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利用生物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精讲

如何利用生物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精讲

目录
一、简介 (2)
二、生物钟的作用 (3)
1、提示时间。

(3)
2、维持状态。

(3)
3、禁止功能。

(4)
4、肺病治疗 (4)
三、生物钟与学习(工作)最佳时段 (5)
四、总结 (8)
摘要:生物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们发现了生物钟,现在人们对生物钟的深入研究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指明了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

为了能够发现自己的生物钟优势,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生物钟,然后我们应该根据科学的解读对自身的生物钟加以利用,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生物钟提高效率
一、简介
生物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

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

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

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l℃以内。

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

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
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等。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

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二、生物钟的作用
1、提示时间。

是指你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比如你想明天早上6点起床,到时你会自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时间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几点上班、某时会见某人、爱人生日的献花、愚人节、赶某趟车等等。

2、维持状态。

是指人们在作某一事时,能够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

比如上8个小时的班,就是生物钟这一功能的结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观看某一事时,能够聚精会神地看,也是它的结果,当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时,也是生物钟作用的结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但是,你要听完一堂课,你就必须用生物钟的该功能才能听完,否则你就会瞌
睡不已,甚至逃课。

这种维持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维持,比如你和你爱人的家庭的维系就是断续的,因为你不能长期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你必须去工作,去交结,去谋取。

3、禁止功能。

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可以被生物钟终止。

比如说看到一个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无论在做什么,都有可能产生逃跑,这种逃跑就是对前面所做事物的终止。

再比如说你在专心专一上网,结果你老爸打来了,你对上网的终止就是生物钟的功能在起作用。

如果没有这种作用,一个人就会出现永不停顿的做事,比如睡觉,如果没有这种终止,这个人就会长期睡下去,成为植物人。

植物人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此功能的失控有关。

相对这四点功能,在人的大脑里有对应的四个中枢:时间中枢、空间中枢、功能中枢和终止中枢。

4、肺病治疗
科技日报伦敦3月20日电(记者刘海英)人们对生物钟机制并不陌生,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生理节奏都会受到该机制的影响。

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基因与发育》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究发现,小鼠肺组织的抗氧化防御通路会因生物钟机制影响而有节律地开启或关闭,利用这一节律,或可有效提高慢性肺部疾病的治疗效果。

三、生物钟与学习(工作)最佳时段
每个人都存在生物节律,但因人不同,也会有个体差异,但其总规律应当是一致的,大多数人上午7一11时为第一个高潮段,下午5一9时第二个高潮段。

如果人们再结合各自人体月生物节律,就可以知道哪些日子的什么时间为其工作(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段。

一天中什么时候人的记忆力最好呢?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学习时间呢?据生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 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

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

全身总动员,需进餐。

此时对酒精仍敏感。

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

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

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据此,大家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然而,正如安东尼罗宾德所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生物钟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掌握自己的“黄金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人员曾对几百名学生就这方面问题进行观察,把被研究的学生的月生物节律用微机打印出来,结合日生物节律,请他们价有不同时间内背书或记忆,并将自我感觉之效果记下来。

通过多次的实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①效果最佳:三种生物节律高潮日的晚上8-9时,智力律在高潮日的早上8-9时。

②效果较佳:三种生物节律高潮日的早上6-7时,智力节律在高潮日
的早上6-7时。

③效果一般:智力节律在低潮日的晚上8-9时;智力节律在低潮日的早晨6-7时;三种生物节律低潮日的晚上8-9时;三种生物节律低潮日的早晨6-7时。

④效果较差:三种月生物节律高潮期的中午1-2时,智力节律在高潮日的中午1-2时。

⑤效果最差:智力节律在低潮期的中午1-2;三种生物节律在低潮期的中午1-2时。

根据一段时间的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有了新的认识:
(1)月生物节律三条曲线处于高潮期,又在日生物节律的高潮时(晚上8-9时)效果最好(但这种时间少);月生物钟三条曲线在低潮期,而又在日生物律的低潮时(中午1-2时)学习效果最差(这种日子也不多)。

(2)同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如果靠掌握日节律的规律(高潮期时),而不管月生物钟运行情况如何,便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只凭月生物节律,不考虑日生物节律,同样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4)人在每天和每个时辰的学习效率不是一样的。

智力钟在高潮期的日子,情绪、体力钟的位置的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5)正确掌握生物节律理论,并结合各自的实际状况安排作息,就能著提高工作或学习的效率。

另外,在月生物临界期,由于波动较大,且个体差异明显,难以得出明确结论,故未予统计,但学习效果肯定不如高潮期。

四、总结
人的类型不同是有机体内环境固有的素质,如按正常生物节律安排学习和工作还是适宜而有效的。

前苏联学者弗·阿·多斯金与恩·阿。

拉夫莲季耶娃著的《生命之节奏》中提到,人分为“猫头鹰”与“白灵鸟”型。

“猫头鹰”型是晚上工作得好,后半夜才想睡,醒得很迟。

在上午是完成不好指定工作的,因为上午他的兴奋程度不高,要到近晚上才能达到最佳状态,那时才表现出很高的工作能力。

不管怎么说,被我们称为“猫头鹰”或“百灵鸟”的“晚上型”和“早上型”的生物节奏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自己生物钟的调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上是最好的学习阶段,不过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来调节。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生物钟
/view/22980.htm?fr=aladdin
【2】百度百科,生物节律
/view/9462.htm
【3】人名网 2014年03月22日01:07
/n/2014/0322/c1057-24705538.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