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部分:导论(包括教材第一章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经济品: 数量稀缺、需要通过劳动或其他代价才能取得的物品。
价格为正。
2、自由品:数量丰富、不需要任何代价就可以取得物品,价格为零。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在既定条件下能够生产大米和大炮的最大组合的轨迹。
4、边际转换率:一种产品增加一个单位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5、规范经济学:是对经济运行状态具有判断价值,要明确好坏,应当怎样。
6、实证经济学:是根据一定假设,分析经济体制是怎样运行的,为何这样运行,然后预测将会怎样。
7、经济人:他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增进的福利为多少,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他个人的利益。
8、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第二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教材第二章市场供求原理、第三章家庭需求、第四章消费选择)一、单项选择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A、鸡蛋价格的增加B、良好的气候条件C、牛奶价格的下降D、收入的下降E、上述都不会2、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大于4B、小于4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3、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的需求弹性:A、不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将是:A、毫无弹性B、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或弹性较小D、富有弹性或弹性较大5、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C、可能不正确D、无法判断6、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A、比较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不能确定7、若需求线为向右下倾斜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将:A、不断增加B、在开始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在开始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8、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A、边际效用最大B、总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零D、总效用为正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单位X,3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C、增加Y的购买,减少X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10、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总是包括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A、人的欲望是无限的B、消费者的收入是无限的C、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D、消费者各个时期的收入是不同的11、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相等12、预算线上的点表明: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C、处于均衡状态D、状态不可确定1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以上都不正确14、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预算线将:A、斜率不变,位置不变B、斜率变化位置不变C、斜率不变,位置向右上方平移D、斜率不变,位置向左下方平移1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A、预算线右侧区域B、预算线左侧区域C、预算线上D、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16、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在序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是相同的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小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17、若X、Y的边际替代率大于PX/PY,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将:A、增购X,减购YB、减购X,增购YC、同时增购X和YD、X、Y的量不变18、某人对于牛奶对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为1/4,则:A、牛奶价格为4,面包价格为1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B、牛奶价格为1,面包价格为4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C、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牛奶的消费D、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面包的消费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A 黑市交易B 产品大量积压C 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D A和C12、消费者剩余是()A 消费者过剩的产品B 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C 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总支出的差额D 支出货币的总效用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二、名词解释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销售的商品数量3、均衡价格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4、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需求收入弹性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变动对于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5、需求交叉弹性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6、供求规律7、基数效用论一种产品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测量,消费者可以说出从某种消费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8、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人的主观感受不能用基数测量只能排出偏好次序,用序数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9、边际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消费数量所得到的效用量增量 10、无差异曲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1、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11、预算约束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下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不同组合12、消费者均衡 13、替代效应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相关商品价格进而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14、收入效应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5、正常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16、低档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减少的商品 17、吉芬商品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
三、作图分析1、一位消费者把它的收入全部用在激光唱盘和面包上,唱盘的价格是每张20元,面包为5元。
(1)画出它的预算线,说明它对两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
(2)现在假定唱盘公司提供这样一种交易:交纳100元会费后,可以按10元一的价格购买光盘,请画出新的预算线。
若政府对每张光盘征税1元,预算线如何变动?若其他不变,政府对消费者发放补贴50元则如何变化?2、作图说明如下情况中均衡交易量和均衡价格的变化情况:(1)供给需求都增加;(2)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四、简答19.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⑴商品的可替代性⑵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⑶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⑷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⑸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对于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收入。
对价格的预期2、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需求变动引起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4、试根据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对商品需求进行分类。
5、如何运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判断商品的优劣。
6、简述需求的交叉弹性与两种商品的替代和互补关系7、根据你所学到的经济学理论对“薄利多销”作出解释。
8、试利用供求分析说明消费税的税收负担问题。
9、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动10、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11、简要说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2、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13、无差异曲线为何会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递减规律~当一个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下滑动的时候,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而效用水平却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在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同时,必然会放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既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14、简述消费者均衡条件。
如果是非均衡状态,该如何调整呢?15、试解释吉芬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16、按基数效用论,西方学者如何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17、试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说明消费者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五、计算1、消费者对X的需求曲线方程是: P=100-Q。
当X的价格为60时,计算它的需求价格弹性。
P=60 所以Q=40 Q=100-P E=-(-1)60/40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D=14-3P QS=2+6P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QD=QS 所以P=12/9 Q=10 E=3*P/Q2、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2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4,PY=2,消费者的收入为M=30,求其对X、Y的需求量。
3、某人的效用函数U=X2Y3依存于不劳动的闲暇日数X及对商品Y的消费量。
已知购买Y的支出全部来源于劳动日数L 所得的工资,假设日工资为50元,商品Y的价格为25元,那么要获得效用最大化,他每年应安排多少工作日?(设一年为365天)4、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X、Y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
(1)求该消费者的需求及效用水平。
(2)若X的价格上升为9,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3)X的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4)求X的价格上升为9后,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部分: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教材第七章生产函数、第八章成本函数、第九章企业经营决策)一、单项选择1、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而: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2、以下有关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B、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C、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D、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3、当平均成本高于边际成本时:A、AC上升B、AC下降C、TC下降D、VC下降4、当MC达最低点时:A、AC递减B、AVC递增C、AP最大D、TP最大5、当MC上升时,其对应的AVC一定是: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6、如果厂商的总收益为65000,其中劳动成本23000,原料成本16500,所有者为其他人工作可赚取14300,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为();对于会计而言利润等于():A、23000,16500B、42000,25500C、25500,14300D、11200,255007、当TP下降时:A、AP递减且小于0 B、MP=0C、MP递减且小于0D、AP=08、、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C、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D、边际产量为09、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A、是否可以调整产量 B、是否可以调整产品价格•C、时间长短 D、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