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磁场(B)-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品检测卷(原卷版)
第三章 磁场(B)-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品检测卷(原卷版)
水平向右,电场强度 E=1×104N/C。小物体 P1 质量 m = 2 103 kg ,电荷量 q = +8×10-6C,受到水平向右的
9 / 10
推力 F = 9.98×10-3N 的作用,沿 CD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 D 点后撤去推力。当 P1 到达倾斜轨道底端 G 点时,不带电的小物体 P2 在 GH 顶端静止释放,经过时间 t = 0.1s 与 P1 相遇。P1 和 P2 与轨道 CD、GH 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u = 0. 5,取 g = 10m/s2,sin37° = 0.6,cos37° = 0.8,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小物体 P1 在水平轨道 CD 上运动速度 v 的大小; (2)求小物体 P1 运动到 G 点的速度 vG; (3)倾斜轨道 GH 的长度 s。
8 / 10
Q 点射入第二象限,刚好紧贴 N 板平行于极板射入电容器。已知 O、P 间距离为 2l ,不计粒子重力,不
考虑场的边缘效应。求: (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3)粒子从 Q 点射入电容器开始计时,在极板间加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U0、T 为已知量;若粒子离开极 板时速度与 Q 点相同,那么极板长度 l'与极板间距 d 应满足的条件。
()
A.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L
qBL
B.在磁场中的速率为
2m
C.圆周运动的圆心角是 6
m D.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3qB
6.如图所示,MN、PQ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导轨,静止的导体棒 ab 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并通以从 b 到 a 的恒定
2 / 10
电流,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3 ,在竖直平面内加与导体棒 ab 垂直的匀强磁场,发现无论磁 3
mg sin IL
C.若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 B mg cos IL
D.若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 B mg tan IL
3.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 R、2R 的两个同心圆,圆心为 O,大圆和小圆之间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
磁场,其余区域无磁场。一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从大圆边缘的 P 点沿 PO 方向以速度 v1 射入磁场,其运 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 120°。若将该带电粒子从 P 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 v2,不论其入射方向如何,都不
感应强度多大都不能使导体棒运动,则磁场的方向与轨道平面的夹角最大为( )
A.30°
B.45°
C.60°
D.90°
7.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长和板间距均为 L,两板间接有直流电源,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外
的匀强磁场。一带电微粒从板左端中央位置以速度 v0 gL 垂直磁场方向水平进入极板,微粒恰好做匀速 直线运动。若保持 a 板不动,让 b 板向下移动 0.5L,微粒从原位置以相同速度进入,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
优创卷·一轮复习单元测评卷
第三章 磁场
B 卷 培优优选提升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9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0-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普通电视机的显像管中,扫描显像主要是利用磁场对高速电子束的偏转来实现的,其扫描原理如图所示: 在圆形区域内的偏转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 O 点而打在屏幕的中心 M 点。 为了使屏幕上出现一条以 M 点为中点的的亮线 PQ,那么,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应 是图中的( )
电子在 I 区内不.与.器.壁.相.碰.且.能.到.达.的.区.域.越.大.,.电.离.效.果.越.好.。已知离子质量为 M;电子质量为 m,电量 为 e。(电子碰到器壁即被吸收,不考虑电子间的碰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 10
A.II 区的加速电压 U= MvM2 2e
B.II 区离子的加速度大小 a= vM2 2L
恰好匀速运动。现撤掉两板间匀强磁场,在金属板右边缘的右侧加上磁感应强度为 2Bx 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匀 强磁场,带电粒子恰好经金属板边缘飞出进入右边磁场。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求:
(1)磁感应强度 Bx 的大小; (2)带电粒子的比荷; (3)带电粒子在右边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15.(10 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 d,电势差为 U,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金属板上方有一 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 从 M 点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从 N 点离开磁场.忽略重力的影响.
A.
B.
C.
D.
2.如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 L,质量为 m 的直导体棒。当导体棒中的电流 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可加平行纸面的匀强磁场中,下列有关磁场的描述中正确的 是( )
A.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则
B
mg
tan IL
B.若磁场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则
B
为
B
0 2
I r
,其中
0
为介质的磁导率。根据题给数据和测量结果,可计算出
0
=_______
Tm/A 。
14.(10 分)如图,A、B 两水平金属板间电势差为 U,板间距为 d,两板长为 2d,两板间还有垂直纸面向
里的磁感应强度为 Bx 的匀强磁场。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 v0 沿中线射入两板间,带电粒子
实验步骤如下: a.将小磁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等小磁针静止后,在小磁针上方沿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水平放置长直 导线, 如图甲所示; b.该小组测出多组小磁针与通电长直导线间的竖直距离 r、长直导线中电流的大小 I 及小磁针的偏转 角度 θ; c.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测量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A; (2)在某次测量中,该小组发现长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偏离南北方向的角度为 30°(如图丙所示),已知 实验所在处的地磁场水平分量大小为 B0=3×10-5T,则此时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在小磁针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_______T(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 / 10
I
(3)该小组通过对所测数据的分析,作出了小磁针偏转角度的正切值 tanθ与 之间的图像如图丁所示,
r
据此得出了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与通电电流 I 成正比,与离长直导线的距离 r 成反比的
结论, 其依据是______;
(4)通过查找资料,该小组得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B 与电流 I 及距离 r 之间的数学关系
B. f1 f2 BL
D. 4 3( f1 f2 ) 3BL
10.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
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一水平恒力 F 拉乙物块,使甲、乙无相对滑动一起向左加速运动,
在加速运动阶段( )
4 / 10
A.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11.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 AQC 的边长为 2L,P、D 分别为 AQ、AC 的中点。区域Ⅰ(梯形 PQCD)内有垂 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区域Ⅱ(三角形 APD)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区域 Ⅲ(虚线 PD 之上、三角形 APD 以外)的磁场与区域Ⅱ内大小相等均为 3B0、方向相反。带正电的粒子以 速度 v0 从中点 N 垂直 QC 射入磁场区域Ⅰ,经区域Ⅰ再从 P 点垂直 AQ 射入区域Ⅲ(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别在 o 点和 c 点相互接触,o 点接触但是相互绝缘,c 处不绝缘。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桌面向下,磁感应强
度为 B。当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两金属棒仍处于静止状态,在 o 处的相互作用力为 f1,在 c 处的相互作 用力为 f2。则金属棒中的电流为( )
A. f1 f2 BL
C. 2 3( f1+f2 ) 3BL
有轴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在离轴线 R 处的 C 点持续射出一定速度范围的电子。假设射出 2
的电子仅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运动,截面如图乙所示(从左向右看)。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中心 O 点和
C 点的连线成α角(0<α< 90 )。推进器工作时,向 I 区注入稀薄的氙气。电子使氙气电离的最小速度为 v0,
间的相互作用不计),已知粒子的比荷 为 k,速度大小为 2kBr,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
A.
kB
B.
2kB
C.
3kB
D.
4kB
5.如图所示,边长为 L 的正六边形 abcdef 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质
量为 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 a 点沿 ae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从 d 点离开磁场,不计重力,粒子
7 / 10
(1)求匀强电场场强 E 的大小; (2)求粒子从电场射出时速度ν的大小; (3)求 M、N 两点间距 L 的大小;保持粒子不变,请你说出一种增大间距 L 的方法.
16.(10 分)如图甲所示,在 xOy 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 y 轴左侧有 一个倾斜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 MN,极板与 y 轴成 60°;第四象限存在一个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方向 与 x 轴负向成 45°角。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负电粒子从 y 轴上 P 点由静止释放,粒子经磁场偏转后从
1 / 10
可能射入小圆内部区域,则 v2 最大为( ) v1
A. 3
B.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