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容仪表礼仪

仪容仪表礼仪

№第一部分仪容仪态一、导入:仪容的概念教师活动:【案例分析】某报社记者吴先生为作一次重要采访,下榻于北京某饭店。

经过连续几日的辛苦采访.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吴先生与二位同事打算庆祝一下,当他们来到餐厅,接待他的是一位五官清秀的服务员,接待服务工作做得很好,可是她面无血色,显得无精打采。

吴先生一看到她就觉得没了刚才的好心情,仔细留意才发现,原来这位服务员没有画工作淡妆,在餐厅昏黄的灯光下显得病态十足,这又怎能让客人看了有好心情进餐呢?当开始上菜时,吴先生又突然看到传菜员涂的指甲油缺了一块,当下吴先生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不知是不是掉人我的菜里了?”但为了不惊扰其他客人用餐,吴生没有将他的怀疑说出来。

但这顿饭吃得吴先生心里总不舒服。

最后,他们唤柜台内服务员结账,而服务员却一直对着反光玻璃墙面修饰自己的妆容,丝毫没注意到客人的需要。

到本次用餐结束,吴先生对该饭店的服务十分不满。

看来服务员不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或过于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都会影响服务质量。

俗话说:“三分容貌,七分打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面容化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讲解二、仪态礼仪规范仪态的概念仪态美即姿势、动作的美,是人体具有造型性因素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这是因为姿色比相貌更能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

主要表现在站、坐、行、卧等方面。

我们的祖先对这几种姿态有着形象的比喻:“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立如松”是指头、颈、躯干、脚纵轴在一垂直线上,挺胸,收腹,梗颈。

“坐如钟”是指端正的坐相,挺胸、收腹、肩平头正,眼朝前方,四肢摆放规矩。

“行如风”是指正确的走向,轻盈灵巧、平稳、协调,步伐均匀。

“卧如弓”指良好卧姿,右侧弓卧,全身放松,手脚摆放自然。

姿态应灵活而不轻浮,庄重而不呆滞。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动作敏捷、从容,这在人的身上是令人陶醉的,因为这只有在生得好而且端正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生得不好的人既不可能有良好的步伐,也不可能优美的动作,因为动作的敏捷与优美,是人体端正和均匀的发展标志,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令人喜爱的。

”姿态动作还应自然大方,忸怩作态就不可能美。

三、仪态的基本要求1、站姿礼仪规范2、坐姿礼仪规范3、行姿礼仪规范4、蹲姿礼仪规范5、目光礼仪规范6、微笑礼仪规范7、上下楼梯礼仪规范8、进出电梯礼仪规范9、手势礼仪规范学生活动:讨论并演示、复述。

四、良好仪态的养成与训练【观看录像】(视情况)站姿、行姿、坐姿、目光、微笑VCD第二部分服饰礼仪规范一、导入【案例分析】教师活动:案例讲解维护好个人形象郑伟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总经理。

有一次,他获悉有一家著名的德国企业的董事长正在本市进行访问,并有寻求合作伙伴的意向。

他于是想尽办法,请有关部门为双方牵线搭桥。

让郑总经理欣喜若狂的是,对方也有兴趣同他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且希望尽快与他见面。

到了双方会面的那一天,郑总经理对自己的形象刻意地进行一翻修饰。

他根据自己对时尚的理解,上穿茄克衫,下穿牛仔裤,头戴球帽,足蹬旅游鞋。

无疑,他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印象。

然而事与愿违,郑总经理自我感觉良好的这一身时髦的“行头”,却偏偏坏了他的大事。

郑总经理的错误在哪里?他的德国同行对此有何评价?学生活动: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讲解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提示下回答出所知道的礼仪知识,并熟记。

二、着装的TPO原则“TPO”是英文“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三个单词的缩写。

“TPO”原则是指人们的穿着打扮要兼顾时间、地点、场合并与之相适应。

1、与时间相适应在西方,男子白天不能穿小礼服(也称晚礼服或便礼服),夜晚不能穿晨礼服(也称常礼服);女子在日落前不应该穿过于裸露的服装。

2、与地点相适应这是指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等等。

例如:在气候较热的地方,上身的小礼服最好为白色;在寒冷地区,虽然室外寒冷,但室内如有暖气设备,女子穿短袖或无袖的晚会盛装也不足为奇。

3、与场合相适应这主要是指上班、社交、休闲三大场合。

上班着装要整洁、大方、高雅;社交着装要时髦、流行;休闲时着装要舒适、得体。

三、着装的协调原则四、着装的色彩原则衣着是人们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常常来源于你的衣着打扮。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不同颜色的服饰穿在不同人的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服装要讲究配色。

服装配色包括同类配色和衬托配色,即亲色调和法和对比色调和法。

同类配色是一种常用的配色方法,它要求将色调相近似、深浅浓谈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如果绿色与浅绿搭配,红色与深红搭配等。

衬托配色的特点是服色搭配上以其中一种颜色衬托另外一种或两种颜色,各种颜色不失各自的特点,相映生辉。

理想的配色是:绿色—黄色粉红—浅蓝深蓝—红色深蓝—灰色黑色—浅绿黄褐—白色橄榄绿—红色橄榄绿—骆驼灰一般来说,黑、白、灰是配色中的安全色,它们最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同的色彩是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色性呈现出来的。

色相就是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

明度是颜色的明暗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饱和度。

色性是颜色的冷暖:红、黄、橙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蓝、绿、白给人以冷的感觉,称为冷色。

服装色彩的运用还能使人产生错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例如:浅色服装有扩张作用,瘦人穿用可产生丰满的效果;深色服装给人以收缩感,适宜胖人穿用。

五、几种常用服装的选择与穿着1、制服着装制服是标志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的服装,故又称岗位识别服。

旅游接待人员穿着醒目的制服不仅是对宾客的尊重,而且便于宾客辨认,同时也使穿着者有一种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可信度,是敬业、乐业在服饰上的具体表现。

穿着制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整齐制服必须合身,注意四长(袖到手腕、衣至虎口、裤到脚面、裙到膝盖)、四围(领围以插入一指大小为宜,上衣的胸围、腰围及裤裙的臀围以穿一套羊毛衣裤的松紧为宜);尤其内衣不能外露;不挽袖卷裤;不漏扣、不掉扣;领带、领结与衬衫口的吻合要紧凑且不系歪;工号或标志牌要佩带在左胸的正上方;有的岗位还要戴好手套与帽子。

(2)清洁做到衣裤无油渍、污垢、异味。

领口与袖口尤其要保持干净。

(3)挺括衣裤不起皱,穿前烫平,穿后挂好,做到上衣平整、裤线笔挺。

(4)大方款式简练、高雅,线条自然流畅。

2、便服着装穿着任何便服都应做到简朴典雅,和谐统一,并注意四个协调:(1)穿着要和年龄协调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穿着要求。

一套深色的中山装,穿在中老年人身上会显得成熟和稳重,穿在青少年身上则会显得老气横秋。

少女穿超短裙会显朝气蓬勃、热情奔放,少妇穿超短裙则不免有轻佻之感。

(2)穿着要和体型协调不同的人,身材有高有矮,体形有胖有瘦,肤色有深有浅,穿着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3)穿着要和职业协调政府机关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穿着打扮宜大方朴素;教师有为人师表的职责,不宜穿奇装异服和打扮得花枝招展。

(4)穿着要和环境协调在喜庆场合不能穿得太古板,在庄重场合不能穿得太随便,在悲伤场合不能穿得太刺眼,平日居家穿着可以随意一些。

3、西服着装西服是一种国际性服装。

一套合体的西服,可以使穿者显得风度翩翩。

人们常说:“西服七分在做,三分在穿”。

穿着西服必须配套。

(1)与衬衣配套无论是两件套、三件套西服,均应穿单色衬衣。

衬衣的领子要挺括,衬衣的下摆要塞在裤子里,衬衣衣袖要稍长于西服上装衣袖的1-2厘米,以显示穿着的层次。

(2)与内衣配套三件套西服,按国际惯例不能加毛背心或毛衣。

在我国,最多加一件“V”字领羊毛衣,否则会显得十分臃肿,破坏西服的线条美。

(3)与领带配套在正式场合,穿西服必须结领带。

西服脖领间的“V”字区最为显眼,领带处在这个部位的中心,领带的领结要饱满,与衬衫的领口吻合要紧凑。

领带的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直到皮带扣处为最标准。

领夹一般夹在衬衣的第三、四粒钮扣之间为好。

(4)与面料的质地颜色配套在正式场合,应穿同一面料、同一颜色的西服套装为好。

但一般场合穿西服可上下分色。

穿西服要注意用好口袋。

西服上衣两侧的口袋只作装饰用,不可装物品,不然会使西服上衣变形。

西服上衣左胸部的口袋只可折叠好的装饰手帕,有些物品(如票夹、名片盒等)可放在上衣内侧口袋里。

裤袋亦不可装物品,以求臀部合适,裤形美观。

手帕可装入裤子后兜内。

西服有单排扣、双排扣之分。

双排扣西服一般要求把全部钮扣系上,以示庄重。

单排三粒扣习惯上系中间一粒或第一、二粒扣;两粒扣的只系第一粒或“风度扣”,或全部不系。

如在正式场合,则要求把第一粒钮扣系上,在坐下时方可解开。

(5)与鞋、袜配套穿西服一定要穿皮鞋,不能穿旅游鞋、轻便鞋、凉鞋和雨鞋,也不能穿白色袜子和色彩鲜艳的花袜子,切忌穿半透明的尼龙或涤纶丝袜。

俗话说:“鞋袜半身衣”。

就是说,光有好看的衣着是不够的,还要配上合适的鞋袜,穿着才算完美。

男子穿黑色皮鞋、深色袜子,显得庄重大方,鞋跟不要超过3厘米,也不得赤足穿凉鞋;女子穿中跟皮鞋显得精神和健美,鞋跟一般不要超过4厘米,穿的袜子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

皮鞋要上油擦亮,袜子要经常洗换。

有脚汗人的更要注意自己鞋袜的干净,以免发生异味,令人讨厌。

六、装饰品的佩戴1、戒指按照中国传统风尚,姑娘有了婆家之后可戴一枚戒指,但只能戴在左手上,婚后方可换戴在右手上,凡是待字闺中的女子均不可戴戒指。

在近代中国,当一个女子接受了男方馈赠的戒指之后,就说明她已有了归属。

2、耳环3、项链七、课堂小结本章的内容是本书的讲授重点。

不仅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更有具体的实际操作。

因此,在讲授本章时,应十分注意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问题。

让学生面对镜子,可以自己找出不符合礼仪标准和要求的地方并自行改正,也可以请教师实际指导。

对于站、立、行、坐等基本功,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时做到符合标准,更要求学生在学完之后,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八作业:【情景剧场】根据情景剧本,可进行多种情景演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