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事故应急处置卡
现场人员
(1)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应立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中捷医院5482215或市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组织起所有成员及抢险装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组织事故处理。并根据情况向公司汇报。同时宣布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通讯保持随时畅通。(3)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选择有利地形设立现场指挥部及医疗急救站。地点应选在交通路口,但不能远离事故现场。各救援队伍尽可能靠近现场指挥部,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指挥部、各救援组、医疗组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悬挂旗帜,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4)由水处理车间主任组织治安保卫组,集结人员,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值班警戒。保证现场不被破坏,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根据现场区域做好现场警戒,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其他人员及车辆靠近。(5)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通讯联络组,通讯联络组人员全力确保电话的畅通,确保相关负责人岗位直拨电话的畅通。准备足量对讲机,保障指挥系统通讯畅通。(6)由仓库主任负责组织物资供应组、间氨基车间主任负责医疗救护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后期保障组,保证信息畅通,作好后勤生活和现场的救护工作。医疗救护组在事故初起阶段就应与相关医院联系,说明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并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进行正确抢救
(1)通畅气道。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抢救过程
(1)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2)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3)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4)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 用干净物品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5)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6)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7)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人身事故应急处置卡
响应
程序
情形(现象)
处置措施
责任人
发现
发生人身安全突发事件
立即汇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相关负责人
先期处置
先
人员轻伤处置原则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中捷医院5482215或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3)受伤人员在现场经过医务人员处理后,送往医院进一步进行诊治及治疗。
应急结束
当受伤人员已送至医院得到救治和处理,情况稳定,事故现场已得到恢复,安全隐患排除后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结束。
公司
领导
后期处置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注意事项:(1)应急队伍包括车间操作人员、设备部维护人员、专(兼)职消防队员等;
(2)应急装备包括通信工具、人员防护装备等必备物资及专用工具等。各应急专业组在现场相关地点存放常用应急检修工具;
应急救援小组
伤员脱离事故区域后的处理
(1)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2)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5)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建立包括公司领导及各部门领导、专业负责人等人员在内的通信录,并保证班长以上岗位人员手机24小时联系畅通;
(4)应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对危急事件的认识、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