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话打油诗—李白和杜甫的幽默诗

趣话打油诗—李白和杜甫的幽默诗

趣话打油诗—李白和杜甫的幽默诗
文| 中国名人打油诗三百首趣谈李白和杜甫同为唐代大诗人,他们相互推崇,情深意笃。

既然是至交的朋友,有什么话不可说?哪怕是缺点,也可以在笑声中和盘托出,当然是用诗歌的形式。

一次,杜甫在《赠李白》中写道: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原来,当时李白浪游四海,热衷于求仙访道,沉迷于虚妄的炼丹长生之术;同时放荡不羁,痛饮狂歌。

由此可见,此诗是对李白此种行为善意而委婉的规劝。

前两句是笑他追求炼丹之术,只能是徒劳一场;后两句是笑他如此任性放纵,又能为谁人逞雄?还是现实一点吧,不要想入非非太浪漫了。

其实这种轻描淡写的规劝,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说,只不过是杜甫“幽”了李白一“默”罢了。

此后,李白也曾“幽”过杜甫一“默”。

李白在《戏赠杜甫》中写道: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写诗不像李白那般豪放不羁,浮想联翩,自由驰骋。

他讲究声律对仗,锤炼字句,风格沉稳,所以李白此诗实际是对杜甫字斟句酌、冥思苦吟的拘谨,提出幽默的规劝。

作者在诗中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了杜甫的肖像,头戴斗笠,形容枯槁,俨然一副樵夫的模样,可谓斯文扫地,令人捧腹;同时以尊敬的口吻借问杜甫,怎么别
来瘦了许多?这是从前苦心琢磨,字斟句酌,务求工稳的缘故啊!这显然是劝杜甫以后作诗要放达一些,不要太拘束了。

此诗用语通俗,涉笔成趣,读来令人解颐,堪称打油诗的上乘之作。

李、杜两位大诗人的个性不同,诗风也不同,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诗圣。

他们能够相互幽默的提意见,互相规劝而又不伤感情,在“文人相轻”的封建时代,实属难能可贵,也是诗坛佳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