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某火车站站房及辅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江苏某火车站站房及辅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1**工程站房施工。

1.2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1.3国家、铁道部现行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及验收规范等;1.4现场调查获取的资料。

2、编制范围**工程。

3.工程状况3.1概述3.1.1工程概述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站房、站台雨棚、站区生产房屋(不含“四电”专业独立生产房屋及其配套附属工程)、站场建筑物(不含站台墙、站名牌)四部分。

站房工程建筑面积共计5955m2,其中**站房3975m2,**站房1980m2。

并入信号、电力、公安通信等站坪附近生产生活房屋。

站区生产房屋建筑面积共计4622m2,其中**站3289m2,**站1333m2。

主要有进出站厅及候车厅、贵宾候车、售票厅、车站办公及房屋等。

站台雨棚钢结构覆盖**站25560m2。

站场建筑物主要有室内电缆沟、站台电缆沟、站台及站坪铺面、围墙、道路、排水沟、绿化等。

3.1.2建筑设计3.1.2.1**站房车站中心里程DK93+200。

站台标高11.990m,站前广场设计标高为8.200m,站房±0.00标高为8.500m,为线侧下式站房,站房主体总长108.00m,总宽29.00m,主体高度20.500m,呈“一”字型布置,站房与站场股道平行,正对站前广场中心。

站房一层(±0.00标高)广场一侧由北向南依次布置贵宾门厅、贵宾候车室、水泵房、售票室、公安值班室、办公用房、出站厅等。

候车大厅直接与基本站台相连,基本站台出站旅客通过出站楼梯下到出站厅经检票出站,中间站台进出站旅客通过地道进出站。

站房二层(+5.40m标高)中部为非付费区、付费区上空,北侧为车站信息用房和休息用房,南侧为信息设备用房和办公用房。

3.1.2.2**站房车站中心里程DK78+305。

站台标高23.210m,站前广场设计标高为22.960m,站房±0.00标高为23.260m,为线侧下式站房,站房主体总长60.00m,总宽22.10m,最高点12.900m,站房呈“一”字型布置,与站场股道平行,正对站前广场中心。

站房一层(±0.00标高)广场一侧由南向北依次布置消防控制室、售票厅、候车大厅、出站厅、电力用房。

候车大厅通过楼梯与基本站台相连,中间站台出站旅客通过出站地道到达出站厅经检票出站。

站房二层(+5.400m标高)中部为候车大厅上空,北侧为车站管理用房及信息用房,南侧为信息设备用房和公安用房,基本站台出站旅客通过出站楼梯下到出站厅检票出站。

3.1.2.3站房建筑做法墙体及装饰:填充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0.00以下采用MU10页岩砖,M5水泥砂浆砌筑。

外门窗:门由实木装饰门、甲、乙级防火门、铝合金门、电子感应门、全玻门、特级及甲级钢制防火门;窗户为铝合金窗。

屋面:屋面采用新型镀铝锌钢板屋面系统及部分聚碳酸脂新型透光材料,达到美观、实用、耐久,易清洁的要求。

其它屋面做法还有花岗石板、面砖、水泥砂浆找平层、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等。

室内装饰:磨光花岗石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防静电活动地板地面、细石混凝土金属耐磨面层、水泥砂浆地面、地毯地3.1.2.5站台雨棚采用空间倒三角形钢桁架结构。

**站雨棚:站台尺寸450×12×1.25米,雨棚覆盖两个城际站台,总长度450米,标准宽度56.8米,屋面投影面积16080 m2(15858 m2),钢结构覆盖面积25560 m2。

雨棚形式为无站台柱雨棚;平行股道方向柱距为18米,垂直股道方向悬挑长度为52.8米,结构体系采用钢桁架结构,主桁梁采用空间倒三角形管桁结构,纵向设置四道空间三角形管桁梁以及若干道刚性系杆以保证结构稳定,主桁架钢材材质均为Q345-B,檩条及附件等材质为Q235-B。

**站雨棚:站台尺寸450×7.0×1.25米,雨棚覆盖两个城际站台,总长度450米,标准宽度11米,屋面投影面积10864 m2,雨棚柱立于站台外侧,平行股道方向柱距为12米,垂直股道方向悬挑长度为9.4米、1.6米,结构体系采用H型钢与钢管砼柱组合结构。

3.1.3结构设计3.1.3.1站房站房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独立基础,室内地坪磨光花岗石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防静电活动地板地面、细石混凝土金属耐磨面层、水泥砂浆地面、地毯地面。

踢脚有木踢脚和地砖踢脚。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承台、基础梁C30钢管混凝土柱C40钢筋:HPB235、HRB335两种。

钢材:Q235-B或Q345—B。

焊条:HPB235钢筋,Q235—B钢焊接:E43系列;HRB335钢筋,Q345—B钢焊接:E50系列;3.1.3.3站台雨棚结构形式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空间倒三角形钢管桁架或竖向平面钢管桁架梁形式,檩条采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

雨棚基础采用钢筋砼灌注桩+承台基础。

主体沿纵向设两道伸缩缝,将雨棚分为三个温度区段。

3.1.4站房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设计3.1.4.1室内给排水站房用水分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两部分,给水管网分开设置。

生活给水采用下行上给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并在各给水入口分别设水表计量。

候车室和办公用房饮用水由电开水器供应。

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污水采用重力式排水,雨水通过屋面排水坡度汇集至雨水管排到室外。

3.1.4.2消防系统⑴本标段站房综合建筑属于二级火灾保护对象,消防控制由消防控制室、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常规火灾联动报警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包含了探测器设置、消火栓系统、消防喷淋灭火系统、电动防火卷帘门、消防电话、楼层显示器、防排烟系统、非消防电源的控制。

3.1.4.3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⑴空调通信、信号、电力系统设备用房设置工艺性分体式变频空调器。

旅客候车室及售票厅夏季设分散式供冷,冷源采用屋顶式风冷空调机组,采用全空气集中空调。

候车室、售票厅主出入口设风幕机。

售票室采用分体式变频空调器。

⑵通风及防排烟电力远动房、低压变电室、一级贯通及综合贯通中性点接地设备、一级贯通及综合贯通调压器室设智能温控轴流通风机,排除余热。

高压室设事故通风,采用智能温控轴流通风机。

伙食堂设家用油烟净化机和机械通风系统。

旅客厕所及无外窗的办公房屋设机械通风系统。

3.1.5电力设计3.1.5.1供电方案站房内设10/0.4KV综合变电所一座,变电所内设1#、2#两台综合变压器,由站房配电所两路站馈供电。

另设综合负荷贯通线变压器一台,一级负荷贯通线变压器一台,分别由铁路综合负荷贯通线及一级负荷贯通线供电。

一级负荷贯通线变压器对通信、信号负荷提供主用电源;综合负荷贯通线变压器对通信、信号负荷提供备用电源;疏散通道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其它房屋供电由就近变压器提供低压电源。

3.1.5.2照明系统站房照明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广告照明等,各种光源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公共区照明采用计算机控制,纳入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集中监控。

3.1.5.3防雷接地与安全系统所有房屋低压采用TN-S接地系统,其中站房防雷接地、被提前中性点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均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站房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

3.1.5.4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站房内设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一套,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由集中监控中心、现场控制设备、相关通信网络组成,完成对环境与机电设备的监控。

3.1.5.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站房采用一级监控方式设置,站房设消防控制室,实现对整个站区消防集中监控管理,并配合其它专业在工区综合楼内设火灾报警装置一套。

3.2自然特征3.2.1地形、地貌3.2.2地质状况3.2.2.1**站自上而下依次为:①人工填土,褐黄色、松散;②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③淤泥质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0Kpa;④粉质粘土夹粉土,褐黄色,软塑~硬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⑤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Kpa;⑥砂岩,褐黄色,全风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50Kpa;⑦砂岩,灰褐色,强风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⑧砂岩,灰黄、褐黄色,弱风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00Kpa;**站站房范围内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灰褐色,主要由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②粉质粘土层,灰黄色,软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③粉质粘土,黄色,硬塑,局部夹粉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⑸**站站房范围内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①人工填土,素填土以粘土为主,黄褐色。

含碎石及道渣,Ⅱ级;②粉土,灰色,稍密,饱和,含腐植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③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0Kpa;④粉质粘土,灰色,褐黄色,软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⑤淤泥质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流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⑥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⑦粉质粘土,褐黄色夹灰色团块,硬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⑧粉质粘土,褐黄色夹灰白色团块,硬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Kpa;3.2.3气候状况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4°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夏季炎热,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

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

镇江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温、光、水协调,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5.4℃,日照数2057.2小时,无霜期238天,降水量1072.8毫米。

常年平均风速3.4m/s。

3.2.4**、**站交通,水电及地方材料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江流经南京,水路、铁路、公路运输都极其方便。

镇江由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2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镇江市位于重要的铁路干线沪宁铁路(南京到上海)沿线,沪宁高速公路穿过镇江的句容、**,因此交通运输便利。

材料供应由于工程所在地交通便利,建筑材料基本均可以在当地建筑市场采购,或在外地采购通过火车、载货汽车等运输工具运输至施工现场。

水资源本工程所属地区雨量丰富。

工程用水可接城市用水。

混凝土搅拌及生活用水接地方自来水系统管网。

电力供应本工程地处市区,电力设施发达,电网密集,容量富裕,具备供应本工程施工用电的能力。

通讯条件本工程地处市区有线及无线通讯网络发达,通讯便利。

主要技术规范、标准3.4、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工程分析及对策3.4.1工程特点3.4.1.1设计特点⑴站房设计新颖,造型别致,极具地方特色3.4.1.2施工特点⑴本标段单体工程多,点多面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