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与审计局年报及全年工作打算汇编审计局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一、财政审计㈠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市级)。
组织对XX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共财政制度。
重点审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真实合法,财政管理改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6月底以前完成。
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市级)。
组织对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市统计局等10个部门XX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重点审计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解剖、分析预算执行的真实性,揭露和查处改变用途、弄虚作假、违纪违规等问题。
6月底以前完成。
㈢乡(镇、办)财政决算审计(市级)。
组织对张集镇、竹林桥镇、赞阳办事处XX年度财政决算进行审计,摸清乡级财政运行管理状况,规范支出,提高质量。
重点审计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关系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6月底以前完成。
㈣全省扩大内需大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省级)。
组织对我市实施的30个扩大内需项目竣工决算情况进行审计,摸清扩大内需大型项目竣工情况。
重点审计立项审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造价结算等环节,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挪用等各类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等问题。
6月中旬以前完成。
㈤地方政府债券跟踪审计(省级)。
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重点检查财政部门债券资金预算安排程序是否合规,资金是否全部安排到位,是否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揭示和反映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效益。
4月底以前完成。
二、绩效审计㈥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市级)。
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审计。
按照审计署新近发布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组织对全市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重点审计建设项目管理、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资金使用效益情况等,并延伸审计涉及的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单位财务收支情况,促进建设单位进一步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12月底以前完成。
㈦专项资金审计1、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审计(省级)。
组织对古城水库、马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重点审计资金到位和使用、概算执行、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招(投)标管理情况,严肃查处转移、挤占、挪用建设资金,违法转包,高估冒算,损失浪费,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6月底以前完成。
2、扶贫专项资金审计(市级)。
组织对至XX年度我市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审计。
重点审计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以及项目建设效益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果。
12月底以前完成。
3、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市级)。
组织对我市土地整理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全面掌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违法转(分)包、高估冒算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管好用好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确保国家惠农惠民政策贯彻落实。
6月底以前完成。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库移民资金跟踪审计(省级)。
组织对市移民局年至XX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库移民资金实施跟踪审计。
重点审计移民安置政策及移民资金管理使用等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移民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管理和验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移民资金和移民工程质量安全,为实现我省南水北调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2月底以前完成。
三、行政事业审计㈧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市级)。
以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组织对市供水总公司、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市城市园林绿化办公室等3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全面了解掌握单位整体经营管理状况及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揭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情况,为促进加强管理和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11月底以前完成。
四、金融审计㈨全省畜牧、水产养殖户救灾贴息贷款审计调查(省级)。
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XX年畜牧、水产养殖户救灾贴息贷款进行审计调查。
重点审计、调查贷款对象、贷款程序、贷款投放、贷款用途是否符合规定,贷款发生数额是否真实,调查结束由省审计厅向省政府提交专题报告。
3月底以前完成。
㈩XX年度农村信用社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省级)。
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全省15个县(市、区)农村信用社联社(农村合作银行)XX年资产负债损益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重点审查XX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规性,揭示违规放贷、融资、投资理财等重大问题;揭示和分析不良资产的增减变化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检查落实支农等信贷政策及其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机制体制和内外部管理上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的措施和建议。
12月底以前完成。
五、经济责任审计(十一)经济责任审计(市级)。
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决策事项的决策程序、决策执行、决策效果,重点审计任期内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大宗物品采购、固定资产处置、大型活动财务收支管理等事项,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职责履行及廉洁自律情况。
具体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和分工,根据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的委托确定。
12月底以前完成。
六、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即交即办,确保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审计局年报及全年工作打算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审计机关按照年初确定的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和明确四项任务、突出三个重点、把握四条原则的总体要求,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不断推进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年来,全市共审计和调查1798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51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3.02亿元,审计后挽回(避免)损失10.09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3807万元,核减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49.95亿元,审计提出建议1173条并被采纳857条,提交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277篇并被批示或采用143篇,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及审计报告457份。
广东省审计厅对深圳市审计局为全省审计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发来了感谢信,福田区审计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授予“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南山、宝安两区审计局被评为广东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吴仲兵等4名同志被评为广东省审计系统先进个人,宝安区审计局实施的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建设管理绩效审计被审计署评为XX年度地方表彰审计项目。
(一)开展对保增长等政策落实情况和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全市审计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审计工作始终注意突出重点,大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市审计局完成了785个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开展了保增长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审计金额528亿元,核减工程造价41.41亿元,出具审计报告1512份,其中完成了3个含中央投资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预、结算审计,审计金额6.61亿元,核减5403万元;完成了深圳市援建汶川地震重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组织人力投入对口支援甘肃陇南三县一区恢复重建的审计工作,及时掌握财政部门对口支援重建资金拨付和资金到账及使用情况,派出审计组5次到现场跟踪审计我市援建的24个项目,荣获“深圳市援建四川地震重灾区过渡安置房援建工作先进集体”、“深圳市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光荣集体”称号。
福田区审计局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金额25.76亿元,出具审计报告1442份,审计项目数及项目金额均创该区历史新高,核减2.37亿元。
龙岗区审计局积极服务大运会重点工程建设,探索重大项目拆迁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政府投资预、决算审计项目300个,核减2.42亿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拆迁审计“龙岗模式”,受到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光明新区审计局创新工程变更备案办法,全过程跟踪审计审定造价24.91亿元,核减1.88亿元,推动新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服务企业保增长”的要求,市审计局深入开展“服务年”活动,在税收征管审计中披露了16家公司未足额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市政府根据审计情况出台了《关于调整我市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等级范围的通告》;对我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科技研发、支持外贸发展、财政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和市国资委所属20家国企近三年来投资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对影响我市经济长远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府储备土地管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运营以及四家市级体育场馆转为国有企业后的管理运营开展了绩效审计,深入剖析了我市各类企业、重点产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面临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审计署的充分肯定。
罗湖、南山、宝安等区审计局加大了对财政性专项资金尤其是金融危机下政府扶持企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审计结果总体情况良好,已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关注重点民生工程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保障民生福利和社会稳定。
市、区审计机关年加强了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民生工程的审计,积极关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资源环境等民生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状况,切实做到服务群众保民生。
市审计局在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披露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临聘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管理欠规范等问题,有关部门加强整改,并专门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临聘人员编制不足和临聘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的问题;对关系市民日常生活的冻猪肉储备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指出了储备轮换次数不够、部分时段库存量过低等问题;对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市欠薪保障资金管理使用进行了绩效审计,对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珠江流域(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桃源村三期经济适用房房价构成等民生项目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罗湖、盐田、宝安、龙岗等区审计局把教育领域作为审计重点,分别对区内重点学校财务收支、教育均衡化、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补助、学校教育经费收支等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为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解决“读书难”问题服务;光明新区审计局对辖区内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增公交线路进行了绩效审计,促进了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解决。
按照“服务基层保稳定”的要求,市审计局年组织安排对市城中村改造扶持资金进行了绩效审计,反映了城中村综合整治进展、整治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促进加强社区城市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