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环境
• 1、高温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环境人的生理反应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环境的影响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的控制措施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 • 热源设置在作业场所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 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水幕、水箱、遮热板等) • 加强自然通风 • 降低湿度、必要时辅助机械通风和空调设备
作业环境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主要内容
1. 学习温度、照明、色彩、有毒、噪声、振动等作业环境条件对人的 工作绩效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这些环境条件改善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
2. 学习掌握作业空间安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业场所空间布置及作 业姿势与作业空间布置的基本内容。
7.1 作业环境
7.1.1 温度环境
7.1.1 温度环境
• 2、低温 • 低温环境的影响
7.1.1 温度环境
• 2、低温 • 低温的控制措施 • 低温环境的人工调节: • 暖气、隔冷、炉火 • 低温环境的个人防护: • 防寒服装、高热饮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
7.1.2 照明环境
• 在作业过程中,大约80%以上的信息是由视觉得到的。照明是视觉功 能的基本条件,一个与人的生理特性匹配的照明环境,将会提高工作的速 度和精确度,增加产量,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直接眩光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射眩光
•对比眩光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5.眩光控制
• 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 • 1)限制光源亮度 • 2)合理布置光源•当光源亮度大于16×104坎德拉/米2时 • 3)适当提高环境,亮无度论亮度对比如何,都会产生严重眩 • 4)带太阳镜(滤光光现片象)。对眩光光源应考虑用半透明或 • 5)直射转为反射不透明材料减少其亮度或遮住直射光线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的控制措施 •在保健方面: • 适当饮用含盐饮料 • 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同时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 加强个人防护 •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组织方面: • 增加休息次数、延长午休 • 设置工作休息场所 • 最好采用集体作业 • 训练作业者区分热衰竭和热昏迷
•WBGT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室内和室外无太阳辐射热时 WBGT = 0.7 tnw + 0.3 tg 在室外有太阳辐射热时 WBGT = 0.7 tnw + 0.2 tg + 0.1 ta 式中:tnw 为自然湿 球温度,℃; tg 为黑球温度,℃; ta 为干球温度,℃。
7.1.1 温度环境
7.1.2 照明环境
• 照明的影响
•3、照明与情绪
•照明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明亮 的房间是令人愉快的。眩目的光线使人感到不愉快。许多人还喜欢光从左侧投射。
•4、照明与事故
•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照度不足是事故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眩光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也极 易造成事故。
7.1.2 照明环境
• 照度经常被用来定量描述某个特定场所的照明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具
体是指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用字母E表示。
• 物理意义:物体被照亮的程度 • 单位:勒克斯(lux或lx)。 • 照度可使用照度计直接进行测量。
7.1.2 照明环境
7.1.2 照明环境
7.1.2 照明环境
• 照明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
•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当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 工 •作不能持久。甚至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球发胀、头痛以及其它疾病而影响健康,工作失误
甚•2至、造照成明工与伤工。作效率
•适当的照明可以提高工作的速度和精确度,减少差错。舒适的光线,不仅对手工劳动,而 且对脑力劳动都有利。某些依赖于视觉的工作,对照明的要求则更为严格。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西红柿卖相诱人 靠的全是灯光“障
眼法”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2.光源的选择
1. 自然光是人工光源不能比拟的,设计时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 2. 选择人工光源时应该注意其光谱成分,尽可能接近自然光。 3. 照明不宜使用有色光线。在有色光照明下视力效能降低。如白光下视力效能为
7.1.1 温度环境
• 2、低温 • 低温作业环境指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不高于 5C的作业。
• (1)高山高原工作 • (2)潜水员水下工作 • (3)低温车间 • (4)寒冷气候下的野外工作
7.1.1 温度环境
• 2、低温 • 低温环境人的生理反应 • (1)代偿阶段 • (2)耐受阶段 • (3)病理损伤
100%,红光下视力效能仅达90%。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3.照度分布
1. 局部工作面的照度值最好不要超过这个环境中照度值得1/4 2. 一般照明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应大于0.8
•4.亮度分布
7.1.2 照明环境
•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5.眩光控制
• 当视野内出现亮度过高或对比度过大的光时,眼睛常常无法适应,这种刺眼 或耀眼的强光线叫眩光。眩光多来源于外界物体表面过于光亮、亮度对比过大或 直接强光照射。
• 作业温度环境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风速)和热辐 射等四种物理因素,应该与人的生理特性匹配。
7.1.1 温度环境
• 1、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指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又称湿球黑球温度)不小于25 C的作 业。 • (1)在有热源的生产场所中,热源的散热率大于83736 J/(m3-h); • (2)作业环境的温度在寒冷地区高于32C ,在炎热地区高于35C ; • (3)作业环境的热辐射强度超过4.186 J/(cm2-min); • (4)作业环境的温度高于30 C,相对湿度(RH)大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