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沙良站货场站前工程四电迁改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日期: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沙良站货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十月五日四电迁改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沙良货场四电改移内容包括220KV电力3.8公里、35KV增高过轨2处、路内10KV电缆1.3公里、路内10KV架空平移10公里、路内变台4座、路外10KV架空改电缆7.15公里、路外10KV架空改平移11.4公里、路外变台8座、通讯信号电缆改移18.2公里。
(二)主要迁改原则1.凡在铁路沿线各种交叉跨越和平行,影响铁路各专业主体工程施工的电力线路均应进行迁改,不包括因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临时房屋、隧道斜井等临时设施引起的电力线路迁改,不包括因工厂拆迁、房屋拆迁等引起的电力配套迁改,不包括铁路施工取、弃土场引起的电力线路迁改。
2.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与铁路交叉跨越,采用电缆过轨的迁改方案,所采用的电缆不低于原线路技术标准。
3.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与铁路的交叉跨越,一般采用原路径升高跨越或绕行避开铁路的设计方案;35kV及以上架空线路不宜在进站信号机内跨越铁路。
二、编制依据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业主要求、地方电力设备管理单位要求,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铁路电力施工规范》 TB 10207-99《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2003《铁路电力安装标准》《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电力通讯光缆工程施工规范》电力线路与电气化铁路交叉跨越或接近的要求三、施工方案1.迁改施工流程电力迁改工程施工流程图见图一。
施工前,先进行现场调查,落实需要迁改线路的产权单位,掌握既有电力线路状况、产权单位执行的技术标准、线下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基本情况,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会同产权单位、线下工程的施工单位就每一条需迁改的线路,落实具体迁改方案达成各项施工协议,并制定安全、质量、技术、工期等要求和标准,施工中严格执行,确保一次迁改完成,一次成优;对每一项迁改完的项目,及时组织产权单位、线下工程施工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按照迁改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现场验收,确保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2.与主权单位协调谈判方案积极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充分利用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所签订的有关协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取得当地的最大支持。
主动与迁改的产权单位进行协商,把握谈判时机,讲究谈判策略,确保施工与倒接顺利进行。
仔细进行现场核实,搞好技术经济论证,制定出每处迁改工程的最佳迁改方案,将由迁改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点,有理有据,使谈判双方在轻松的环境内进行谈判。
3.主要工程迁改实施方案3.1 220kV线路拆除原货场内所有架空线路,从原线路在货场征地线以外处T接,绕开货场,距二期征地线30米以外重新架设架空线路接入牵引变电站。
迁改方案见附图1。
3.2 35kV线路将穿越货场及既有铁路的架空线路拆除,从35kV变电站重新架设架空线路与220kV线路相距50米平行跨越既有铁路后,沿铁路方向投入到原线路。
迁改方案见附图2。
3.3路外10kV线路因供电局不同意在货场内敷设长距离电缆,所以货场内所有的架空线路全部以改建的方案,从变电站出线绕开货场征地线以外重新选择路径架设绝缘架空线路,以YJV22-10kV-3*300电力电缆从铁路既有涵洞穿越铁路与铁路北面原供电线路连接。
原线路相应的配套设备重新选择适当地点恢复。
迁改方案见附图5、6、7。
3.4路内10kV线路影响新建轨道的铁路贯通、自闭线路迁移至征地线以外,在道岔处采用敷设电缆的方式穿越铁路,原线路的变台迁移至新建线路上。
所有电力线路迁改后不影响土建施工,也不影响铁路及站货场的运营安全。
迁改方案见附图4。
3.5 通讯信号通讯及信号光缆改移与沙良车站通讯段签订合同,具体迁移方案由通讯段迁改实施。
4.施工技术措施迁改施工的各项根据迁改原则及技术标准,到现场与产权单位共同商定迁改方案。
对平移迁改的线路选好合理、经济的路径。
确定达到迁改标准的最短迁改长度,确定与既有电力线路的分接点及搭接方式,确定是否需要迁改过渡及初步研究过渡方案;对电缆过轨迁改处,选择能够满足迁改原则及标准的最佳过轨位置,确定过轨方案,包括过涵洞、顶管、开挖埋管等方式。
应尽量利用现场可利用的涵洞过轨,并尽量减少电缆过轨长度;在确定方案时,尽量采用一次性迁移方案,并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安全及维护方便,施工过程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对暂时无法一次迁改到位的电力线路采取临时过渡措施,以满足土建施工需要。
在前期调查时,请设计单位、设备管理单位配合做好电力线路的迁改调查工作,明确征地范围和迁改范围,防止发生二次迁改。
在制定线路的迁改方案时,要考虑铁路跨越公路或公路跨越铁路等立交地段以及公路改移等有关事项,协调处理好各种土建施工方案,避免造成二次迁改。
在同一回路或供电区间内进行的多处迁移,尽量利用同一停电间隔时间和要点,合理安排迁移工程量,经申请批准,集中完成施工任务,减少线路停电次数;电力线路及设备迁改线路停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
在整个迁改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施工人员安全,避免越界迁改,尽量使被迁改的线材、设备完整,以重新利用;线路迁改完成后,及时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开挖处应恢复其原有植被,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会同产权单位进行迁改后验收;认真检查整个线路、设备,检测绝缘,核对迁改详细记录,确认符合送电条件后,与原线路进行接续,并由产权单位执行送电操作。
在迁改工程结束后,向建设单位、产权单位及时提交迁改工程的竣工文件。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4.1架空线路拆除施工按照既定的迁改方案,首先对拆除的线路进行界限确定,并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范围及拆除段内的跨越物,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线路停电后,在拆除线路界外两端挂接地封线后,在不被拆除线路的另一侧,分别对拆除段两端承力电杆塔进行临时补强。
补强采用钢绞线和临时地锚,将拆除段终端杆塔、导线横担及避雷线横担分别预受力,防止导线拆除后,杆塔及线路横担在另侧导线的拉力作用下,发生电杆偏移或横担变形。
在确认对承力杆塔、横担补强后,按照从下到上,先边导线、后中导线、再避雷线的顺序进行线路拆除。
首先,将迁改段内的中间杆绝缘子绑扎线完全解开,将导线放在横担上,悬垂导线采用过渡滑车,将从悬垂线夹上解下的导线放在滑车里,待中间杆上的人员全部下杆撤离后,在迁改线路一侧的承力杆上,用一头带紧线卡的钢丝绳卡住一侧边导线,用绞磨将导线拉紧到横担不受力,将导线从耐张线夹处剪断,用绞磨徐徐放松导线,直至导线完全松弛。
拆除上跨铁路的架空线路时,在线路下方每隔三米站一人接放下来的架空线路,然后从铁路一边送到另一边,防止架空线路在拆除的过程中搭落在营业线上,从而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及信号设备安全。
线路松弛后,先将线路跨越供电线路、铁路、公路及其他建筑物的部分进行撤除,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其他导线和避雷线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拆除。
最后拆除、回收其余的线材,以备重复使用。
4.2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原则:对隐蔽工程项目首先自检并报监理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四。
4.2.1施工准备准备工作主要是主动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设计交底及技术准备,全面详细调查现场情况,向当地有关部门详细了解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采取可靠防护措施。
4.2.2基坑开挖基坑有电杆坑和拉线坑两种。
基坑开挖时由参加复测的技术人员对开挖位置复核无误后,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开挖方式。
按照设计要求的基础尺寸进行开挖。
开挖时,电杆中心及各辅助桩要保持完好,不得碰动,挖掉或掩埋。
电杆基坑的深度,要以施工图的施工基础为起算面,拉线坑的坑深则以拉线中心的地面标高为起算面,坑深允许误差+100、-50mm(基坑),同一电杆基坑深允许范围内时,要按最深一坑操平,操平时要对坑地四周及中间分别操平,保证电杆基础位与同一水平面。
基础开挖按1:0.15放坡,若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发现土质较松软,要重新计算放坡;基坑开挖时要认真核对方位和高差,防止挖错;如有降基面的,要先降基面再分坑和开挖;如有位移要求的,按位移后的中心桩来分坑和开挖;易积水或冲刷的电杆基础,要在基坑的外围修筑排水沟,防止塌坑及影响基础的施工;挖坑时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原设计不符或发现天然空洞、古墓、管道等,要及时通知设计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开挖拉线坑时,拉线棒侧不得大开挖,应开挖成窄长马道,以保证拉线棒侧坑壁的原状土结构。
拉线棒位置开挖成窄长马道。
拉盘基础的坑底根据拉线与电杆轴线间的夹角大小挖成适当坡度。
堆在基坑上方的松土离坑口边不小于0.5m。
基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尽快安装底、拉盘。
4.2.3操平找正基础的操平找正采用经纬仪附加井字线法操平找正。
底盘找正:将底盘划好中心线并确定中心线点,然后放入坑内,进行找正;仪器安置在杆位中心桩上,前视或后视相邻电杆位中心桩,水平度盘对零。
然后仪器转90°,在此方向线上,两基础坑的外侧各钉一辅助桩;在两辅助桩上拉一细线,以中心桩为零点,用钢尺在线上向两侧各量1/2根开距离,并画一记号;在记号处悬吊一垂球,垂球尖端应为底盘的中心位置。
移动底盘使中心与垂球尖类端对准即可。
单杆的杆位中心桩就是杆本身的中心位置,在分坑时已将中心桩移出,在线路方向适当距离钉有两个辅助桩,以便控制中心桩的位置。
4.2.4底盘、拉盘的设置底、拉盘混凝土等级强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所需要的底、拉盘均采用现场制作,由材料供应部组织人员进行预制。
完成后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准运往桩位。
混凝土底、拉盘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对运至杆位的底、拉盘进行外观检查后,混凝土构件不得有裂纹,合格者方准安装。
检查底、拉盘坑位是否正确,坑深及坑底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若不符合要求,修坑后再安装。
在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拉盘坑坑底面呈斜面且垂直拉线方向。
底盘安装:底盘安装采用吊盘法。
在坑口外的地面上用三根杉木杆(或钢管)设置三脚架,其上方悬挂滑车组,将底盘挂在滑车组下的吊钩上,用人力收紧滑车组使底盘缓缓升起,将要离地时,用棕绳拖至坑口上方,慢慢松出滑车组,使底盘落至坑底设计位置。
底盘就位后立即找正操平,使底盘上的圆槽面与电杆轴线垂直。
拉盘安装:拉盘安装采用滑盘法。
将拉线棒、拉盘U形环、拉盘在坑口地面组装好后,用棕绳系住拉盘,使其沿木杠滑至坑底,调整方位达到设计要求后,周围均匀填土夯实塞紧,不留空隙。
为防止拉线受力后拉棒松动,在拉棒下端至拉盘表面填塞石块。
同时调整拉线棒对地角度,安装完毕后及时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4.3电杆组立混凝土电杆组立包括电杆运输、电杆组排、电杆连接、电杆组装、立杆操作、杆坑回填及拉线安装等工序。
4.3.1电杆运输混凝土电杆运输分两步:工地运输和人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