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耕作制度
二、填空
1
2、种植制度包括、、等方面。
3、土壤管理制度包括、、等方面。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一、是非题
1、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我国耕作制度的中心目标。
二、选择题
1、粮食的安全系数
2、恩格尔系数
3、精确农业中“3S”技术
4、我国耕地红线
5、弱筋小麦与强筋小麦
三、填空
1、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
2、耕作制度宏观调控功能的意义(1),
(2),
(3)。
3、世界各地农业的基本历史进程是从到再
到。
4、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1),
(2),
(3),(4),
(5)。
5、21世纪世界农业将、、、
、、等类型发展。
6、新时期农业向多功能发展,有“5F”功能:(1),
(2),
(3),(4),
(5)。
7、我国农业的特点是(1),
(2),
(3),(4)。
8、种植业生产目标可概括为“十个字”:,,
,,。
9、新农村建设是按照“、、、
、”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农业规模效益的途径:一是,二是。
11、农业产业化三要素是指:
(1),
(2),(3)。
12、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四个途径:
(1),
(2),(3),
(4)。
13、持续农业发展的三个战略目标
指、
、等方面。
14、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
(1),
(2),(3),(4)
等。
15、在营养管理上,提高肥料利用率采取的措施有:
(1),
(2),(3)。
16、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应当注意两个原则:一是,二是。
17、科学发展观是指、、、地发展。
四、名词解释
1、种植制度
2、养地制度
五、简答题
1、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是什么?简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作物布局
一、是非题
1、农村产业结构
2、C4作物与C4作物
3、耐荫作物
4、喜湿润型作物
5、短日作物与长日作物
二、选择题
1、纬度、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的补偿点
2、作物CO
2
3、作物耐寒性的强弱
4、作物耐热性的强弱
5、冬小麦越冬的界限温度
三、填空
1、作物布局的意义主要有(1),
(2),(3),(4)
等。
2、作物布局的原则:(1),
(2),(3),
(4)。
3、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的比重与关系。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包括,,,
四大要素。
5、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补短板。
4、优质是一个相对概念,农产品的质量主要体现在(1),(2),(3),(4),(5)
等。
5、根据作物喜光的程度,可把作物分为(1),
(2)。
6、根据作物对温度的需求,可将作物分为(1)
(2)。
7、作物对水的适应性可分为(1),
(2),(3),
(4),(5)。
8、南方作物布局的特点主要有(1),
(2),
(3)。
四、名词解释
1、作物布局
2、作物生态适应性
五、简答题
1、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
2、农村合理产业结构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江苏省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点有哪些?
第三章复种
一、是非题
1、多熟种植与立体种植
二、选择题
1、积温与熟制
2、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的计算
3、≥10℃日数与熟制的关系
4、复种方式对≥10℃积温的要求
三、填空
1、利用土地提高生产力的途径有三个:(1),(2),(3)。
2、研究复种时常用的热量指标有、、
(2),(3),(4)。
四、名词解释
1、复种
2、复种指数
3、多熟种植
4、休闲
五、简答题
1、复种效益原理。
2、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第四章间套作
一、是非题
1、幅宽与带宽
2、间混套作、复种的表示方法
二、选择题
1、LER的计算
2、株距、行距与间距
三、填空
1、间混套作复合群体比单作具有更复杂的特点。
群体内除了种内关系外,又增加;群体结构除了水平结构外,又增加
了。
2、自然植物群落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二
是。
3、间套作时间互补主要表现在(1),
(2)。
四、名词解释
1、单作
2、间作
3、套作
4、立体种植
5、间距
5、幅宽
6、带宽
五、简答题
1、简述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发展间套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2、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是什么?其技术特点有哪些?
第五章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种养结合
2、循环农业
二、填空
1、种养结合的意义:(1),
(2),
(3),(4)。
2、种养结合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生产阶段和
生产阶段。
3、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1),(2),(3)。
三、简答题
1、农业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其基本内容是什么?简述种养结合的意义。
第六章轮作与连作
一、是非题
1、轮作与连作
2、薯类和甜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二、选择题
1、耐连作作物与忌连作作物
2、轮作休耕试点
三、填空
1、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称为,后作物称为,将前后作物的轮换称作。
连作也叫。
2、作物茬口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
(2)(3)。
3、作物茬口特性按养地作用的大小分为三类:(1),
(2)(3)。
4、用地作物包括类作物、类作物和类作物。
兼养作物包括与,与等作物。
5、一般说来,科作物较耐连作,而科、科、科作物不耐连作。
7、忌连作的作物有、、等。
四、名词解释
1、轮作
2、复种轮作
3、连作
4、复种连作
5、茬口
6、茬口特性
五、简答题
1、简述连作运用的利弊。
2、论述轮作换茬的作用?为什么连作能够一直存在于生产实际?
第七章土壤耕作
一、是非题
1、水与热
2、水与气
3、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二、选择题
1、耕层总孔隙度
2、水稻根部一生所需的氧气
3、旱地土壤O
含量
2
4、土壤质地与土壤宜耕期
三、填空
1、农田土壤剖面一般可分为四层:(1),
(2),
(3),(4),(5),
(6)。
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2),
(
42
5、土壤基本耕作包括(1),(2),(3)三种。
6、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主要有(1),(2),
四、名词解释
1、土壤耕作
2、耕层构造
3、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性)
五、简答题
1、土壤耕作的实质是什么?阐述少免耕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土壤耕作的任务是什么?少免耕的依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