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细胞与分子》知识点总结柏玲第一部分,细胞的成分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也要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生态系统(多细胞动物)(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最小的生命系统,病毒,分子,原子都不是生命系统)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无“组织“,无”器官“,无”系统”植物:则无“系统”这一层次,只有多细胞动物才有完整的生命层次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多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神经细胞,红细胞,肌肉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有选择的表达。
细胞的统一性:细胞虽然结构和功能不同,但都具有细胞质,细胞膜,及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茹,木耳,酵母菌霉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生物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颤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靠寄生生活,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分为DNA,和RNA病毒DNA病毒:噬菌体RNA病毒: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2)细菌:凡是有形状词在菌字前的都是细胞(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衣原体,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放线菌,醏酸菌,乳酸菌,立克次氏体等。
(3)蓝藻:自养生物,属生产者,含藻蓝素及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对比区别(5)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内容主要创立者:施来登,施旺,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内容中的考点:(蓝色字为常考之处)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生物)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独立)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二,显微镜的应用①右手拿镜臂,左手拿镜座②两眼同时看,左眼看目镜观察,右眼画图③移动装片时,向物体的同一方向移动,就是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的相反,因为在镜下看到的物体是倒象(目标在右上角,如果你想把它移到中央,就还是向右上角移动)④因为在镜下看到的物体是倒象,所以如果是b在镜下则是q就是180度的转,(你可以把本子倒过来看,就是镜下的情况)⑤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⑥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长或宽而非体积,面积,表面积等,圆则是直径⑦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几个步骤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容易找到,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②移动玻片,使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40倍)④调光,转支光圈或是反光镜⑤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有关计算题A在10倍镜的视野中8个细胞横排排列,如果换为高倍镜,则在视野中能看到几个细胞?8/4=2,所以能看到2个细胞B在10倍镜的视野中有64个细胞充滿了整个视野,如果换为高倍镜,则在视野中能看到几个细胞?64/42 =4 所以能看到4个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迷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
元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万分之一以上)微量元素:Fe Mn Zn B Mo(万分之一以下)矿质元素:除C H O之外的元素.元素化合物(分子)细胞(其它生命系统)细胞鲜重中:“O”元素占的比重最大,因为化合物中“水”最多。
细胞干重中:“C”元素占的比重最大,因为化合物中“蛋白质”最多。
“C”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是由它构成的。
无机物:水,无机盐 化合物有机物:蛋白质,脂质,核酸,糖类蛋白质(是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大分子化合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元素(主要由C 、H 、O 、N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 、Fe 等)R氨基酸: 基本单位 结构通式: NH 2 C COOH大约有20多种 (依据是R 基不同) H 脱水 包括:必需氨基酸(8或9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缩 合 多肽 过程:折 盘 O H叠曲 CO NH C N 肽键空间结构: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链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HR COOH NH 2 C HR COOH H 2N C + H 2HR CO NH 2 C HR COOHHN C 肽二有关的计算1,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游离的氨基(-NH2)与羧基(-COOH)数至少等于肽链数3,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水量(18×脱水数)4. 二硫键的有关计算:--S—S—与氨基酸相接脱下两个氢。
结构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而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功能的多样性: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毛发,肌肉,蛛丝);酶有催化作用,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有传递信息(或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非生长素)等;有运输载体的作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载体等有免疫作用,如抗体。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大分子化合物)。
元素:主要由C、H、O、N、P等元素组成,(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核苷酸种类: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脱水缩合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因为碱基4种(AGCT),所以脱氧核苷酸有4种,组成DNA 核糖核苷酸:因为碱基4种(AGCU),所以核糖核苷酸有4种,组成RNA组成生物的碱基共有5种,而核苷酸酸8种。
DNA与RNA的不同核酸与遗传物质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功能:细胞内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糖类(碳水化合物)组成元素:C、H、O功能: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单糖:核糖和脱氧核糖;葡萄糖(所有细胞中),果糖(植物细胞中),半乳糖(动物细胞中)种类二糖:蔗糖(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植物细胞)乳糖(动物细胞,半乳糖和葡萄糖)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存在植物细胞中)和糖原(动物细胞中,肝糖原和肌糖原) <这三种多糖均由葡萄糖组成>(大分子物质)淀粉:植物细胞中重要储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与叶绿体有关纤维素:植物细胞特有的,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与高尔基体有关糖原: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葡萄糖:被称为生命的燃料脂质(大分子物质)元素:C、H、O,有些还有N、P等脂肪:只有C、H、O,细胞中储存能量(储存能量最多)的主要物质,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种类对动物和人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等作用磷脂: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C H O N P)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脂肪中的C,H元素多于糖中的C H元素,但O元素少于糖,所以氧化时需要较多的O,而且放能多,且水也产生的多。
(骆驼可以一个月不喝水的原因)单体与多聚体结合水:(3%)结合在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水自由水:(97%)游离形式功能: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生物化学反应也有水的参与运送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值反映了生物体的代谢强弱情况,一般来说,自由水/结合水越大则生物体代谢越旺盛,反之则越缓慢。
无机盐: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功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缺Fe,I,Ca,Mg,等的症状)维保持酸碱平衡(缓冲对),渗透压(血浆)化合态:复杂化合物的成分Fe: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I:是智力元素,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Mg:是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Ca:是人体骨,牙齿中的主要成分实验1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斐林试剂(蓝色)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色或红色(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样液(花生油)直接摘加试剂淀粉+碘液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斐林试剂:现配现用。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DNA 绿色吡罗红RNA 红色盐酸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选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注意:不能选绿色的植物叶片)注意:实验需要加热(制片过程中);染色剂可以混合使用。
第二部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核生物),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膜成分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少量固醇,占50%蛋白质:40% 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功能越复杂的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糖类: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结构:流动镶嵌模型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
所以在水面为单分子层。
)②蛋白质分子镶嵌在双分子层中,有三种形式(覆盖,嵌入,横跨)③磷脂,蛋白质均可以流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结构特点),<实例:变形虫,白细胞,人与小鼠细胞融合>④蛋白质与糖类形成糖蛋白(糖被):识别,润滑,保护等作用。
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内侧没有(抗原决定簇,受体的本质都是糖蛋白,)糖侧链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模型⑥细胞膜成分的确定方法;酶用蛋白酶和脂质溶剂酶来处理细胞膜,看是否溶解来确定细胞膜的成分。
⑦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所以得也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最重要的功能)体现了功能特点: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但控制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以糖蛋白为结构基础)<实例;激素与靶细胞之间的交流精子与卵子之间的交流,还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交流>细胞壁:植物细胞最外层,成分: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原核生物有的也有细胞壁,但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呈胶状,含有水及大量的糖,脂,氨基酸,核苷酸及多种酶,所以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区别与联系膜细胞器结构功能双层膜线粒体①内膜折叠成嵴(增大面积,加快反应速度)②内有基质,内膜和基质中都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③含有DNA和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量产生的场所,能够产生ATP叶绿体①两层膜都光滑,类囊体层叠形成基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