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

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摘要信息资源是一种资源,过去,对资源的理解限于自然资源,随着认识的进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资源就是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高素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鉴别力、果敢的创造力、协调的控制力。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

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 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本文从四部分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

第一部分,分三章节阐述网络信息资源流。

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从人文、技术、经济学、角度说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

第四部分,从管理人员角度、信息资源角度、构建系统角度指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已走过十余年历程。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发布、传播、开发和利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根据本课题提出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论,从网络信息资源概念辨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和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探讨,并结合国内外现实,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提出了系列观点和对策建议,对促进和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流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理论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基础标准化法规体系建设现状一、网络信息资源流1、信息资源(IR)和网络信息资源(NIR)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流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

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的。

而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NIR)新的内涵。

网络信息资源指在互联网上以各种方式存在并传播的信息集合。

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不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

主要表现在它以电子数据作为主要的承载形式,既可以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又可以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

此外网络信息资源无论是在规模上、分布上,还是更新度等方面都是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所以, 如何按照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信息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

2 、信息资源流信息资源流是有序运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

与河流水系一样,信息资源流的形成也必须至少具备源头、渠道和目的地三个要素。

信息资源流的源头是拥有生产信息资源能力的人或机构;流通渠道一般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这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信息交流的通道,目的地则是需要信息资源的人即用户。

与河流水系不同的是,信息资源流的源头与目的地常常可以互换,彼时的源头此时可以是目的地,此地的源头在彼地可能是目的地,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也可以同时既充当目的地又充当源头。

因此,信息资源流的运行与控制比河流的运行和控制复杂、艰难的多。

一般来说,任何正常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同时又必然是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

在实际生活中,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多为那些善于发掘、创造和积累信息资源的人,如科学家、教师、作家、记者、律师、管理者、工程师、决策者等。

一般大众更多的是充当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角色,他们接受信息资源,将其转化为物质、能量或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在信息资源流流动的过程中,出于永久利用、反复利用和有效利用的目的,人们也常常通过人工设施来“拦截”和“储蓄”信息资源流,这样就形成了类似“水库或人工湖”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信息中心等形式的信息资源中心。

信息资源中心既可以改变信息资源流的流向和时间,在用户需要时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通过类似发电的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以改变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品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

3、信息资源交流信息资源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为实现资源共享而对信息资源流实施组织规范、引导和控制的过程。

从要素分析的角度认识,信息资源交流的出现和存在需要具备交流者、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信息资源)、交流媒介和控制者等要素。

这些要素依据一定的方式可整合为特定的信息系统,如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信息中心等,虽然它们的具体交流内容、方式和任务各不相同,但究其实质都是对信息资源流的管理与控制活动。

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由于Internet是一个基于GDPP/IP协议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对整个互联网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以任何方式发布信息,所以即使采用同一种组织方式来组织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其信息描述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难度。

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体系不完善。

分类法符合人们按类检索信息的习惯,虽然传统的文献分类法的这种分类思想广泛应用于网络信息组织中,但目前只有少数网站,如CERNET、超星数字图书馆采用传统的分类工具组织网络信息,大多数门户网站都采用自编的分类体系进行信息组织,网站的分类目录是以网络信息的主题作为聚类的主要依据,是分类法与主题法的结合,其类目的划分不是严格的等级列举式,类目的排列不局限于类目之间的内容联系和逻辑关系,这些分类体系的设计主要从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广大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信息提供了一定方便,但这些分类体系的设置在分类标准的选择、一级类目设置的数量、分类体系展开的层次、类目的排列等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给用户理解和使用不同网站的资源带来困难,不利于网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搜索引擎的搜索质量不高利用搜索引擎来组织信息资源,对用户来说其最大缺陷是查准率很低。

这主要是由于在信息标引过程缺乏人工干预,导致准确性较差,加之检索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又不很高,造成检索误差较大。

人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时,虽然一次检索输出的结果可能很多,但往往会包含许多的重复、虚假信息,即检索噪音较大。

再者,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不同的检索项选择、检索界面,不同的句法要求和对符号、标识符的处理,因此检索策略的构造输入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检索结构。

许多搜索引擎并没有覆盖所有网络信息资源,对用户来说也存在查全率较低问题。

此外,许多存储在各类数据库中的信息,搜索引擎无权访问。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搜索引擎的查全率。

三、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高校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学习和教学,也是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在拟定高校管理理念时,必须以信息技术时代为背景,以学习和教学为指向,要着力于学习时空的开放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上个世纪90年代,卢泰宏教授提出: IRM (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的英文缩写),它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

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1、人文角度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

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2、技术角度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

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3、经济学角度经济信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状态及变化的客观反映。

它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定量分析模型较难建立;生命周期较短,不具备无偿共享性;目的性和有序性程度高;在特定范围内会终止等。

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

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

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因特网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研究1、管理人员角度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调动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效能,如何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以期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如何促进和维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循环等,都属于管理功能的范畴。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在高校,一般指的是图书馆信息服务部、校信息中心等老师)控制和操作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