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自尊,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尊,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尊、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自尊、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在这个信息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自尊、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它们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人际信任与自尊、人格特征的关系
研究设计:
(1)变量: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
(2)设计:问卷调查
(3)统计:采用 SPSS 11. 5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处理。

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在校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自尊调查表、艾森克人格特征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

(3)研究过程:
1文献综述
1.1引言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对大学生
人际信任的影响
3.1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
4讨论
4.1 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4.2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人格特征的关系。

5参考文献
研究结果:
( 1 )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见表 1。

由上表可知,不同性别、生源地和独生与否的学生在人际
信任均无显著差异( P >0. 05) 。

(2)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见表 2。

由表 2 可以得出,人际信任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
为 0. 204( P <0. 01) ; 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 N( 神经质) 显著
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 232( P <0. 01) ,与人格特质中的 P( 精
神质) 、E( 内外倾向性) 无显著相关。

(3)为了进一步了解咨询和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
响,将自尊、人格特征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对人际信任进行回归分
析,见表 3。

由上表可知,两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

人格特征的神经
质的贡献效果较显著。

二者可以解释人际信任异量的 5. 9%。

所建立的回归方程: 人际信任 =70. 689 -0. 422 ×神经质 +0. 135×自尊总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