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

2019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

2019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新增5篇古诗文默写亮点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再增5篇,分别是:陆游的《游山西村》;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考试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列入今年考试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和《复活》。

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难度值0.6左右,试卷满分150分。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具体分值比例,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语言文字运用13分,写作70分。

201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试卷Ⅳ.参考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匪来贸丝,。

(《诗经·氓》)(2) ,风雨兴焉。

(《荀子·劝学》)(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6)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

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

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

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

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

”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

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

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

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

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

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

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舟次彭泽次:排列 B.芜秽充斥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怃:失意 D.起佐郡起:起任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3分)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②登者忘其险焉③日就圮毁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⑤因以告之⑥必能有为无疑矣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译文:(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3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晓至湖①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3分)(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红楼梦》)B.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妹梅,钱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

父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

(《家》)C.屠维岳泄露削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

吴荪甫与他长谈,觉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没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

”最终赶走了他。

(《子夜》) D.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

(《欧也妮·葛朗台》) E.聂赫梆朵夫希望延期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拜访了枢密官。

枢密官安慰他说,枢密院一定会查考案情的是非曲直。

(《复活》)8.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1)孙皓即位后表现如何?最后是如何降晋的?(《三国演义》)(2)小爱斯美拉达是如何丢失的?隐修女发现丢失后,有何表现?(《巴黎圣母院》)答第( )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2分)(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4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张曙光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

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

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

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

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

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

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

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

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

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9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3分)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级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

(3分)1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①(节选)学群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

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

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

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

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

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

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

满天星光在闪烁。

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

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

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