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设计审查、购置导则

电气设计审查、购置导则

电气设计审查、购置导则1 目的为参与公司电气设计审查、设备购置技术谈判的人员更方便、系统地进行电气专业设计审查、购置技术谈判工作提供指导。

2 适用范围本导则指出了在设计审查、设备购置技术谈判时必须审查查验的主要内容。

本导则适用于电气专业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图设计审查和设备购置技术谈判的审查过程。

3 总则3.1 电气设计应以长期安全可靠的供电为基础,并保证所有的操作和维修活动均能安全和方便地进行。

3.2 电气设计应考虑节能,并尽量采用节能措施。

3.3 所有电气设备内使用的绝缘材料和电介质应是无毒的,并对周围环境无害。

3.4 材料和设备宜标准化,具有相似或相同特性或结构的元器件或设备应选用相同的制造厂。

不能选用淘汰产品。

3.5 电气专业人员必须参与设备专业的成套设备定货选型。

3.6固定的低压水泵不应选用潜水泵。

3.7 靠近主要配电装置或大型电感性、电容性电气设备的部位如果设置电脑、RTU、CPU设备或作为值班点,必须考虑构筑物的电磁屏蔽,防止信号干扰和造成人身伤害。

4 审查内容4.1 变电所审查内容4.1.1 用电负荷分类和负荷计算负荷等级按《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定》SH 3038-2000标准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的有关规定划分。

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或轴功率法计算负荷。

4.1.2 主接线方式220kV、110kV总降及动力中心主母线宜按双母线配置,装置区变电所按单母分段形式配置。

4.1.3 设备备用原则35kV、6kV配电装置每段母线应预留2台备用柜和2个备用位置。

低压配电装置每段母线配出回路按20%的余量备用,且每种回路至少应备用一个,并预留2台备用柜位置(可根据建筑面积酌情增加)。

4.1.4 变压器容量配置a)变压器负载率应按小于50%配置;b)35kV变压器的最大容量宜不大于25MVA;c)6kV变压器的最大容量宜不大于1600kVA。

4.1.5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各装置变电所在6kV母线上采用电容器进行集中功率因数补偿。

4.1.6 电缆线路6kV及以上电缆线路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型电缆,并宜选择具备耐水树特性的绝缘构造型式。

装置区内电缆敷设采取电缆沟分层埋砂敷设为主,个别地方可采用桥架敷设,尽量减少直埋敷设和的原则。

4.1.7 仪表、控制系统电源电压等级按仪表、计算机专业要求选择,UPS采用非并机型的双机带脱机旁路配置,输出加隔离变压器。

UPS室房间要求独立,并装设空调降温设施。

仪表交流电源采用双电源,任何一路失电不影响仪表设备正常工作。

4.1.8照明4.1.8.1光源选择:仪表控制室(CCR)、电气控制室、值班室、办公室以及配电室宜采用双高型电子整流器日光色荧光灯。

高大生产厂房的正常照明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需局部照明时,宜选用荧光灯具。

户外装置区主要使用高压汞灯,必要时可采用高压钠灯。

空旷场所宜选用高杆灯或投光灯。

震动场所不宜采用白炽灯。

4.1.8.2照明配线采用电缆穿管,以电缆进灯具或整流器的方式安装,不要钢管硬连接,以便于日后维护。

4.1.8.3照明控制:正常环境宜集中控制。

必要时可采用就地分散控制。

大型厂房宜采用照明箱集中控制。

个别较分散的灯具,也可采用就地分散控制。

露天装置区和道路的照明,宜采用光控。

4.1.8.4厂区道路照明:道路照明灯具选用高压钠灯。

4.1.8.5应急照明的设置4.1.8.5.1各工艺装置和公用工程单元按需设置应急电源装置,应急电源装置由各工艺装置和公用工程单元负责提出要求。

4.1.8.5.2事故照明可采用EPS应急电源装置,配RS485通讯接口,EPS应急电源装置备用时间为60分钟,如无应急电源可利用者,可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自带蓄电池应急照明灯的备用时间为30分钟。

一般在仪表控制室、值班室、配电室及人员密集处及疏散通道等地应设有应急照明。

4.1.8.5.3应急照明的配置比例:露天装置区域应不高于总照明的20%。

变电所、控制室、值班室等不高于总照明的40%。

4.1.8.6 变电所所用电源应采用来自二台不同母线的双路电源,并能自动切换的方式供电。

变电所事故照明和事故通风的控制开关宜设在进入配电室的第一道门口。

4.1.9 土建4.1.9.1 变电所室内地坪标高原则上应等于或大于室外标高0.6米,配电室内电缆沟的沟底标高和电缆夹层的地坪标高均不得低于室外地坪。

4.1.9.2 各主要变电所应设置电缆夹层,电缆夹层的梁底标高不应低于1.5m。

4.1.9.3 配电室房屋结构只单层时,开关柜的设备基础应与房屋基础联成一体,防止不同沉降。

4.1.9.4 35KV以上屋内配电装置采用设备间隔式安装的房屋屋顶宜采用现浇结构。

4.1.9.5 排风设施必须在外增加45-90度弯筒,并采用不锈钢网孔。

4.1.9.6 配电室外墙上要设计爬梯,以方便日常对屋顶漏水情况的检查。

4.1.10 暧通4.1.10.1 变、配电间应采用空调降温措施。

4.1.10.2 变、配电间应装设强制通风设施。

采用SF6开关的变电所强制通风设施应装设在底部。

4.1.11 排水4.1.11.1 系统电缆沟的走向宜沿主干道路和主排水沟开辟,且电缆沟沟底标高应高出排水沟沟底标高30cm,电缆沟应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4.1.11.2 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中,油量为1000公斤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设集油坑,坑内放置直径为30-50毫米的卵石250毫米高。

35kV及以上变压器的总变电所应设带油水分离设施的集中事故油池。

4.1.12防雷、接地4.1.12.1一般原则:防雷、防静电、保护及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系统。

在装置内和建筑物内要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4.1.12.2建、构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及化工户外装置按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定(2000年版)GB50057-94》的规定划分防雷类别。

4.1.12.3防雷接地电阻值要求:采用避雷网(带)、避雷针或其他金属结构作为接闪器,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定(2000年版)GB50057-94》的要求。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外,其他情况下的防直击雷、防感应雷、防静电及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应共用一个接地网。

4.1.12.4地下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材质为铜包钢,铜包钢连接采用焊接。

4.1.12.5接地线地面引上部分采用带绝缘护套的铜绞线,连接方式采用压接。

一个物体(如油罐、建筑物避雷带等)有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处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处设置能独立测量用断接卡。

4.2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审查内容变电所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上按照《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92)及DL标准配置。

4.2.1 一般原则4.2.1.1 继电保护,应当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及速动性四项基本要求。

4.2.1.2 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的时间应能满足设备允许的短路电流承受能力、满足系统稳定性的要求。

4.2.1.3 继电保护整定值应多套可调,以满足各种运行方式。

4.2.1.4 110kV、35kV、6(10)kV采用带有故障录波功能的微机型保护继电器。

35kV及以下配电系统用保护型继电器可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上。

4.2.2 继电保护配置4.2.2.1 220kV变压器、线路:主保护应双重化,且原则上应为不同厂商的产品。

4.2.2.2 110kV线路:主保护宜选用光纤高频纵联方向保护或光纤纵差。

3.2.2.3 多电源的35KV及以上重要变电所的主母线应设母线差动保护。

4.2.2.4 35KV线路的主保护宜采用光纤纵差保护4.2.2.5 当6kV出线线路保护不能与下一级出线采用无时限速断保护配合时宜采用线路纵差保护。

4.2.2.6 低压保护配置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及DL标准配置,低压电动机保护宜采用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缺相、失压等多功能的低压微机型综合保护器。

4.2.3 自动装置包括:解列并列、切机、快速减出力、切负荷等就地或远方安全自动装置,按频率(电压)自动减负荷装置等。

4.2.3.1 发电厂厂用电的切换必须采用微机快切装置,重要220KV、110KV变电所和发电厂应装设自动解列和并列装置,各供电区域内应装设足够数量的低周(电压)减载装置,并根据需要可自动和手动投退。

4.2.3.2 35KV、6KV、380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母分分段时设计母分“BZT”自投装置。

4.2.4 计量、测量4.2.4.1 计量原则上按照《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 J63-90)配置。

同时应结合工艺装置或单元考核及电量结算要求。

4.2.4.2 变电所的主进线柜和母分柜宜装设指针式电流表、各段母线宜装设能切换测量三相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指针式电压表。

4.2.5 全厂电气网络监控系统全厂电气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有效和经济的方式来监控电气网络及其所含设备。

各装置变电所应设操作员站。

通讯网络结构采用冗余星形或环形接线。

4.3 其他审查内容4.3.1 户外所有瓷瓶类设备要求采用防污闪爬距≥3.1Kv/cm型号。

4.3.2 主厂房或装置区要设置一定数量容量较大的检修电源箱。

4.3.3 电仪屏柜之间要求设置中间端子箱。

4.3.4 主电机的电源和其辅机的电源、控制系统的电源原则上应从同一段系统电源上引出。

4.3.5 现场和泵房等非配电室场所原则上不设供给电动机、电动阀供电和控制的配电箱,应该直接从电气配电室配出,以满足安全可靠要求和便于管理。

4.3.6 低配内所有配电设备须以集中报警的方式进入电气值班点信号系统,一般以一段母线上的设备并为一个集中报警接点。

4.3.7 电气与仪控之间的起联锁作用的电缆须采用屏蔽电缆,若为多芯电缆则须每对芯线一屏蔽。

传送4~20mA的弱电信号须采用屏蔽电缆。

4.3.8电机主令开关等安装方式:现场操作柱要求采用下进下出线形式;电动机动力电缆进线安装要求起到防止水顺着防爆护套管或电缆流入内部的作用。

4.3.9 事故油泵应设独立的直流系统供电。

4.4 主要设备设计选型原则4.4.1 开关柜设计选型原则4.4.1.16(10)kV开关柜宜选用金属铠装封闭型移开式中置柜;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开关柜应选用真空或SF6断路器;110kV及以上断路器应选用SF6断路器。

4.4.1.2220kV总降及动力中心等主供电网架开关柜宜选用GIS组合电器。

4.4.1.3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应选用专用断路器。

4.4.1.40.4kV开关柜应选用固定及抽屉相结合开关柜,原则上75kW及以上配出回路应选用固定柜型。

固定柜内塑壳式断路器应选用可插拔式,配有专门的移动导轨。

4.4.1.5开关柜应是通过西高所或沈高所正式鉴定的合格产品,且技术参数满足订货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