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末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g 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有益的是()A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当作时间单位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块做实验3.如图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解释()A .物体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B .物体开始静止,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C .物体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最后静止D .物体开始时静止,然后反向运动,最后静止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改变的,因而它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20t v v v +=B 、对于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然可用t x v =来求平均速度 C 、对于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20t v v v +=来求平均速度 D 、对于曲线运动也可用tx v =来求平均速度 5.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s ,按规定速率为8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A .拖行路程为8m ,符合规定B .拖行路程为8m ,不符合规定C .拖行路程为4m ,符合规定D .拖行路程为4m ,不符合规定6.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 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7.如图所示各速度图象,哪一个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8.一物体从高h 处自由落下,运动到P 点时的时间恰好为总时间的一半,则P 点离地高度为()A .h 43B .h 21C .h 41D .h 81 9.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走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第 7 题图t v0 tv D v 01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5.1242mttx-=,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1.5s B.8s C.16s D.24s11.一物体在一直线上做加速运动,依次经过直线上的A、B、C3个位置,其中B为AC中点,若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为a2,现测得速度2CA B vv v +=,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A、a1>a2B、a1=a2C、a1<a2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2.一石子从高楼房顶的边缘自由下落,经过底屋楼的时间为0.15s,已知底屋楼为3m,则楼高约 m,石子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s。
(g=10m/s2)1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3m/s,第5s末的速度是6m/s,则它的初速度是_______,加速度是__________,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
14.运行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滑行,经3.5s停止,则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s内、2s 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5.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54km/h,以加速度大小a=3m/s2开始刹车,刹车后3s时速度___________,刹车8s内位移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6.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
求:(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17.一物体自空中O点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途经A点后到达地面上B点。
已知物体在B点处的速度是A点处速度的4/3,AB间距为7m,求O点离地面多高。
18.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20m处,在车开始运动的同时,某人骑自行车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赶,能否追上?人与车的最小距离最多少?19.正以=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个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a1=-0.6m/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以a2=1.0m/s2匀加速起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试问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20.有A、B两个运动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分别为()m ttxA242+=,()mttxB28.08-=(1)它们做什么运动?写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式。
(2)经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相等?(3)在什么地方相遇?21、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从刹车开始计时,2s末速度v t=6m/s,从2.5s到3.5s 这一秒内汽车的位移s=4m,求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x/是多少?2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第1秒内以加速度a 1=1m/s 2运动,第2秒内加速度a 2=-1m/s 2,第3秒内又以a 1=1m/s 2运动,第4秒内又以a 2=-1m/s 2运动,如此反复,经100s 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第二章章末检测题答案1.BD 2.ACD 3.D 4.ABD 5.C6.ABCD 7.CD 8.A 9.A 10.B 11.C12.21.532.075 13.1m/s1m/s 217.5m 14.5:3:1()()1:12:23-- 15.6m/s37.5m16.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
(1)因为v 1:v 2:v 3:……=1:2:3:……,所以v 4:v 5=4:5第4s 末的速度为s m s m v v /8.4/6545454=⨯== (2)t v x ⋅=得前5s 内的位移为:m m t v x 15526255=⨯=⋅= 因为x 1:x 2:x 3……=12:22:32……所以x 5:x 7=52:72前7s 内的位移为m m x x 4.295157********=⨯== (3)由(2)可得x 1:x 5=12:52m m x x 6.0515512521=== 因为x I :x III ……=1:5……,所以x I :x III =1:5第3s 内的位移x III =5x I =5×0.6m=3m答案:(1)4.8m/s(2)29.4m(3)3m17.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解法I :物体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
利用公式ax v 22=求解。
OA A gx v 22=①OB B gx v 22=② 又因为A B v v 34=③ m x x OA OB 7=-④联立①②③④可解得O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m x OB 16=。
解法II :利用公式求解和221gt x gt v ==。
1gt v A = ①2gt v B = ②2121gt x OA =③2221gt x OB = ④又因为A B v v 34= ⑤m x x OA OB 7=- ⑥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可解得h OB =16m 。
解法III :利用位移的比例关系求解。
因为A B v v 34=,又因为v=gt ,所以我们把下落时间分成四份,从A 到B 是最后一段。
因为初速度为零,所以有x 1:x 2:x 3:x 4=1:3:5:7。
又因为x 4=7m ,所以总高度为m m x x x x x x 16771671644321=⨯==+++=。
答案:16m18.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追及问题,可以由两种方法解决。
解法I :利用速度相等这一条件求解。
当车的速度与人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此时若追不上,以后永远追不上。
.,0v v at v ==人车当s s a v t v at v v 616,,010=====所以得时间时人车。
此时人与车的位移分别为m s s m t v x 366/6=⨯==。
m s s m m at x x 38)6(/121202122210=⨯⨯+=+=车。
显然x 车>x 人,追不上。
人与车相距最近为m m m x x x 23638===-=∆人车。
解法II :利用二次函数求解。
车与人的位移分别为2021at x x +=车t v x 0=人车与人相距m t t t t v at x x x x 2)6(21621202122020+-=-+=-+=-=∆人车显然x ∆总大于2m ,即追不上,而且当t=6s 时,x ∆有最小值2m ,即相距最近为2m 答案:不能,2m19、100s 20、(1)A :匀加速直线运动 t v t 82+= B :匀减速直线运动 t v t 6.18-= (2)0.625s21、24.522、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