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能力提升习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能力提升习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练习(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一、选择题(请在答卷卡上填涂信息点,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面四个算式中( )的结果最大。

(a 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A. a -56B. a ×56C. a +56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考核知识点】分数计算【解析】一个数加上一个不为零的数要大于减去这个不为零的数;一个不为零的数乘小于1的数比它本身要小,所以C 答案结果最大。

2. 周长都相等的圆、正方形和三角形,它们的面积( )。

A. 圆最大B.正方形最大C. 长方形最大D. 一样大【参考答案】A【考核知识点】图形面积【解析】周长一样,圆的面积最大;面积一样则长方形的周长最长。

3. 如图,E 是梯形ABCD 下底BC 边的中点,则图中与阴影三角形CDE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参考答案】C【考核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解析】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因为E 点是BC 边的中点,所以BE =EC ,三角形ABE 、三角形DBE 、三角形AEC 的面积都与三角形DEC 面积相等。

4. 白菜2元一斤,菜心3元一斤,小亮有10元钱,则他可以买( )。

A. 1斤白菜4菜心B. 2斤白菜2菜心C. 2斤白菜3菜心D. 4斤白菜1菜心【参考答案】B【考核知识点】价格问题【解析】利用“单价×数量=总价”即可以一一排除,得出答案为B 选项。

5. 下面各数,在读数时一个“零”字也不用读的是( )。

A. 620080000B. 35009000C. 700200600D. 80500000【参考答案】B【考核知识点】大数的读写【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以大数的读写知识点。

大数的读写,先四位为一级,从右往左先分级,对于同一级的中间连续有多个0,只需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不用读。

二、判断题(请在答卷上填涂信息点,判对则填A ;判错则填B 。

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件工程,20人去做,15天完成;如果30人去做,10天就可以完成。

( )【参考答案】A【考核知识点】工程问题【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把工作总量看成1,即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是1÷20÷15=3001。

因此当30人做,所需时间为1÷(3001×30)=10天。

2. 27化成小数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 ) 【参考答案】B【考核知识点】循环小数【解析】任何一个最简分数化成小数时,分母如果只包含2和5的因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和5以外的因数就只能化成无限循环小数。

3.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厘米。

( )【参考答案】B【考核知识点】图形的面积【解析】如下图,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厘米后,增加的面积应该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可知增加的面积不只是25平方厘米。

4. 把一个不为零的数扩大100倍,只需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

()【参考答案】B【考核知识点】数的扩大或缩小【解析】此题忽略了这个数是小数的情况,如果这个数是小数的话,应该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边移动两位,所以题目的观点不够全面。

5. 已知一刀可以把一个平面切成2块,两刀最多可以把一个平面切成4块,三刀最多可以切成7块……,由此可以推测,五刀最多可以切成16块。

()【参考答案】A【考核知识点】找规律【解析】一个平面,切一刀,1+1=2块,以此类推1+1+2+3+4+5=16,也就是5刀可以切成16块。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数102.6连续减去个1.9,结果是0。

【参考答案】54【考核知识点】求一个数里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解析】一个数连续减去一个不为零的数,最后结果等于0。

证明大的数是小的数的倍数,则可以用除法进行计算,102.6÷1.9=54。

2. 2000名学生排成一排按1,2,3,4,5,6,7,6,5,4,3,2,1,1,2,3,4,5,6,7,6,5,4,3,2,1,1,2……循环报数,则第2000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参考答案】3【考核知识点】周期问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周期的个数为13,用2000÷13=153·······11,余数是11,对应的数是周期中的第11位数,即可知是3。

3. 如果a ※b 表示a +b 2,那么5※(4※8)= 。

【参考答案】5.5或112【考核知识点】新定义运算【解析】根据“a ※b 表示a +b 2”将数值代入计算,注意有括号需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 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右图所示折一折,得到右边的图形,阴影部分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是 厘米。

【参考答案】26【考核知识点】图形周长【解析】根据图示,找到围成阴影部分的所有线段,可以发现围成阴影部分的周长即是原来围成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则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即是求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所以(8+5)×2=26(厘米)。

5. 甲、乙、丙三个同学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2015年1月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他们一起到图书馆相遇是 月 日。

【参考答案】3月18【考核知识点】公倍数和公因数【解析】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可知:他们从2015年1月5日到下一次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之间的天数是6、8、9的最小公倍数。

又知6,8,9的最小公倍数是72,那么1月5日加上72天后就是3月18号,注意其中2015年的2月份只有28日。

6. 甲数比乙数多三分之一,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参考答案】4:3【考核知识点】分数和比【解析】单位“1”做分母,那么乙数有3份,甲数有3+1=4份,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就可以得出4:3。

7. 一个正方体木块,棱长4厘米,把它的外表都涂成绿色,然后切割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没有一个面是绿色的小正方体有个。

【参考答案】8【考核知识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由题意得问题所问是包在正方体里面的小的正方体的个数,也就是棱长为(4-1-1=2cm),那么没有涂色的个数为2×2×2=8个。

8. 王叔叔记得李叔叔的七位电话号码的前五位数:76045□□,还记得其中最大数字是7,各个数字又不重复,但忘记最后两位数字是什么了。

王叔叔要拨通李叔叔的电话,最多要试拨打次。

【参考答案】6【考核知识点】排列组合【解析】由题意得,这两个数字为1,2,3中取出2个再排列,那么可以得的可能是6种:12,13,21,23,31,32。

9、一辆汽车上山速度是每小时行40千米,下山速度是每小时行60千米。

由此可知这辆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参考答案】48千米【考核知识点】行程问题【解析】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可得:上、下山的总路程为2,则总时间是1÷40+1÷60=124,那么平均速度为:2÷124=48(千米/时)。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共包括24个字,现有4,4,10,10这四个数,仅使用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括号,列出一条算式,算出结果是24。

这条算式是 。

【参考答案】(10×10-4)÷4【考核知识点】四则运算、数字谜【解析】注意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及括号的使用。

四、计算题(3小题,共34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10分)(1)25 +16 = (2)13-414= (3)0.75×4= (4)5.6÷0.04= (5)3×51÷7= (6)8.5-3.5×2=(7)5×57 ÷57 ×5= (8)(13 -17)×21= (9)0.375÷14 +1= (10)3÷(112+3)= 【参考答案】1730 834 3 140 1537 1.5 25 4 2.5 23 【考核知识点】基础计算【解析】将小数化分数或分数化小数计算,注意约分。

2、用尽量简便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每小题4分共12分,不能体现简便计算则不能得分)(1)(437+1.9-2.85)+(1.1-2.15) 【参考答案】=437+1.9-2.85+1.1-2.15 =437+(1.9+1.1)-(2.85+2.15) =437+3-5 =237 【考核知识点】带符号搬家、减法性质【解析】同级运算,可带符号搬家,注意是带数字前面的符号;利用减法性质凑整。

(2)10÷8+3.96×12.5%+2.04×18【参考答案】=10×18 +3.96×18 +2.04×18=18×(10+3.96+2.04) =18×16 =2【考核知识点】乘法分配律【解析】将“÷”变成“×”,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3)32-0.8×(10.25+14.75)÷1.25【参考答案】=32-0.8×25÷1.25=32-20×45=32-16=16【考核知识点】四则运算【解析】按照运算顺序运算,注意将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3、解方程(每小题4分,共12分)(1)8x ÷0.7=8【参考答案】解:8x =8×0.7x =5.6÷8x =0.7【考核知识点】解方程【解析】 先通过等号两边同时×0.7消掉0.7,再两边同时÷8消掉8,得出x =0.7。

(2)17 m +14 =14m【参考答案】解:14 m -17 m =14328 m =14m =14 ÷328m =73 【考核知识点】移项解方程【解析】等号两边都有x 的方程需要将含有x 的项都移到等号的一边,注意是小的移到大的一边,移动的过程需要变号。

另外,可用“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然后根据天平法则解方程。

(3)0.4:x =(1+18):5 【参考答案】解:(1+18)x =0.4×5 98x =2 x =2÷98x =169 【考核知识点】解比例【解析】根据“內项积=外项积”,再按照常规解方程方法进行求解,另外,也可以把“:”转化成“÷”来解方程。

五、解答题(6小题,共46分)1.(6分)做一种零件,8人0.5小时完成64个,照这样计算,3小时要完成144个零件,需要多少个工人?【参考答案】 64÷8÷0.5=16(个) 144÷3÷16=3(人)【考核知识点】归一问题【解析】用连除,先求出一个人一小时可以完成几个;再用连除,平均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