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习题1. 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3. 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4. 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5. 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2 复习题1. 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2.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3. 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
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4.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2)染色体复制(3)染色体联会(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7)着丝点分裂5. 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6)末期II (7)前期II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 (10)有丝分裂后期6.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营养核(10)精核7.以下植物的杂合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水稻2n=24,小麦2n=42,黄瓜2n=14。
理论上它们能分别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8.某植物细胞内两对同源染色体(2n=4),其中一对为中间着丝点,另一对为近端着丝点,试绘出以下时期的模式图。
(1)有丝分裂中期(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3 复习题1. 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
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1)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2)毛颖×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3)毛颖×毛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2. 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1)长形×圆形→595椭圆形;(2)长形×椭圆形→205长形,201椭圆形;(3)椭圆形×圆形→198椭圆形,202圆形;(4)椭圆形×椭圆形→58长型,112椭圆形,61圆形。
说明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并自定基因符号,标明上述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
3. 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紫茎与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该两对性状杂交的结果列于下表。
试分析写出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亲本表型后代个体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2)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4)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5)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3122197224047010120923191310643878610771774. 有两对基因A和a,B和b ,它们是自由组合的,而且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
试问:(1)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2)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3)AaBb×AaB 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4)aabb×AAB 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5)AaBb×AaB 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6)aabb×AAB 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7)AaB b×A 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5. 1902年Bateson继孟德尔之后,首次报告了两对不同性状间杂交的研究工作。
他用单冠白羽的莱杭鸡与豌豆黑羽的印第安斗鸡杂交,F1是白羽豌豆冠,F1×F1杂交得F2有:111只白羽豌豆冠;37只白羽单冠,34只黑羽豌豆冠;8只黑羽单冠。
试问:(1)你预料每一种类型的理论数是多少?(2)用X2方法测定你的解释。
6. 如果F2的比值为:(1)13∶3;(2)15∶1;(3)9∶3∶4;(4)12∶3∶1;(5)1∶2∶1∶2∶4∶2∶1∶2∶1。
试问如果它们的F1与全隐性个体测交,那么预期的表型比值应是什么?7. 在某些植物中,红色素是由无色前体酶促合成的,紫色素是在酶的作用下红色素分子上加上一个—OH形成的。
在紫×紫杂交中,所得F1代中有81株紫色,27株红色,36株白色个体。
问:(1)杂交中包括几对基因?它们属何种遗传方式?(2)紫色亲本的基因是什么?(3)F1代3种表型的基因型是什么?8. 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 A C R 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
一个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3个纯合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个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4 复习题1. 在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杂合体中,A/a与B/b不连锁时产生的配子类型是什么?如果A/a 与B/b连锁,在发生或不发生交换的情况下会产生哪些配子类型?2. 为什么单交换最多只能产生50%的重组基因型?3. 重组率、交换值、遗传图距间的关系是什么?4. A对a为显性,D对d为显性,两个位点间相距25cm。
基因型为Ad/aD植株自交后,后代有哪些基因型和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如果杂合体基因型为AD/ad,比例又如何?5. 玉米基因R和S相互连锁,对RS/rs的测交分析发现有20%的减数分裂细胞在这两位点间发生了一次交叉,其余80%的减数分裂细胞在这两位点间没有发生交叉,请回答得到RS/rs基因型的比例是多少?6. 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与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3对等位基因,这3个基因杂合的植株用三隐性亲本测交后得到下面的结果:无色,非蜡质,皱粒 84无色,非蜡质,饱满 974无色,蜡质,饱满 2349无色,蜡质,皱粒 20有色,蜡质,皱粒 951有色,蜡质,饱满 99有色,非蜡质,皱粒 2216有色,非蜡质,饱满 15总数 6708 (1)确定这3个基因是否连锁?(2)假设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3)如果存在着连锁,绘出连锁遗传图。
(4)是否存在着干扰?如果存在,干扰值是多少?7. 果蝇的y,sn,v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是Y———15———sn———10———v将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与基因型为ysn+/ysn+果蝇杂交,写F1雌果蝇的配子基因型和雄果蝇的配子基因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基因型的频率;在干扰系数为0.4时,各基因型的频率。
8. 一个双因子杂合体AaBb自交得到如下F2代:A_B_ 198A_bb 97aa B_ 101aa bb 1基因A与B是否连锁?如果连锁,遗传距离是多少?写出亲来的基因型。
9. 20%重组率代表的实际遗传距离是多少?5 复习题1. 为什么不少生物学家认为病毒不是生物?为什么病毒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2. 在分析噬菌体悬浮液中每毫升有多少噬斑形成单位时,如果将原悬浮液按106稀释后,取0.05ml涂布到细菌平板上,结果获得了250个噬细菌斑。
试问原悬浮液中每毫升有多少噬菌斑形成单位?3. 用T4噬菌体的2个毒株感染大肠杆菌,其中一个毒株为小菌落(m)、速溶性(r)、混浊噬菌斑(tu),另一毒株的这3个标记基因都是野生型。
将感染后的裂解产物涂布到细菌平板上并进行人类。
在10 342个噬菌斑中,各类基因及其数目如下:m r tu 3 467 m + + 520+ + + 3 729 + r tu 474m r tu 853 + r + 172m + tu 162 + + tu 965(1)确定m和以及r和ru之间的连锁距离。
(2)这3个基因的连锁顺序如何?(3)计算并发系数,这个数学说明了什么?4. 有2个λ噬菌体毒株能使大肠杆菌细胞溶原化,其连锁图如下(图中123示与大肠杆菌染色体配对和交换有关的区段):毒株X 毒株Y(1)图标λ毒株X插入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的途径(使大肠杆菌细胞溶原化)。
(2)利用毒株X和Y对细菌进行超感染,其中有一定比例的超感染细菌为双溶原性的,即为两种毒株的溶原性细胞,图示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发生的。
(3)图示2种λ噬菌体是如体配对的。
(4)本试验有可能获得2种噬菌体的交换产物,图示交换过程及其结果。
5. 利用细菌遗传学概念,写出具有下列特征的细菌菌株的基因型和表型。
括号中3个英文字母缩写代表一个座位。
(1)不能进行乳糖代谢(lac)。
(2)能够合成亮氨酸(leu)。
(3)不能合成维生素B1即硫氨素(thi)。
(4)抗链呤霉素(str)。
(5)抗嘌呤霉毒(pur)。
(6)能够合成维生素生物素(bio)6. 在第5题中,哪些菌株是原养型?哪些菌株是营养缺陷型?7. 比较下列转移到受体基因组中的基因在基因转移和整合方面的相似性:(1)Hfr的结合和特殊转导。
(2)F'因子类如F'-lac的转移和局限转导。
8. 有4个大肠杆菌的Hfr 菌株按以下顺序转移其标记基因:菌株 基因转移顺序 1 M Z X W C 2 L A N C W 3 A L B R U 4 Z M U R B上述所以有Hfr 菌株都衍生于同一F +菌株。
这些基因在原始F +菌株的环状染色体上排列顺序如何?9. 有4个大肠杆菌株1、2、3和4的基因型均为a +b -,另外4个菌株5、6、7和8的基因型为a -b +,将2种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充分混合后进行平板培养,以确定a +b +重组子的频率。
在以下结果中,M`、F +还是F -)10. 大肠杆菌2个菌株Hfr arg +bio +leu +×F -arg - bio - leu -进行杂交,中断杂交实验表明arg +最后进入受体细胞,所以只能在含有bio 和leu 的培养基础上选择,然后再检测重组子是否含有bio +和leu +基因,结果如下:arg +bio +leu +320 arg +bio + leu -8 arg +bio + leu +0 arg +bio+ leu -48(1)这3个基在的顺序如何? (2)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11. 从A 到E 为源于同一大肠杆菌F +菌株的5个Hfr 株,括号内的数字示中断杂交试验中前面的5个基因进入F -受体菌所需的时间:(1)绘出F +菌株的遗传图,标明所有基因的位置,并以分钟表示基因的相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