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暑期传感器原理实习报告-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_实习报告
文章标题:大三暑期传感器原理实习报告-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大三暑期传感器原理实习报告
(西南交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张其美19990780)
1、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特性曲线绘制等。
测量范围:20g;精度:1;尺寸:不大于;频响:0.1~100HZ;重量:不大于20g;共桥电压:5V~24V(DC)。
2、结构设计
(1)采用等强度梁结构;
(2)材料选择及尺寸确定;
a、壳体及质量块选用碳钢
弹性模量:(与疲劳破坏有关)
泊松比:
b、弹性元件(梁)选用铍青铜(或硅梁)
弹性模量:
密度:
抗拉强度:
c、许用应力:(简单梁)取
(3)设计计算;
设计原则:
a、在最小载荷F和相应的最大绕度或位移为已知时,可先根据结构要求确定长度,然后在计算和。
b、设计时先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然后在尽可能提高(固有频率)
c、质量块相对于基座的位移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当时,,其中a为被测加速度。
设计步骤:
A、先估计,忽略,确定。
取,则
B、估计和
取
D、求
则,
E、计算参数;
取,
1、梁根部应变:
3、静态灵敏度:(与应变片布置有关)双臂工作时,
4、动态灵敏度:
5、梁自由端的静绕度:
6、梁自由端的动绕度:
7、传感器的固有频率:
8、可测最大加速度:
(4)幅频特性计算:要求绘制幅频曲线
b、质量;
c、阻尼比:,取0.6~0.7内。
d、有阻尼固有频率:
e、幅频曲线:
f、相频曲线:
(五)应变片的选择:
1、应变片的选择:选用小型硅应变片,参考规格:额定电阻:120;
灵敏度系数:;尺寸:;
最大工作电流:。
2、电桥输出灵敏度:(1)电桥的结构;等臂、差动。
A、单臂:
B、双臂差动:
C、四臂差动::
《大三暑期传感器原理实习报告-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大三暑期传感器原理实习报告-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大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我在大学里面进行的第三次暑假的实习了,从开始不了解我们专业的工作,到现在我基本是很熟悉了我们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可以做哪些岗位,而且这些岗位是要如何做的,以及这个行业
的发展的前景会是怎么样的,我也是算对这个行业和工作有些熟悉了。
三次的暑假社会实践工作,我都是在做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工作。
无论是在我刚入校第一个大一暑期的初入职场,还是大二暑期的熟悉和拓深,或者这次的暑期实习,我可以带领新人了,可以说在这三个暑假里,同事也是很熟悉我了,还开玩笑说,明年等我毕业就直接可以来上班了,虽然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我知道,我还有很多要学的,也有很多不足。
这次的实习也是让我知道我的专业知识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深和学习的,同时在带领新人的时候,我也是发现,项目里一些新的问题,我并不是能很好的去解决它们。
可以说这次的实习更多的是发现了我自身的问题,也是给了我很多的成长,记得刚来公司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做好了,而且一年不见,我想一定会让领导刮目相看的,但是直到领导分配了工作,以及我要带人做项目之后,我才知道真的挑战来了,也是从这次项目中我明白我其实没什么可以骄傲的,我自己还是个学生,其实和真正的职业人士相比,差距其实蛮大的,经验的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对项目并不是特别的熟悉,以前是参与项目,可以说是看到了项目的一部分,而现在是负责一个项目,整个全局来看,我就发现我的问题很多,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些。
不过这次实习还是在老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项目,也是在这其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不但是经验,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找到了我的薄弱点在哪里,也是可以在以后更好的把它补上去,让自己毕业之后,能更好的适应职场的工作。
在校的时间也不多了,而且我知道在公司领导给我的机会
很珍贵,所以这次的项目负责,我认真的做好,不懂的地方问同事,问领导,积极的寻求帮助,结果是还不错,公司的领导也是鼓励和表扬了我,但是我现在想想,其实这中间有很多是同事在帮我,才能可以这么顺利的做好项目,也是非常感谢他们。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最后一年,我要认真的学习,把自己的不足之处尽量的补上去,让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提升,可以在明年更好的去应对职场上的工作。
本文为编辑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未经授权杜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小编特别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