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变形监测合同

建筑变形监测合同

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合同

项目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方:

地址:

承接方:

地址:

签订日期:

委托方(甲方):

承接方(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法律,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对基坑及周围建筑物进行质量安全跟踪,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并维护双方正当权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项目名称

工程名称:

第一条工程地点:

第二条工程概况及内容:

工程概况:。

工作内容:对基坑和周边相邻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第三条工程量清单:

第四条技术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第五条成果提交:

1、提交日期按照甲方书面通知为准。

2、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监测结束后提交监测报告,一式4份。

第六条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一、收费依据:按照财政部、国家测绘局颁布《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财建【2009】17号)计取费用。

二、工程价款:基坑开挖完成前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费用按30000元计包干,开挖完成后的变形监测按1600元/次计。

三、支付方式:

1、基坑开挖完成后,提供中间报告后30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已完成工程量价款的90%;

2、监测完成后,并提供最终技术报告后30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至所有完成工程量价款的100%。

第七条甲方责任:

一、提供建筑物总平面图,与乙方共同确定观测基准点、基坑变形监测点及建筑物变形监测点的平面位置。

二、为乙方埋设基准点提供条件;委托现场施工单位做好观测点的保护

工作。

三、施工期间各次观测前,应清除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上的覆盖物,并提前3日通知乙方。

四、协调现场各方关系,保证乙方在现场观测时能顺利开展工作。

五、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

第八条乙方责任:

一、与甲方共同确定观测基准点、基坑变形监测点和建筑物变形监测点的位置。

二、埋设观测基准点。

三、对甲方埋设的观测点标志进行验收,必要时现场指导或协助建点。

四、进行基坑和周围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按时提交相应成果,并保证测量成果的真实、符合规范规程的技术要求。

五、对观测过程中的变形异常情况及时反馈通知甲方。

第九条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任一方违约,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及给对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第十条其他约定/

第十一条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协商处理。

第十二条履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当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时,双方同意向西安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三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必要时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四条本合同一式肆份,甲方执贰份、乙方执贰份。具有同等效力。全部成果交接完毕,费用结算完成后,本合同自行终止。

甲方:乙方:

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电话:电话:

邮编:邮编:

合同签订时间: 2017年月日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设置与观测要点教学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设置与观测要点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 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等问题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 一、相关规范及规范性文件要求 经建设部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为国家标准,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1)、7.1.7、7.5.6、10.1.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为行业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同时废止。 此外,经江苏省建设厅审定,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6-2006)为江苏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是目前省内建筑物沉降观测参考的主要规范依据。 2008年4月,昆山市建筑业协会制定《关于对创优工程进行现浇楼板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通知》(昆建协字(2008)第11号),对本地区创优工程沉降观测的观测点布设、观测周期及时间等要求进行明确,进一步规范了本地区创优工程的沉降观测。 二、沉降观测的对象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1条(强条)及昆建协字(2008)第11号文要求,下列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期间需进行沉降观测: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 2,总建筑面积约23 万m 2,地下建筑面积约8.7 万m 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 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沉降观测合同 合同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签约地点: 签订日期:年月日

沉降观测合同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甲乙双方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沉降观测技术服务事项,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建设地点: 1.3 工程规模、特征: 1.4工程委托日期: 第二条沉降观测任务(内容)与执行技术标准 2.1 沉降观测内容: 2.1.1根据甲方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2.1.2按规范要求建立变形监测网。 2.1.3沉降观测范围: 2.2 执行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乙方严格按照上述规范、规程及其他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进行沉降观测工作,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中间及最终沉降观测成果资料。并同时按照最新国家相关标准好规范要求执行。具体技术指标见施工图要求。 监测数据达监测规范规定数值报警值的应及时通知甲方等各有关单位查原因,监测加密,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条甲方向乙方提供如下文件资料: 3.1提供本工程基坑支护图纸、主体工程图纸。 3.2对基坑变形监测、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审批确认。 3.3提供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3.4 第四条乙方向甲方交付成果: 4.1 乙方每次观测后天内,应将本次的观测结果以简报的形式报告给甲方。全部观测完成后天内,乙方应向甲方提交沉降观测成果资料份。 4.2成果资料内容: 4.2.1 基准点及观测点埋设大样、平面及位置图份; 4.2.2 沉降观测总成果表份; 4.2.3 沉降曲线图份;

《建筑物变形监测》Word

第六章 建筑物变形监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与变形。所谓变形是指建(构)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没能保持原有设计形状、位置或大小,或是建筑引起周围地表及其附属物发生变化的现象。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变形的量——变形量,通常指建筑物的沉降、倾斜、位移、弯曲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裂缝、挠曲、扭转等。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其允许变形值的大小不同。在一定限度之内,变形可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变形量超过了建筑物结构的允许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或者预示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产生了某种不正常的变化,当变形严重时,将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进行变形监测。 6.1 建筑物变形监测 建筑物变形监测是指对监视建筑物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时发现不正常变形。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变形监测的结果用变形量来表示,变形测量的内容则由变形测量对象的性质、目的等因素决定。 表达变形量的常用数据指标有移动指标:下沉i W 、水平移动i U ;变形指标:倾斜i 、曲率K 、水平变形ε。 6.1.1移动指标 设i 为监测点的编号,如图6-1。某点的沉降i W 和水平移动i U 如下。 (1)下沉 0i i i W H H =- (6-1) 式中i H 为第i 点计算时刻的高程;0i H 为第i 点初始高程。 (2)水平移动 0i i i U L L =- (6—2) 式中i L 为第i 点到控制点B 的计算时刻的长度;0i L 为第i 点到控制点B 的初始长度。 6.1.2变形指标 由于图6-1中各点的下沉、水平移动各不相同,便产生点位的相对变化,于是产生了变形,变形指标如下。 (1)倾斜。可用相邻工作点2和3的下沉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23S 求得; 3223 ,/W W i mm m S -= (6—3)

建筑变形监测合同

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合同 项目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方: 地址: 承接方:

地址: 签订日期: 委托方(甲方): 承接方(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法律,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对基坑及周围建筑物进行质量安全跟踪,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并维护双方正当权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项目名称 工程名称: 第一条工程地点: 第二条工程概况及内容: 工程概况:。 工作内容:对基坑和周边相邻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第三条工程量清单:

第四条技术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第五条成果提交: 1、提交日期按照甲方书面通知为准。 2、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监测结束后提交监测报告,一式4份。 第六条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一、收费依据:按照财政部、国家测绘局颁布《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财建【2009】17号)计取费用。 二、工程价款:基坑开挖完成前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费用按30000元计包干,开挖完成后的变形监测按1600元/次计。 三、支付方式: 1、基坑开挖完成后,提供中间报告后30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已完成工程量价款的90%; 2、监测完成后,并提供最终技术报告后30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至所有完成工程量价款的100%。 第七条甲方责任: 一、提供建筑物总平面图,与乙方共同确定观测基准点、基坑变形监测点及建筑物变形监测点的平面位置。 二、为乙方埋设基准点提供条件;委托现场施工单位做好观测点的保护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测绘071 姓名:陶俊辉 论文题目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方法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从几十层到上百层的楼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楼房质量对所在地表的压力会使地面发生变形,直接影响楼房的受力情况。如果地表受力不均匀,就会发生楼房倾斜甚至倒塌等灾害,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确保这些楼房的安全使用,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精密变形观测,以确定其变形状态。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对高层建筑的运营 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评价和预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手段的硬件和软件迅速发展,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监测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系统、安全预报及分析评价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工程设计采用新的可靠度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来,变形监测成为提供设计依据、优化设计和可靠度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由于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采用变形监测原始数据对高层建筑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和反馈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高层建筑安全运营的设计目的,一般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和变形监测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 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认真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和预报,并为改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高层建筑变形观测简便、精度高,能直观地、及时地掌握高层建筑性态的变化,许多高层建筑在出现危险之前都常常发生较大的变形。因而,分析高层建筑变形规律、对高层建筑的变化趋势进行有效预测对高层建筑安全监控、确保高层建筑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 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基坑开挖监测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监测在取得大量测试数据同时对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基坑的支撑、提高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周边地区的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由于部分单位不重视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如基坑围护结构的失稳,周边建筑的裂缝及地下设施的破坏。因此,当前对于我基坑开展监测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坑变形监测合同范本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委托单位(甲方) 监测单位(乙方)

工程变形监测 技术服务合同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工作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合同,以资信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工程变形监测 2、工程地点: 第二条工作内容 建筑物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及基坑变形监测 8栋6+1洋房、8栋11+1小高层、2栋16+1高层、6栋31+1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倾斜监测,对2段总长约180m的基坑进行变形监测。沉降监测工作从结构施工开始,建筑物结构封顶后半年监测工作结束;倾斜监测从结构施工开始,建筑物结构封顶监测工作结束;基坑变形监测从基础底板浇筑施工开始至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监测工作结束。监测所需的观测点设置工作由乙方自行完成。 第三条技术要求 1、双方约定的监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等,及其他相关国家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乙方应严格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2、如遇大雨、大雪、地震等特殊情况,监测方应及时对基坑、建筑物进行补充变形监测,向甲方汇报并提出合理建议。 3、在监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监测次数。 4、如遇特殊情况,如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时须立即进行逐日连续监测。 5、监测频率应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6、收方甲方委托书之日起,待建立监测点基准网,然后进行初始值监测,初次监测次数为2次。 7、监测单位所出具的资料必须满足规范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要求。 第四条工程造价及付款方式 1、合同暂定总价为¥323,520.00元(大写:叁拾贰万叁仟伍佰贰拾元整) 2、本合同属于:全费用固定综合单价合同。合同监测次数为暂定量,最终结算按乙方实际完成且经甲乙双方共同确认的实际监测次数进行计算。全费用固定综合单价包括与工程监测相关的所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保险及所有不可预见费(如材料、设备涨价费等)、因特殊情况需增加监测次数(10%以内)的费用、政府规定乙方应缴纳的各种费用等一切费用,在实施过程中不再调整。 具体单价如下: (转下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鲁JJ—074 工程名称德州帝景苑小区D楼水准点编号M0 测量仪器 及型号 水准仪 NAL132 水准点所 在位置 东方红路中心水准点高程21.200 仪器检定日期2006年8月6日观测日期自2006年8月10日至 2006 年10月2日 观测点布置简图: 观测点编号观测日期 荷载累加 情况描述 实测标高 m 本期沉降 量(mm) 总沉降量 (mm) 备注 M10 2006年8月10日一层施工完成20.3000 0 0 M102006年8月18日二层施工完成20.2999 0.1 0.1 M102006年8月25日三层施工完成20.2995 0.4 0.5 M102006年9月5日四层施工完成20.2993 0.2 0.7 M102006年9月10日五层施工完成20.2990 0.3 1.0 M102006年9月14日六层施工完成20.2984 0.6 1.6 M102006年9月16日七层施工完成20.2982 0.2 1.8 M102006年9月21日八层施工完成20.2982 0 1.8 M102006年9月26日九层施工完成20.2982 0 1.8 M102006年10月2日十层施工完成20.2981 0.1 1.9 观测单位名称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观测单位印章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人施测人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鲁JJ—074 工程名称德州帝景苑小区D楼水准点编号M0 测量仪器 及型号 水准仪 NAL132 水准点所 在位置 东方红路中心水准点高程21.200 仪器检定日期2006年8月6日观测日期自2006年10月8日至2006年11月28日 观测点布置简图: 观测点编号观测日期 荷载累加 情况描述 实测标高 m 本期沉降 量(mm) 总沉降量 (mm) 备注 M102006年10月8日十一层施工完成20.2981 0.1 1.9 M102006年10月12日十二层施工完成20.2981 0 1.9 M102006年10月16日十三层施工完成20.2981 0 1.9 M102006年10月24日十四层施工完成20.2976 0.5 2.4 M102006年10月29日十五层施工完成20.2974 0.2 2.6 M102006年11月3日十六层施工完成20.2971 0.3 2.9 M102006年11月7日十七层施工完成20.2971 0 2.9 M102006年11月13日十八层施工完成20.2971 0 2.9 M102006年11月19日十九层施工完成20.2971 0 2.9 M102006年11月28日二十层施工完成20.2971 0 2.9 观测单位名称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观测单位印章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人施测人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第六节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这种观测称为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有: 建筑物沉降观测 建筑物倾斜观测 建筑物裂缝观测 建筑物位移观测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主要工作有: ?水准基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水准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要有足够的稳定性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 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5m。

●要具备检核条件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水准基点最 少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 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应在100m范围内。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 降情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基础,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间的 距离一般为10~20m。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如下图) 3、沉降观测 ??观测周期 ??观测方法 ??精度要求 ??工作要求

(1)观测周期 ● 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测。 ● 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 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 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2)观测方法 ●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 m 。 ● 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3)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 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 S 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 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n 测站数)。 ● 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D S 1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4)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 ● 固定观测人员 mm 0.1n ±mm 0.2n ±

基坑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基坑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合同编号: 委托单位: 承包单位: 签订日期:2014年月日

基坑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合同,以资信守。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工作内容: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及现场情况,编制基坑监测方案。现场进行基坑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支护结构沉降和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沉降观测,具体工作量见下表: 四、基坑监测技术要求: 1、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有关规范要求施测。 2、根据本工程结构及地质特点,在通视条件良好且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位置,设置相互独立且不少于 3 个基准点,作为监测点的基准点。 3、按基坑支护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监测,要求固定技术人员、固定仪器、固定线路施测。

5、资料整理及提交:如监测结果稳定,每次监测结束后,在下次监测开始时提交监测成果资料,如监测结果超出报警值,首先口头通知甲方及监理方,并在7天内提交监测成果资料;监测竣工后20天内向甲方提交完整的成果资料一式6份;具体如下: (1)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监测成果表及曲线图; (2)基坑周边建筑物级道路沉降监测成果及曲线图; (3)基准点及监测点平面位置示意图; (4)变形监测分析报告。 补充完整 6、若发生变形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甲方进行处理。 五、工程价款及付款方式: 1、本合同含税总价为¥元,大写:人民币。如监测总次数超出次,则超出部分按每次人民币¥元进行结算。 2、付款方式: (1)乙方进场工作,并向甲方提交首次测量报告,经甲方确认,且甲方收到乙方的付款申请7天内,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的款项(¥元,大写:人民币)作为工程进度款; (2)当基坑监测总次数达到次后,乙方向甲方提交完整的监测成果资料,经甲方确认,且甲方收到乙方的付款申请15天内,向乙方一次性无息付清余款(¥元,大写:人民币)。 (3)如监测总次数超出次,则超出部分的费用在基坑监测工作完成后(基坑回填至±0.00m)进行结算。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包括什么?是怎样观测的?下面是带来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3、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

度要求施测。 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

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

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 建质安管〖1999〗529号 各局(集团总公司),各区、县建委及有关单位: 为确保我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使在施工和使用期间沉降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现发给你们,望严格遵照执行。本规定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起,在我市执行。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沉降变化的监控,规范监控行为和程序,准确反映建筑工程沉降及重要结构变形情况,确保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现行的有关建筑标准规范及《天津市多层砖砌体住宅建筑沉降裂缝控制设计与施工若干暂行规定》中规定必须进行结构变形控制及沉降观测的建设工程均在本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三条凡需进行变形观测控制的工程,其勘察单位必须在岩土勘探报告中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设计单位必须在施工图中提出观测控制的要求和说明。 第四条凡需进行变形控制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委托沉降观测单位签订观测合同,并由观测单位制定出观测方案后,方可报请开工。 沉降观测单位指有沉降变形观测资质并与地基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无关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 第五条建筑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应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及时收集、分析和利用原有的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观测方案。 第六条沉降变形观测应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及其它规范规定的方法,能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要求的亦可采用。 第七条测量仪器和设备工具,必须经天津市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计量单位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且应随时检查测量仪器精度变化。 第八条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要均匀合理,必须能全面查明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沉降和其他变形要求。观测点必须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凡新建与原有建筑连接的工程和砖混结构住宅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允许沉降量。 第九条

基坑监测合同(确定)

基坑监测合同 委托人: 监测人: 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本着自愿、有偿、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后签订本合同,合同条款如下: 第一条基本情况 1、项目地点:1#、2#地块基坑。 2、监测范围:小区1#、2#地块基坑变形观测。具体监测项目包括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等项目以满足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3、乙方测绘资格:国家测绘局证书等级:甲级证书号: 第二条工程价款 1、双方约定,价款包含(但不限于)建网费、基准点测设费、高程联测费、设备进出场费、预埋费、安装费、材料费、计算处理、报告编写、食宿、风险费等全部综合的费用。 2、收费依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经双方协商优惠后,实际工程款按190000.00(壹拾玖万元整)包干收费。甲方除支付约定的包干工程价款外,无须承担其他费用或支出。 第三条付款时间及方式

1、乙方进场观测后10日内,甲方先向乙方支付工程款的50%,即人民币95000.00元,大写:玖万伍仟元整。 2、基坑回填完毕,且乙方向甲方提交完整书面观测报告,甲方根据乙方出具相应金额的发票后15日内,向乙方支付工程余款人民币95000.00元,大写:玖万伍仟元整。 第四条工期 在不影响甲方工程总体进度的前提下,以施工进度及变形稳定情况确定。施工进度变化导致的工期缩短或延长,双方均不作价款调整和索赔。 第五条甲方提供的资料 第六条乙方交付的成果和质量 1、每次观测结束后3日内,提交每次观测成果一式贰份。 2、基坑回填完毕后5日内提供综合报告(含变形观测分析报告、观测点平面位置布置图、沉降观测数据、P-t-S曲线图、累计沉降量空间分布图、累计沉降量等值线图等)一式肆份。 3、根据甲方的要求提供其他资料和补充材料。

基坑和主楼沉降观测合同

测绘合同(GF-2000-0306) 工程名称: 基坑及楼体沉降观测 合同编号: 国家测绘局 制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委托方(甲方): 承揽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内容如下: 第一条测绘范围:香缇熙岸住宅小区一期(12#、14#、17#楼)工程位 于。拟建建筑物为10#(地上10层)、11#(地上18层)、18#(地上30层)。 第二条测绘内容: 1、10#、11#、18#楼的沉降测量。 2、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的沉降测量; 3、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4、基坑坡顶竖向位移监测(沉降测量)。(以上点位见设计方案中点位布设示意图) 第三条执行技术标准: 第四条测绘项目及工程总价款: 1、取费依据:《测绘工程产品价格》收费标准,执行优惠价格。 2、取费项目及工程单价款:工程总价款(人民币)万柒仟零捌拾元整(¥:小写:7080.00元)。其中新建建筑物沉降观测:大写:万肆仟陆佰捌拾元整(¥:小写:4680.00元)整;基坑、地面水平及周围附属建筑物沉降观测:大写:陆万贰仟肆佰元整(¥:小写:2400.00元)整。以上费用包干使用;不另行增加费用。但当出现国家规定重大沉降及严重裂缝的情况按照相应规定执行并协商观测费用。 附表1:基坑监测工程量详表

附表2:新建楼沉降测量工程量详表 第五条甲方的义务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日内向乙方提交有关资料。 2、应当保证乙方的测绘队伍顺利进入现场工作,对乙方进场人员做测量工作时要通知有关施工单位提供方便。(做基准点时要提供六根¢18㎜1.5米长左右的钢筋) 3、在工作过程中,当建筑物突然产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所连续观测增加的观测费用如超出合同部分由甲方按合同中约定的给予支付。 4、在建筑物内外墙装饰时,通知协调建筑施工方将沉降观测点保护完整。 5、协调建筑施工方将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点保护完整。 第六条乙方的义务 1、自收到甲方同意实施的审定意见之日起2日内组织测绘队伍进场。 2、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沉降观测的时间应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相配合。每栋楼在建筑物一层浇注完后,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志(甲方要协调好施工单位保护好沉降观测标志,以利于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编号并进行初次观测;之后每上二层荷载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建筑物交付使用后第一年内观测四次,第二年内观测二次。如果下降稳定,小于0.03㎜∕天,可以提前结束测量。但当建筑物突然产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乙方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从施工准备起,到全部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应按施工与设计的要求,进行沉降、位移和倾斜等变形观测。一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观测高层建筑施工造成周围邻近建(构)筑物和护坡桩的变形以及日照等对建筑物施工影响的变形,以保证安全和正确指导施工,这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变形观测;另一部分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观测高层建筑各部位的变形,以检查施工质量和工程设计的正确性,并为有关地基基础与结构设计反馈信息。 沉降观测 1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观测 打桩和采用井点降低水位等,均会使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裂缝和位移等变形。为此,应在打桩、井点降水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并针对其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的塔吊,吨位和臂长均较大。随着施工的进展,塔吊可能会因塔基下沉、倾斜而发生事故。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塔基四角进行沉降观测,检查塔基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3地基回弹观测 一般基坑越深,挖土后基坑底面的原土向上回弹的越多,建筑物施工后其下沉也越大。为了测定地基的回弹值,基坑开挖前,在拟建高层建筑的纵、横主轴线上,用钻机打直径100mm的钻孔至基础底面以下300~500mm处,在钻孔套管内压设特制的测量标志,测定其标高。当套管提出后,测量标志即留在原处。待基坑挖至底面时,测出其标高,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再测一次标高,从而得到各点的地基回弹值。地基回弹值是研究地基土体结构和高层建筑物地基下沉的重要资料。 4地基分层和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这项观测是了解地基下不同深度、不同土层受力的变形情况与受压层的深度,以及了解建筑物沉降对邻近地面由近及远的不同影响。这项观测的目的和方法基本与地基回弹观测相同。 5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这是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就在垫层上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佳·5.4克拉项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5.4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地层岩性 (1) (三)气象 (2) (四)地下水 (2) 三、施工部署 (3) (一)人员部署 (3) (二)监测管理程序 (3) (三)测量检测部署 (3) 四、深基坑监测要求 (3) (一)监测要求 (3) (二)、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4) (三)、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4) 五、监测方法 (4) (一)监测仪器及要求 (5) (二)巡视检查 (5) (三)监测点的布置 (5) 六、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5) 七、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6) 八、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 (6) 九、作业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6) 十、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6) 十一、应急预案 (7) (一)应急救援部署 (7) (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及预防 (8) 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佳·5.4克拉基坑开挖图; 2、佳·5.4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5.4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5.4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佳·5.4克拉。 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59.3m-82.7m,东西长约48.7m-118.5m。 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1198.000。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11.77m;西塔筏板厚度为1 500mm,开挖深度为11.47m,,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10.27m。 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 (二)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①粉质粘土(Q4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1.50~23.20m,层面标高 1195.19m~1214.05m。

基坑监测项目服务合同书

技术服务合同书合同编号:***** 委托方:**** 服务方:**** 20**年**月**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就 ****幼儿园工程项目基坑边坡工程监测的技术服务工作,本着自愿、有偿、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签订如下协议: 一、基本情况 1、监测范围:基坑、边坡监测方案编制,主要有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等项目。具体范围按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施工图及其相关规定要求进行监测。 二、服务内容、期限 1.提交地基安全监测技术方案; 2.监测施工及相关工作; 3.编制按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日常监测,特殊情况下按委托方 要求加密观测; 三、服务要求 1.按规范要求编制日常监测和加密监测方案,监测成果异常 时,观测完成后即时提供监测成果(先口头报告,三小时 内提供文字报告); 2.编制阶段性提交变形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变形观测成果; 3.编阶段性提出变形观测分析报告范围;

4.编制当基坑整体施工完成后,基坑位移、沉降值连续三个 月达到满足规范规定要求稳定后,由监测单位出具基坑稳定的结论性意见。 5.监测成果须经安监站、质监站等相关政府部门认可、审批 通过及备案。(本合同总价包干金额已含服务方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费用,不再额外支付其余费用) 四、委托方责任 1.委托方负责协调与土建施工的关系,保证土建施工对监测 仪器埋设的配合; 2.委托方负责对服务方进度、质量和进行检查和监督; 3.按施工进度和监测成果提出观测频次具体要求; 4.按本合同要求及时支付费用,保证合同顺利执行。 五、服务方责任 1.根据边坡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安全等 级、周边环境条件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建筑基坑工

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

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 1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观测 打桩和采用井点降低水位等,均会使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裂缝和位移等变形。为此,应在打桩、井点降水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并针对其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的塔吊,吨位和臂长均较大。随着施工的进展,塔吊可能会因塔基下沉、倾斜而发生事故。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塔基四角进行沉降观测,检查塔基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 3地基回弹观测 一般基坑越深,挖土后基坑底面的原土向上回弹的越多,建筑物施工后其下沉也越大。为了测定地基的回弹值,基坑开挖前,在拟建高层建筑的纵、横主轴线上,用钻机打直径100mm的钻孔至基础底面以下300~ 500mm处,在钻孔套管内压设特制的测量标志,测定其标高。当套管提出后,测量标志即留在原处。待基坑挖至底面时,测出其标高,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再测一次标高,从而得到各点的地基回弹值。地基回弹值是研究地基土体结构和高层建筑物地基下沉的重要资

4地基分层和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这项观测是了解地基下不同深度、不同土层受力的变形情况与受压层的深度,以及了解建筑物沉降对邻近地面由近及远的不同影响。这项观测的目的和方法基本与地基回弹观测相同。 5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这是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就在垫层上设 计指定的位置埋设好临时观测点。一般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直至竣工。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内要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砂土地基测二年,粘性土地基测五年,软土地基测十年。 监测内容 位移观测 1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无论是钢板护坡桩还是混凝土护坡桩,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受侧压力的 影响,桩身均会向基坑方向产生位移。为监测其位移情况,一般要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2日照对高层建筑物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这项观测对施工中如何正确控制高层建(构)筑物的竖向偏差具有重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

XXXXXXXXX工程基坑监测 专项案 一、监测工程的概况和边的环境 本工程由一栋18层高层住宅楼及一栋6层多层住宅楼组成,两楼之间有2层商铺连接。该工程含有1层地下室,地下室主要位于18层住宅楼及2层商铺区域,基坑开挖深度约4m。拟建建筑均为框架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工程位于嵊泗县菜园镇,边均有邻近建筑,东侧靠东路,场地东、南、西面山麓距场地3~12m。 二、监测的项目 2.1基坑现场监测的对象: (1)支护结构;(2)相关的自然环境;(3)施工工况;(4)地下水状况;(5)基坑底部及围土体;(6)围建筑物;(7)围重要的道路。 2.2仪器检测: (1)坡顶水平位移;(2)破顶竖向位移;(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4)土钉拉力;(5)围建筑物变形。 三、监测的编制依据及人员配置 3.1、编制依据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4)《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5)《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JGJ120-99) (6)《建筑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33/T1008-2000) (7)本工程围护专项案 (8)瑞邦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基坑监测案 3.2、人员配置如下表 四、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在施工期间基坑和围建筑物的安全,对印刷厂商住楼工程进行基坑支护的变形监测。根据定期地进行基坑支护的监测,能动态地反映基坑边的沉降量,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形达到报警值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加固处理措施,防止出现事故。 监测报警值: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当日位移超过4mm/d或累计位移达5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