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2、广府、古越3、四4、茶楼5、客家6、西晋7、福佬 &五指山区、骆越9、西瓯、骆越10、四月初八二、选择题1、B2、A3、C4、A5、B6、D7、A8、D9、B 10、B三、简答题1、简述广府民系的特点。
(8分)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來的新事物,又善丁•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
喜爱唱山歌。
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徳。
他们尊师亜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
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來,主要有三:(1) 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
古老的主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屮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口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 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
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
“耍童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彖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而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而卷,使人轻松舒坦,乂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 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亜的人情味。
广州的茶楼,少其说是饮食天堂, 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4、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
(2) 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
(3) 文化核心的位差。
四、论述题1、岭南文化有哪些特质?试述Z。
答:岭南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例如,广东音乐人胆采川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瞭亮而逗人喜爱;饮誉世界的粤菜的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人菜系的技艺, 也吸取了西菜烹饪Z精要;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极为主张“博考各国民族Z所以口立Z 道.汇择其长者而取Z。
”广东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第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抻。
一方面,表现在对固有文化传统精华的吸收,另一方而则是大胆革除传统之敝端。
孙中山、康有为、粱启超、冯如、詹天佑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出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第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
潮州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与珠江三角洲的商人遥和呼应,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广东帮”。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木地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彫响,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2、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原因。
答:广府民系由于珠三和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甜化的方向发展。
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而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田之中,基本上与土著居名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徒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十•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甜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來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2一、填空题1、谷精2、海珠石传说3、惠能4、色空5、尊重舅舅6、新兴县集成镇7、浴佛8、岭南民俗晌溪文化圈9、舆地胜记10、诗谜嗝溪题二、选择题1、C2、B3、D4、A5、B6、A7、C8、D9、C 10、A三、简答题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答: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播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
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一声,再报谜血为谜底,又亜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止确, -4—士J・*王豉二尸。
2、在广东,对刘三姐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他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答: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
即岭南民俗蜩溪文化圈。
它的范鬧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3、简述六祖学佛的故事。
答:六祖是农家子弟,23岁那一年,六祖要离别新兴,到湖北东禅寺学佛。
当时惠能的舅父不准他离开母亲出家,提出如执意耍离家,须把外祖母家门的一块大石拜得裂开,惠能很虔诚,对着石头拜了七七四十九天,冃石真的劈成了两半。
起初五祖不肯收留他,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猫於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所言止合五祖心意于是把他留下,并让他在碓厉舂米破柴。
八个月后,五祖遴选嗣法人,命各弟子各作一偈。
惠能作了一偈“菩捉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偈令大家很惊讶,没想到一个在碓房干活的人竞能作这样的偈。
五祖心屮暗喜,但怕别人害他,却假装说:“亦未见木性。
”第二沢,五祖悄悄来到碓房, 问惠能:“米熟也未?”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这些话都是双关语,体现惠能与五祖心息相通。
然后五祖又用杖击三下。
就离开了。
当夜三更时,惠能往五祖住处,五祖秘受禅法,传以衣钵给恵能,并嘱咐说:“农为争端,止汝勿传。
”令其迅速南逃。
16年后,适逢高僧卬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开讲“涅盘经”,盅能混在众僧中听讲,当时风吹幡动,众僧引颈而望,便发生了一风动一还是“幡动” 的辩论。
毫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一高论,博得印宗的赏识。
惠能因此出示衣钵,削发剃渡,正式被拜为禅宗六祖。
4、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答: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 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便唤;或在争夺屮损坏,变为废物。
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白姓过着穷苦口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
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很强的锁国心理。
而广东的涉外传说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平等竞争。
四、论述题1、“五羊神话”中的仙人是骑羊的,请谈谈其中有什么寓意?答:羊是屮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也有人认为羊是广州古越族人的图腾崇拜物。
羊字古和祥通,屮国古代的铜器的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
汉元嘉刀铭有“宜侯王,人吉羊。
”羊又是美好的象征、瑞祥之物,自古以來就是六蓄之一。
有人认为,汉字的“美”拆开來就是“羊大”,即羊肥大的就是美;汉字的“鲜”,拆开來就是“角和羊”,而美好的白玉,则用洁白莹润的羊膏来比喻,美其名F1羊脂白玉。
羊性格温驯又富有I•専爱的精神,口古以来,羊与人类就和睦相处,为人类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它对人从不要求什么,吃的是草,奉献给人的却是羊奶、羊毛、羊肉和羊皮,连羊粪也是很好的肥料。
在羊的身上,有一种奉献的粘神和牺牲的精神。
2、在六祖的学佛故事里,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举例论述。
《岭南民间文化》作业答案(三)一、 填空题1、中西合璧4、烹法7、干栏式建筑10、四点金、下山虎二、 选择题 AACDB BCABD三、 简答题1、 广州菜的特色是选料博杂,菜式丰富,既可独树一帜,乂可协调众口,收到雅俗同趣的 饮食效果。
再者制作精细,在配料、刀工、器皿、火候、油温、原料入锅的次序、烹饪的时 间、起锅、包尾、上菜方式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
粤菜口味咸淡适宜,富于季节变化, 口感爽脆,百吃不腻,善于以木地的饮食文化为基础,吸取国内其他菜系和西餐的精华,形 成独特的南国风味。
2、 (1)竹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一,其平而特点是单开间,且开间小、而窄,门 口临街的宽度通常只有3〜4米,但其进深却很大,多为12〜15米,也有达30〜35米的, 宽与深之比由仁4至1: 8,甚至仁10以上,由前到后排列成多个房问,形似竹筒,故 名竹筒屋。
它多见丁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尤以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5、 2、十三行、三元楼 纳茶、洒茶8、直头屋 3、明代、清代6、中原包饺子的习惯9、骑楼 11>番禺沙湾、吴川梅慕12、秋色工艺品、出秋色 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2) 惠能坠腰石舂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炼的精神;(3) 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淸净、心如」I:水的品格;(4) 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5) 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遗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佛学中佛法无 边的功能;3、广东的盗宝故事的自然形态是怎么样的?它又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答:从洋人识宝到洋人盗宝,从平等交易到强取豪夺。
但广东的斤一类故事较少,才厉也没 有那么尖锐激烈,大多数反归初期识宝故事的形态,识宝者与持宝者口愿买卖,重点表现的 是宝物重金购不走,以宝物对乡土的依恋来反映人们爱乡爱国的心态,而不是识宝者与持宝 者的矛盾斗争。
更多的涉外故事都是歌颂屮外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交往中的传统友谊的,这在 近百年來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压力下是难能可贵的。
为典型和集中。
竹筒屋-•般分为前、中、厉三个部分。
前部为人门和门头厅;中部为人厅, 为较高的单层,内设神楼;后部为卧室和厨房、厕所。
三个部分用天井分隔,以廊道联系, 竹筒屋与竹筒屋之间形成的街巷非常狭窄。
(2)其产生的原因是: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粤屮地区人 多地少,地价昂贵,同时,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竹筒屋的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靠 开敞的厅堂利天井,廊道得到解决。
3、 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平血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椭圆形,接近现代的R1径体育场。
中间主休部 分为房屋建筑,屋前为长方形禾坪,再往前是半月形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