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户县涝河甘亭镇段防洪工程设计工作报告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三年十一月·西安批准:董建筑审核:张亚春编制:张琳鹏目录1工程概况 (5)1.1工程概况 (5)1.2工程布置和建设内容 (6)1.2.1工程范围 (6)1.2.2主要建设内容 (6)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8)2.1工程规划 (8)2.2设计要点 (8)2.2.1水文 (8)2.2.2地质 (9)2.2.3工程设计 (11)3 工程设计审查意见的落实 (13)4 工程标准 (14)4.1防洪标准 (14)4.2建筑物级别 (14)4.3地震烈度 (14)4.4堤身回填指标 (14)5 主要设计变更 (15)4.1工程部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变更缘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变更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变更设计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设计文件质量管理 (16)7 设计为工程建设服务 (17)8 工程评价 (18)9 经验与建议 (19)10 附件 (20)10.1设计机构设置和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20)10.2工程大事记 (20)10.3技术标准目录 (21)10.3.1设计依据的主要文件 (21)10.3.2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21)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次工程治理范围位于户县县城西北约5km处涝河中游段,工程范围上起甘亭镇户祖路橡胶坝以下50米(已成工程末端),下至东西四号路桥,河段全长2.00km。
涝河属黄河水系,是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东经108°30′~108°40′、北纬34°10′~34°20′之间,发源于秦岭山区内的东涝河和西涝河,两条支流在两涝口汇流成涝河向北流去,从涝峪口出山,由南至北先后流经户县的涝峪、石井、天桥、余下、玉蝉、甘亭、涝店、渭丰等8个乡镇后注入渭河,横贯户县南北。
河道全长82km,总流域面积663km2,其中涝峪口以上山区流域面积347km2。
河道平均比降9.5‰。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涝河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贻害河道两岸:1980年发洪337m³/s,堤防多处水毁、垮塌,特别是上段丁坝大部分水毁,直接经济损失280万元;1987年8月30日,涝河发洪640 m³/s,中上段再次毁堤垮坝,中段桥毁地冲,三处堤防决口,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1998年汛期,户县连降六场大到暴雨,涝河多次发洪,洪峰流量为205~232m³/s,冲毁公路50m,垮堤100m,冲毁丁坝3座,渭丰镇小清河倒灌;2000年汛期,涝河洪水40~110m³/s,13号滚水坝彻底水毁,县城排污箱涵悬空垮塌;2003年汛期,涝河发生204~301m³/s洪水、2005年发生288 m³/s洪水的情况下,涝河全线屡屡告急,下游洪灾尤甚,渭丰镇祁村段50m、保西段200m堤防决口,2公里堤防严重垮塌,南北五号公路桥、祁村生产路桥、东伦生产路桥等三座桥梁塌毁,造成2003年直接经济损失6500多万元。
涝河中游段大部分河段属天然河道,一直未经治理,岸坡垮塌,现状河道过洪能力不足,与上、下游已治理河段无法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若发生较大洪水,其灾害损失将无法估量。
因此,加快涝河中游防洪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刻不容缓的。
本次防洪工程担负着保护区内2个乡镇4个行政村4345亩耕地和4600人口的防洪保安任务。
工程具体位置如图1:图1-1 工程地理位置图1.2工程布置和建设内容1.2.1工程范围设计工程范围包括户县甘亭镇和玉蝉镇,工程治理总长度3.704km,其中左岸新修堤防长1.834km;右岸新修堤防长1.87km。
1.2.2主要建设内容本次涝河防洪工程共安排新修防洪工程3.704km及支流汇入口新修护岸300m,下河踏步12座,上堤路4条。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涝河中游堤防除险工程是涝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区内2个乡镇4个行政村4345亩耕地和4600人口,以及西宝高速公路的防洪保安任务。
主要工程量为:清基2.07万m³,排水管铺设437m,浆砌石1.14万m3,铅丝笼石260m3,宾格石笼2.63万m3,土方开挖20.63万m3,土方回填17.38万m3,草皮护坡24465㎡,土工布54091㎡。
主要材料需用量为:柴油194t,水泥1071t,碎石17982m3,块石4.35万m3,砂子4515m3。
施工总工期为6个月。
工程需要劳力9.55万工日。
工程永久占地154亩,临时占地27亩。
批复工程静态总投资2728.04万元,总投资2728.04万元,其中批复建筑工程投资1986.55万元,批复临时工程投资133.26万元,批复费用464.03万元,批复预备费129.19万元,批复水土保持工程10.00万元,批复环境保护工程5.00万元。
国民经济评价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8.80%,经济净现值为238.29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08。
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2.1 工程规划2007年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
2007年11月,根据陕西省水利厅部署,西安市水务局负责组织了涝河流域规划工作。
受西安市水务局委托,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与西安理工大学共同进行了涝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2008年5月完成了规划工作大纲审查,经过多次专家咨询,2009年4月编制完成规划报告,西安市水务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初步审查,经过修改,之后陕西省水利厅对规划进行了审查,按照审查意见,2011年6月修改完成“涝河流域综合规划”以及“涝河防洪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
本项目以“涝河流域综合规划”以及“涝河防洪规划”为前提与依据,服从其总体要求。
《陕西省户县涝河天桥镇、甘亭镇段河道治理工程》是《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重点治理项目之一,规划治理范围为天桥镇、余下镇、玉蝉镇、甘亭镇,新修堤防7.5km,工程直接费1983万元。
本次设计的甘亭镇~玉蝉镇段防洪工程初步设计的建筑工程费为1986.55万元,与规划投资接近。
由于中小河流项目受资金限制,本阶段治理范围根据当地对防洪工程的轻重缓急程度,重点考虑甘亭镇户祖路橡胶坝以下已成工程末端至东西四号路桥段,并建议尽快实施下一段,以发挥工程的总体效益。
2.2 设计要点2.2.1 水文2.2.1.1 水文概况涝河古称潦水,是户县境内最长河流,属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户县西南12km,约东经108°20′~108°50′,北纬33°45′~34°20′。
涝河发源于秦岭山区内的东涝河和西涝河,其中东涝河发源于秦岭北麓静峪垴峰之下,西涝河发源于秦岭东梁,两条支流在两涝口汇流后向北流去,从涝峪口出山。
涝河流经涝峪旅游景区、石井镇(支流栗峪河汇入)、天桥镇、甘亭镇(支流皂峪河汇入)、余下镇、玉蝉镇、涝店镇(支流甘河汇入),后于渭丰镇注入渭河。
涝河全长82km,总流域面积663km2,其中涝峪口以上山区流域面积347km2。
2.2.1.2 径流和泥沙涝河径流主要来源于峪口以上,根据涝峪口水文站资料显示,多年平均径流11788万m3,年总输沙量13.11万t,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11.4万t,推悬比采用15%,推移质输沙量1.1万t。
实测最大洪水流量904m3/s(1957年7月16日),实测最大流速7.14m/s,实测最大含沙量273kg/m3。
由于项目区流域面积主要集中于山区,平原区流域面积和产流量均较小,因此,本次近似采用涝峪口水文站的径流量和泥沙量作为工程区的径流量和泥沙量。
2.2.1.3 设计洪水涝河峪口以下为平原区,有纵横灌溉渠系、公路网和大片农田,其产汇流条件较差,故本次防洪工程末端的洪水主要来源于涝峪口以上的山区洪水。
山区洪水计算以涝峪口水文站为依据站,采用面积比拟法推求。
工程处20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为591m3/s。
2.2.1.4 施工期洪水涝河防洪区段施工分期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涝峪口水文站的分期洪水计算成果。
共收集有涝峪口水文站1958~2001年共44年分期洪水系列资料。
根据涝河流域水文特征和施工期防洪的需要,将枯水期划分为10~4月、11~4月、11~3月三个分期进行统计和频率计算,按月最大流量不跨期原则选样,统计参数计算及适线原则与年最大洪水相同。
涝峪口水文站施工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1。
表2-1 施工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m3/s)2.2.2地质(1) 工程区地貌单元属秦岭北麓近山前冲积平原的中前部,自南向北地貌特征为秦岭北麓山前坡积物,扇缘洼地、渭河阶地及河漫滩。
地形为山区、山前坡地及平原区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区内地形相对较复杂,总体上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差变化相对较大。
在15~50m之间,各台阶上的坡面地形相对较为平坦。
东西向呈波状起伏分布,总体上西高东低,地面高差在5~14m之间。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 工程区位于户县涝河中游河段。
依据本次勘探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粉砂、砂质粉土和黄土状壤土。
工程区覆盖层深厚,无基岩出露,第四系地层未见构造形迹,工程无地质构造影响。
工程区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主要含水层为粉土层。
受大气降水、河流侧渗、及灌溉补给,两岸地下水位高于河水。
工程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均无腐蚀性。
工程区地形开阔平坦,河谷岸坡高差小,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最大冻土深度0.5m。
(3)本次治理范围起点为甘亭镇户祖路橡胶坝以下50米处,终点止东西四号路桥处,河段长度2.00Km。
治理区河床平均宽40~55m,呈“S”状展布,河道呈“U”型,岸坡高4~9m,植被茂密,局部为直立状。
岸坡地层以黄土状壤土为主,部分河段上部堆积有薄层粉土质砂。
现状岸坡为稳定和基本稳定,局部段因河流冲刷已坍塌,威胁两岸农田及村镇的安全。
根据现在边坡的坡面形态和构成地层以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坡体内无不利结构面等边界条件,按边坡稳定分析图表法和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分析,现状河谷两岸边坡不存在大范围滑塌破坏问题,主要是河流冲刷侧蚀,掏空坡脚而形成岸坡破坏,范围不大,速度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