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与质量控制

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与质量控制

• -----------------(《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指南》,1995)
(二)针灸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
• 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2、队列研究 • 3、病例对照研究 • 4、单个病例研究
二、针灸临床试验(RCT)的设计
• (一)研究的类型 • 1、效力研究(efficacy research)
(1)安慰剂对照-非经非穴的选择
• 真穴旁开(穴位旁开3mm)或两经之间(2经中点);
• 远端取穴,相对固定;
以上选取方式均需考虑非穴所在位置的神经节段、注意避开血管 和神经。
取法一:经穴旁开及两经之间取非穴
• 梁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在针刺偏头痛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与真穴 旁开取法比较,远端取非穴与真穴的疗效差异更显著。
2.效果研究
• 指干预措施在实际真实条件下能达到的作用大小。效果是效力和医 • 疗卫生服务条件、水平的综合结果。强调的是与现实临床实践环境 • 相似,纳入标准相对宽松,干预方法灵活。
举例1:
• 试验对象:241例非特异性下腰背痛患者
• 试验目的:评价短疗程传统针刺治疗是否改善长期非特异性下腰背 痛患者的治疗结果
颁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2007年颁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慢性稳定 性心绞痛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1)符合ACC/AHA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 (2)35岁≤年龄≤80岁,男女均可; • (3)发病时间3个月及其以上,且近一个月每周发作次数大于

RMA组:辩证选穴,不刺入+利扎曲坦

SMA组:标准穴位刺激+利扎曲坦

R组:无预防性针刺治疗,只服用利扎曲坦缓解疼痛
•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in migraine:a controlled randomized study. Headache.
举例2:
• 试验对象:23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实效性研究
• 测量效果,在常规临床实践环境中测量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主要 • 观察临床干预措施或方案之间的总体效应差异,以期最好地反映治 • 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临床反应。
特点
• 研究环境接近临床实际情况,研究对象的纳入相当宽松;
• 试验中,对患者使用的辅助治疗限制不如解释性试验严格,一般允 许;
排除标准
• 为保证结果的准确,一般将有并发症、病情复杂、病情太重或太轻 者作为排除对象;
• 制订排除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年龄 • 合并症 • 女性特殊生理期或生育愿望 • 病因、证型、病期、病情程度、病程 • 既往病史、过敏史、治疗史、家庭史 • 鉴别诊断
举例:
• 2.心绞痛诊断标准 •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ACC/AHA)2007年联合
举例2
• 试验对象:428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试验目的:评估针刺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效力
• 试验设计: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实验
• 分组:

循经取穴组

非循经取穴组

非经非穴组

等待治疗组
• Acupunture for patients with mild hypertension:study protocol of 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2013.
• 一般以探讨药物/干预措施的临床使用效果(疗效和依从性)为目 的;
• 常采用当前最佳的治疗措施作为对照.
举例1:
• 试验对象:16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
• 试验目的:评估真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的效果(与标准模拟针刺、 精确模拟针刺和无治疗对照)
• 试验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分组:

TA组:穴位辩证针刺+利扎曲坦
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与质量控制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赵凌
• 一针灸临床试验的定义和分类 • 二针灸临床试验(RCT)的设计 • 三针灸临床试验质量控制 • 四针灸临床试验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提纲
一、针灸临床试验的定义和分类
• (一)针灸临床试验的定义
• 以人体为对象的科学实验,通过治疗活动对针灸疗法进行评价,评 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举例2
• 实验对象:100例慢性头晕患者
• 实验目的:评估针刺治疗慢性头晕患者的效力和安全性
• 试验设计: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 分组:

针刺组:n=50

假针刺组:n=50 非穴浅刺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dizziness: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ed trial. Trials, 2013.
举例2
• 试验对象:15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特发性慢性疲劳患者 • 试验目的:通过比较体针、Sa-am针刺和常规护理分析针刺治疗
慢性疲劳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 • 试验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开发性实验 • 分组: • 所有组别患者允许使用其他形式的治疗,包括针刺、艾灸、中药、
物理治疗、常规药物、非处方药、营养补充剂、运动疗法。
• 试验目的:评估针刺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对IBS患者的效果
• 试验设计:双臂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
• 分组:

治疗组(n=116):个体化针刺治疗+常规治疗

对照组(n=117):常规治疗
• MacPherson H et al.. BMC Gastroenterol,2012.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试验设计: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
• 分组:

针刺治疗组:n=160,个体化辩证针刺治疗

常规治疗组:n=81,常规标准治疗
•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hort course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usual care for persistent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BMJ,2006.
• 导入期:开始药物治疗或治疗措施前,受试者停用研究中不允许的 药物或治疗措施,或服用安慰剂一段时间。
• 导入期设立的时间长短:一般根据特定疾病、药物半衰期、考察指 标的目标时间、受试者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导入期设立的意义:
• 进一步考虑受试者的入组资格,以明确其诊断及是否符合纳入标准;
• 考察受试者临床症状的基线水平(baseline),观察其病情的稳定 性,以备观察临床研究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或等于2次; • (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4.排除标准
• (1)年龄在35岁以下及80岁以上; •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近半年有生育要求者; • (3)合并心血管、消化、泌尿系、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系
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临床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者; • (4)合并精神障碍者; • (5)有出血、过敏体质者; • (6)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
பைடு நூலகம்
举例1:
• 试验对象:480例偏头痛患者
• 试验目的:评估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与其他腧穴和非穴治疗偏头痛的 效力
• 试验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试验
• 分组:

少阳经特定穴组

少阳经非特定穴组

阳明经特定穴组

非穴组
•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MAJ,2012.
解释性试验(explantory trial)
• 通常衡量效力,在临床研究中采用精心定义的研究对象,评估治疗 • 方法的溢出。旨在证实生理假说,详细阐述干预方式和结果之间的 • 因果关系。
特点
• 研究对象由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一以验证药物/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副作用为目的; • 一般采用安慰剂作对照;
• 1、研究对象的来源 • 医院
• 健康体检中心
• 社会招募
诊断标准
• 诊断标准必须采用金标准,即学术界公认的,能相对正确区分研究 对象患病与否的最佳诊断方法,以保证研究质量及其真实性的基础。
• 国际标准-全国标准-权威性的教科书标准-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标 准;
金标准诊断法
• 诊断金标准:相关疾病后病证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解剖、病理 或医学生物学研究肯定的临床诊断。
• Li Y,et al. Headache,2009.
远端取穴:
•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MAJ,2012.
•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an assessment of acupuncture on specific meridian or specific acupoint vs sham 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FD.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2.
• 指干预措施在理想条件下能达到的最大期望作用。效力强调的是给 予治疗措施最优实施条件,尽量保证受试者依从性。
举例1:
• 试验对象:4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 实验目的:评估低水平激光治疗用于膝关节周围穴位配合锻炼对膝 关节炎患者的效力
• 试验设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分组:

激光针刺组:n=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