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有理数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三、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归纳,发现数学知识,总结数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7-5=2 7+(-5)=2
9-3=6 9+(-3)=6
于是得到7-5=7+(-5)
9-3=9+(-3)
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从等式中同学们对减法运算有什么认识?答: 等式左边是减法运算,右边是加法运算.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问题1 是否所有的减法都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探究新知
你发现了什么?
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问题2 你能够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吗?
a-b=a+(-b)
(三)例题应用:
例题1. 计算
1.9-(-0.6)= (+4)-(-7) =
(-5)-(-8) = 0-(-5)=
例题2.计算
(1)比2℃低8℃的温度;
(2)比-3℃低6℃的温度
课后练习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五)小结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减法运算转变为加法运算
3.减号和减数都要同时改变
六.教学反思
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了师生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