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控取证考试复习题(新)

井控取证考试复习题(新)

1.一级井控:依靠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制地层孔隙压力,使得没有地层流体浸入井内,井涌量为0,没有溢流产生。

2.二级井控:依靠井内正在使用中的钻井液不能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依靠地面设备、井控技术恢复井内压力平衡的工作过程。

3.三级井控:二级井控失败,井涌量增大,失去了控制,发生井喷,这时依靠井控技术和设备恢复对井的控制,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4.井侵:当地层压力大于井底压力时,地层孔隙中的流体将侵入井内。

5.溢流: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钻井液量多,停泵后钻井液自动外溢。

6.井喷:地层流体无控制的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

7.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正常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

8.静液压力:由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

P=gph
9.破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或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10.地层压力: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压力,也称孔隙压力。

11.井底压力: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总压力。

12.抽吸压力:上提钻具时,由于钻井液粘滞作用由此而减小的井底压力值。

13.激动压力:下钻或下套管时,由于钻头下行挤压该处钻井液,使井底压力增加的值。

14.井底压差:井底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值。

15.静止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正常循环: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环空压力损失,起钻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抽吸压力,下钻状态:井底压力=环空静液压力+激动压力
16.地层压力梯度:每增加单位纯直深度压力的变化量,G=gp=p/h
17.井涌的主要原因:1,起钻时井内未灌满钻井液2,过大的抽吸压力3,钻井液密度不够4,循环漏失5,地层压力异常
18.灌钻井液原则:1,三柱钻杆或一柱钻铤2,灌钻井液时不能用压井管线灌钻井液3,灌钻井液管线不能与井口防溢管线同高。

19.溢流征兆及显示:起钻时征兆:上提钻具时拉力增大,产生抽吸。

显示1,井内钻井液体积小于起出钻井液体积2,停止起钻时,出口管外溢钻井液3,钻井液灌不进井内,钻井液罐液面升高。

下钻时征兆:钻开油气层后下钻或开泵过程中发生井漏显示1,返出钻井液体积大于下入钻具的体积2,下放停止,接立柱时井眼仍外溢钻井液3,井口不返钻井液,井口液面升高中途或到底开泵循环出口返出钻井液流速流量增大钻进时征兆机械钻速加快,DC指数、页岩密度减小,岩屑尺寸增加,扭矩增加起下钻柱阻力大,蹩跳钻、放空、悬重发生变化,泵压下降,泵冲数增加,在渗透性地层发生井漏时当井底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就会发生井涌,综合录井仪器显示全烃增加显示:1,出口管钻井液流速的变化2,钻井液罐液面的变化3,停泵后出口管钻井液的外溢4,钻井液粘度变化:a返出的钻井液中有油花、气泡、硫化氢味b钻井液密度下降c钻井液粘度变化接方钻杆循环时,井口返出钻井液流速流量增加空井时征兆:井口钻井液冒气泡显示1,出口管外溢钻井液2,钻井液液面升高3,井口外溢钻井液下套管时征兆:发生井漏,井口不返钻井液或返出的钻井液量少显示往套管内灌钻井液过程中钻井液外溢,循环罐内钻井液液面异常增加(简答题)
20.迅速关井的特点:1.制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内,及时控制住井口2.保持井内有尽可能高的钻井液液柱,使关井后的套管压力值较小。

3.可以准确地确定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密度4.使压井时的套压值较小,有利于实现安全压井。

最关键的问题是:1.关井要及时果断2.不能压裂地层
21.简述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交底,地面设备检查与整改,班组防喷演习,低泵冲试验,干部24小时值班,坐岗人员落实,防喷单根和内防喷器工具准备,井控问题的自查自改、申报与验收。

2.非欠平衡井钻开复杂易漏、易喷地层时,考虑加堵漏剂材料,不易使用螺杆、MWD、LWD仪器的钻具组合3.欠平衡井、定向井钻具组合中的旁通阀应装在定向井工具和仪器上面
4.水平井钻具组合中使用的浮阀应安装在直井段或井斜角小的井段
5.无实钻资料、无参考的探井应准
备好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正压呼吸器的使用和应急逃生的演练。

22.简述打开油气层如何不让液柱下降? 1.起钻时或电测起电缆时必须向井内灌钻井液,灌入量应与起出量体积相等2.裸眼井段长的井有漏失,在长期停工的情况下必须定时向井内灌钻井液3.气侵钻井液必须除气4.下雨或搞卫生时不能将清水混入钻井液5.装有回压阀的钻具,5-10柱灌满一次钻井液6.卡钻后注解卡剂不能降低井底压力。

23.短程起下钻基本做法:一般试起10-15柱,再下入井底循环观察一个循环周,若钻井液无油气侵,则可正式起钻,否则应循环排除受侵污钻井液,并适当调整钻井液密度后在起钻特殊情况下将钻具起至套管鞋内或安全井段,停泵观察一个起下钻周期或下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再下到井底循环一周,观察一个循环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短起下?1.钻开油气层第一次起钻前2.发生溢流压井起钻前3.钻开油气层井漏堵漏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4.发生严重油气侵但未发生溢流起钻前5.钻头在井底长时间工作中途需要划眼修理井壁时6.需长时间循环进行其它作业起钻前(简答)
24.内防喷器工具现场使用(一年)后要送管子工具服务公司进行试压试验。

25.套压不超过7Mpa情况下,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时,应使用18°斜坡街头的钻具,起下钻速度不得超过0.2m/s
26.井控设备: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一整套专用设备、仪表和工具
27.液压防喷器的特点:1关井动作迅速2操作方便,安全可靠3现场维修方便
28.环形防喷器的液动封井时间一般不大于30秒
29.闸板防喷器的液动封井时间为3-8秒
30.打开液动放喷器的时间为1-3秒
31.防喷器通径参数:1公称通径(九种,常用为280,350,540)2额定工作压力
32.环形防喷器型号:环形FH闸板FZ
33.防喷器的公称通径的选择应与连接的套管尺寸相匹配
34.环形防喷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不做封零试验,只作封管子试验2液控油压不能过大,最大不许超过15Mpa,液控油压控制在8.5-10.5Mpa范围内3关井状态起下钻作业,只能通过18°坡度的对焊钻杆接头4不许用环形防喷器长期关井5在关井状态下允许上下活动钻具,不许转动钻具,不许用打开环形防喷器的方法泄井内压力
35.环形防喷器中球形比锥形耐用
36.闸板防喷器的四大密封:1闸板前部与钻具之间2闸板上部与壳体之间3壳体与侧门之间4侧门与活塞杆之间
37.旋动侧门时,液控压力油应处于泄压状态,将三位四通换向阀搬到中位
38.手动锁紧与解锁的操作要领:锁紧:顺旋-到位-回旋1/4--1/2圈,解锁:逆旋-到位-回旋1/4--1/2圈
39.手动关井操作步骤:1将控制该防喷器换向阀的手柄搬向关位2手动关井3将换向阀手柄搬到中位40.闸板防喷器的开井步骤:1手动解锁2液压开井3泄掉液控油压
41.闸板防喷器的合理使用:1半封闸板的尺寸应与所用钻杆尺寸相对应2井中有钻具时,切忌用全封闸板封井3长期封井应手动锁紧闸板并泄压4闸板防喷器未解锁不许液压开井,未液压开井不许上提钻具5半封闸板封井后不能转动钻具,不能用打开防喷器的办法泄压降套压6闸板防喷的手动锁紧装置只能关闭闸板,不能打开闸板,要打开的唯一方法是先解锁然后用液压打开
42.环形防喷器或闸板防喷器关闭后,在关井套压不超过14Mpa情况下,允许钻具以不大于0.2m/s的速度缓慢上下活动钻具,但不准转动钻具或钻具接头通过胶芯
43.大港油田钻井公司和井下技术服务公司的井控车间负责井控装置的维修
44.在钻开油气层前100-150m开始,用正常钻进3/1-1/2排量进行低泵冲试验,以后每加深200m或钻井液密度调整或更换钻井泵钢套后要进行一次
45.安装钻具浮阀时,下钻中途打通钻井液后,再每下5-10柱钻杆要灌满一次泥浆,下钻中途和到底开泵
前必须先往钻具内灌满钻井液
46.钻井取心作业时,割心后循环一个迟到时间,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若无溢流,则可正式起钻,否则应节流循环加重钻井液,直到井内压力平衡方可起钻
47.发现溢流及时报警:报警信号为一声长鸣笛,关防喷器为两声短鸣笛,开井为三短鸣笛,长鸣笛时间15秒以上,短鸣笛时间为两秒左右,中间停隔5秒,信号发出后要立即按四。

七动作进行关井48.关井后,若发现井口依然有钻井液喷出应怎样?值班干部或技术员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正确措施加以控制,要立即检查远程控制室闸板防喷关井手柄是否正确,储能器压力值是否正常,压井节流闸板开关状态是否正确,井控装置法兰有无渗漏,各闸阀开关状态是否正确(简答)
49.压井管汇的作用:1压井2防止燃烧起火3协助灭火
50.现场发现疑似溢流和溢流钻井队应如何处理现场发现溢流,钻井队要按不通工况的关井程序迅速正常关井,并立即向值班干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事观察有无立压、套压值,若有立压、套压值应计算好压井液密度,组织或现场配置足够压井液或采用工程师法和司钻法关井,疑似溢流经排查不是可开井进行下一步工况。

(简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