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
《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它,就不应该
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君子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这是不合道理的君子却并不因此而抛弃仁道。
(六)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对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财富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职业。
”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到:“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河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1、吾日三省吾
身
醒身
2、为人谋而不忠
乎?谋
忠
3、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交
信
4、传不习
乎?”
传
5、见贤思齐
焉,贤
齐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
言行
7、其恕乎!其恕
8、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9、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
道处
10、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1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恶。
美恶13、富而可求
也,
而求
14、虽执鞭之士,
15、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6、莫春
者,
莫
17、春服既成,
18、冠者五六
人,
冠者
19、浴乎沂,
20、风乎舞雩,
21、咏而
归。
咏
22、吾与点
也!”
与
《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
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喜欢
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它,就不应该
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君子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这是不合道理的君子却并不因此而抛弃仁道。
(六)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对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孔子说:“财富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职业。
”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到:“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河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