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诗词鉴赏专业术语归类

古典诗词鉴赏专业术语归类

古典诗词鉴赏专业术语归类一、分清诗歌类别◎按格律分:⑴古体诗(又称古风,是古诗中的自由体诗),⑵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古诗中的格律诗,包括律诗(五律、七律) 绝句(五绝、七绝)),⑶词(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风格流派可分为:豪放、婉约)⑷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包括小令、套曲。

)◎按表达方式分:①叙事诗,②抒情诗,③哲理诗◎按作者:文人诗、民间诗(民歌)◎按题材分:①山水田园②咏物言志③边塞征战④思妇闺怨⑤怀古讽今⑥亲友送行⑦思乡怀远⑧忧时伤国⑨雅趣哲理二、吃准诗歌题材,快速主题定位古诗词鉴赏大全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①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③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答:①概括物象特征②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③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3、景物形象:(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 积累常见传统意象1)◆考查意象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营造意境、渲染氛围、奠定基调、表达情感) 2)◆意象作用(见创新大课堂、核心突破)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②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③表情达意,表达作者情感④象征衬托人物品格节操(多在咏物诗中)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贯穿始终)(2)、意境问: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图画、景象)、描绘的景象(环境)有什么特点。

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答:①概括特点:(最少用两个答题术语)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手法)③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注:如果对整首诗分析时,可抓主要意象特点分析,如是一两句,可以将诗句描绘一下,也可将①②合为一点,如:描绘了分析的特点画面。

积累意境术语(根据内容情感归类,细微区分):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空灵、苍凉、雄浑、旷远等一、鉴赏手法:关键:①积累知识、区分手法②审题,明确问什么③规范答题步骤1.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描写手法)、抒情(抒情手法)、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描写景:远近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正侧结合、白描、工笔、渲染、烘托、意象罗列、铺陈等)、描写人:人物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结情、乐景衬哀情、(借助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借助物)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借助事)等、其他常见手法:想象、衬托、反衬、象征、虚实结合、起兴等(可用来描写或抒情)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比、互文、反复、顶针、双关、通感、叠字(词)用典等;(部分可用来描写或抒情)结构安排: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铺垫、开门见山(开篇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尾句直抒胸臆)、首尾呼应、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对比、意象罗列等。

细分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所见(视觉)、:(上下、远近、俯视、仰视)、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时间早晚、四季等空间:室内室外•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虚实对比)•色彩(色彩鲜明、色彩对比、色彩斑斓)2.四者范围有交叉重合之处,而且在诗词鉴赏的过程中难以区分。

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大处设问宽泛设题:(审题是关键)问表达技巧以及表现手法,所有手法都要考虑,且由主到次: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及其他表现手法(如:想象.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结构技小处设题,问什么答什么.v 问表达方式先回答何种表达方式,再具体分析手法(如:先回答描写、再分析哪种描写手法,但一般出现考查表达方式的题,就要考虑是否出现了记叙和议论这两种不常见的手法)v 问抒情手法回答抒情手法,用来抒情的部分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v 问描写手法回答描写手法,可以用来描写的部分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v 问修辞手法只答修辞手法v 问结构技巧只答结构技巧审题时要审清:考查描写手法的提问方式:考查抒情手法的提问方式:3.赏析手法:答题步骤:一种手法:①点明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手法如何运用③作用多种手法:①手法一、分析、作用②手法二、分析、作用③手法三、分析、作用二、鉴赏语言:1、炼字类: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5、(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言6、(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象7、(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8、鉴赏诗句:答题步骤①概括诗句内容(理解深层意思)②点出手法、关注炼字现象③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构上的作用9、诗眼类(关键字词):在情感或结构上统领全诗的字词。

答题步骤:分析关键词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析】古诗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谈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或表达情感上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每一联都要分析)10、诗句作用:◆诗歌首句或首联的作用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

(结构)(2)点明时令、地点,环境。

交待心情。

(内容)(3)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

(内容)(情景基调不一致时,乐景衬哀情)——一般是写景的句子(非写景的句子,如果是记叙或议论抒情,一定要具体分析写了什么内容)(4)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

奠定某种情感基调。

(结构)(5)表达感情。

(情感)(6)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诗歌中间句的作用①、过渡、承上启下、②、打伏笔,做铺垫③、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

④、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①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②卒章显志,点明题旨,表达感情。

③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④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11、语言风格: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有节奏感、有音乐美等。

分析语言特色型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见风格:◆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三、评价思想内容、情感、作者观点态度总结各种诗歌类型(按内容分、按情感分)、常见内容、情感及手法如:写景诗、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伤春悲秋诗、闺怨诗、宫怨诗、生活杂感诗等等。

送别诗:内容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

所写景有眼前景,有想象中的景。

(有哀景有乐景)所用的抒情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所表达感情常有:留恋、依依不舍,安慰、嘱咐,伤感、惆怅,期待、祝愿羁旅思乡诗诗人或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长期客居他乡,滞留他处,处境艰难,心情郁闷,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遂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写下,成诗篇。

表达的感情主要有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羁旅之苦,孤独寂寞之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等等所写景有眼前景,有想象中的景。

(有哀景有乐景),有实写,有虚写、对写。

羁旅诗的创作手法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