膜为聚乙烯(PE)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其规格为FN2/PE-16-400-0.5,符合《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GB/T17642-2008)等规范规定,复合土工膜主要技术控制指标见表2。

复合土工膜主要技术控制指标表2(2)复合土工膜膜材复合土工膜的膜材为聚乙烯(PE)土工膜(无色),符合《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等规范的规定,为保证工程质量,优先考虑具备吹膜生产工艺的投标人作为候选中标人。

聚乙烯(PE)土工膜主要技术控制指标见表3。

聚乙烯(PE)土工膜主要技术控制指标表3(3)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用)复合土工膜的基材为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白色),其规格为PET10-X-200(X ≥4.5m),符合《土工合成材料长丝防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2008等规范的规定,涤纶长丝防粘针刺非织造布主要技术控制指标间见表4。

涤纶长丝防粘针刺非织造布主要技术控制指标表44.3生产性试验在产品生产前,应进行生产性试验,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试验方法参见国标《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GB/T 17642-2008)第5条试验方法。

在正式铺膜焊接施工前,还应进行各类生产性试验,取得满足设计要求的参数后,并经监理人批准,方可进行规模施工。

其试验检测费用包含在相应报价内。

4.4运输及储存(1)承包人在运输复合土工膜卷材时,应避免卷材在装、卸、运过程中对卷材表层造成损坏。

对采购的复合土工膜卷材,按卷材下料长度留有适当余量。

(2)以大片或卷材的货包,必须贴有标签,标明该膜的制造厂名称、制造号(或组装号)、安装号、类型、厚度、尺寸及重量,并附有专门的装卸和使用说明书。

(3)复合土工膜运输过程中和运抵工地后妥善保存,避免日晒,防止粘结成块,并将其储存在不受损坏和方便取用的地方,尽量减少装卸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