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十三)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24.如图所示分别是《商朝形势图》、《西周初期形势图》、、《秦朝疆域图》,这反映了 AA . 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转型B . 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C . 华夏为主体的汉民族形成 D. 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型...25.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
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BA.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B.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 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人口减少26.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
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
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A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 B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7. 司马光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以“咸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赵籍、韩虔为诸侯。
”为开篇,并插入“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何谓礼?纪纲是也。
何谓分?君、臣是也。
”这表明 C.A .史书记录的客观性 B .史书价值寓于于体例要求28.下列是北洋水师的历史沿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A.近代国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B.北洋海军的发展历程C.学习西方由科学技术到制度 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29.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
这一变化反映了 D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B. 改良社会习俗成为国民共识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30. 创作于1937年7月的《大刀进行曲》是抗战时期民众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
该歌曲歌词的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
这变化表明( C )A. 国民党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 全民族抗日成为社会共识D. 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31.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
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
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B )A.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 B.缓解因经济困难带来的严重损失C.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32. 在罗马,把因失去自由或失去公民身份而终止权利能力叫做“人格减等”。
但罗马有个极为古老的习惯法制度规定被俘而沦为敌人的奴隶的罗马公民,当他以任何方式回到祖国并意图留下来,应当恢复自由和公民权利。
这表明罗马法( B)A.只依赖传统行为准则 B.重视公民权利的的保障C.不断扩大公民的范畴 D.利于奴隶向公民转化33. 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CA.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B.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C.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4. 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
”这一做法造成 DA . 物价高涨,物资极度匮乏 B. 劳动力增加,工业化发展迅速C. 产能低下,允许外资企业经营D. 集中财力,巩固新生政权...35.自宣布脱离“欧盟”以来,英国的“脱欧”进程一再受挫,由“脱欧”变成了“拖欧”。
此现象客观上反映出(D)A.欧盟极力维护一体化进程 B.“脱欧”背离了英国利益C.英国与欧盟矛盾得到缓 D.全球化密切了彼此的联系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治理机制。
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三2000年,城市社区建设在全国推行。
社区制的特征在于:其管理理念是以民为本,从原来的管理居民转变为服务居民,强调服务意识;其管理形式是去行政色彩,在社区(居委会)内再组建自治组织进行自治,强调居民参与治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其管理目标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发动社区力量,达到社区善治。
——摘编自景跃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同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治理的异同,并说明19世界英国城市治理的影响。
(1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是用来歌颂与鼓励一个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的。
围绕材料拟一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阐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2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 1868年6月11日,日本新政府公布了政府组织法,即《政体书》。
其中规定“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
其中“议政官”分设上下两局,上局主要由政府官员组成,“掌管创立政府、制定法律、决定机密政务”以及“明赏罚、定条约、宣战、议和”等权力;下局由各藩推举的贡士(优秀人才)组成,主要任务是讨论租税、驿递的章程、造货币等,实际是上局的咨询机构,而无决定权。
行政官辅佐天皇督理一切政务,完备天皇亲政的体制。
刑法官掌刑法、监察、裁判、警察等司法权。
——伊文成《明治维新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推行太政官体制的原因。
(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日本新政府的太政官体制。
(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市开幕,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举行公开会议时,由美、苏、英、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担任主席,以示大国的团结。
安理会被授予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存在”,并推荐调停这些争端的方法。
安全理事会由11个理事国组成,其中包括美、苏、英、中、法5个常任理事国。
安理会关于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非常任理事国的多数票和全体常任理事国全票通过之。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焚书·答耿司寇》)(李贽)被捕后接受讯问,他回答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在他自裁以后气绝以前,他用手指写了王维的一句诗以解释他的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其消极悲观的情绪已显然可见。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评价的主要观点。
并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
(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李贽悲观的社会原因。
(7分)24——35 :ABACAD CBBCDD41.(25分)(1)特点: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延续时间长。
(6分)(2)同: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异: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是为专制统治服务,19世纪英国城市治理保障了民主政治,同时具有社会保障的职能。
(6分)影响:促进了英国城市自治的进程,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益;巩固英国的民主政治;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6分)(3)促进了基层民主自治,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