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讲座-如何预防肝癌

健康讲座-如何预防肝癌

健康讲座-如何预防肝癌
问题1:肝在人的身体什么部位?问题2:肝有什么重要功能?
问题3:怎样诊断肝癌?问题4:肝炎和肝癌有什么关系?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1、分泌胆汁:每日分泌胆汁600-1000ml。

参与脂肪及一些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

2、代谢功能:包括糖元的合成和分解,多种蛋白质、磷脂及胆固醇的合成,尿素的合成;
转化食物中的糖和脂肪,以便身体吸收,获得所需能量。

3、造血功能:肝内含有一些造血物质,间接参与造血。

4、解毒功能:把有毒物质变为无毒物质。

5、吞噬及免疫功能:能吞噬细菌、色素及碎屑物质。

简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共有43万新发肝癌病例,其中3/4的病例发生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引发肝癌的最主要原因。

丙肝和乙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200倍。

我国是肝病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人口的10%,其中有三分之一发展成慢性肝病,8%发展成肝癌。

肝癌已上升为我国肿瘤死亡率的第二杀手。

当感染了乙肝或丙肝以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力图全歼入侵的病毒。

然而,大约5%~10%的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8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的病毒,从而导致慢性肝炎。

经过大约20年的病毒感染,其中大约10%~20%的慢性乙肝和丙肝病人会发生肝硬化。

肝硬化本身往往就能致人于死地。

另外,有一部分肝硬化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肝癌。

乙肝和丙肝都是隐匿型杀手,在长达二三十年的病毒感染过程中,乙肝和丙肝患者或许
只有轻微的症状,但到疾病晚期,都可能发展为肝癌。

早期肝癌很难发现,大多数病人看上去很健康,甚至没有任何症状。

直到肿瘤已经长得很大了,才会引发肝区疼痛等症状。

有些大的肿块甚至直到癌症晚期也根本不痛。

因此对付肝癌的最好方法是预防。

应该通过综合的措施预防肝炎慢性化,防止癌变的发生。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除了病毒的原因之外,食物中的黄曲霉素,饮水中的亚硝胺含量过多,密切接触某些金属如铝、铜、锌等,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系。

另外,肝癌的发生亦与机体的免疫有关。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胞经常发生突变,可能形成癌细胞,但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清除这些细胞的能力,人体不发生癌症。

当人体免疫力减弱时,就容易发生癌变。

故增强体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也是防止肝癌发生的重要方面。

肝癌诊断标准:
无其他肝癌证据,但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u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肝实质占位性病变,可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下列条件之一者:
AFP≥200ug/L。

典型的肝癌影像学表现。

无黄疸而ALP或GGT明显增高。

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肝硬化且伴有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

肝癌的分期诊断不能依靠症状和体征,而需借助于一些辅助的检查手段,可分为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肝癌能早期发现吗?
甲胎蛋白(AFP)检测的应用和B超等定位检查方法的进步,使肝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有肝病背景的人,要定期进行AFP和B超检查,这样多能获得早期诊断。

只有早期诊断才能早期治疗,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据资料报道,我国肝癌疗效最好的是直径不大于5cm的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65%~75%,直径不大于3cm的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70日(30-180日)
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慢,常无发热,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痛、腹泻等症状,并会出现黄疸,可持续2-6周。

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慢,常无发热,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痛、腹泻等症状,并会出现黄疸,可持续2-6周。

1、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出现疲乏、头晕、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肿大、压通,也可有轻度脾肿大。

少数患者可有低热。

肝功能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

病程迁延可达数年。

病情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好转以至痊愈。

只有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2、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各项症状(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及肝区痛等)明显,肝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尤其是血浆蛋白改变,或伴有肝外器官损害,自身抗体持续升高特征。

治疗不当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本型约占全部病例的0.2%-0.5%,但病死率甚高。

急性重型肝炎亦称暴发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如起病后未适当休息,营养不良、嗜酒或服用损害肝药物、妊娠或合并感染等。

起病10日以内出现:黄疸迅速加深,肝迅速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腹水迅速增多,有肝臭、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和谵妄,后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锥体束损害体征、脑水肿和脑疝等。

病程不超过3周。

肝癌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放射粒子植入◆局部治疗(微波聚能、无水酒精注射等)◆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肝移植
微波聚能固化治疗技术
微波固化治疗肿瘤是通过穿刺技术,插入微波聚能刀头至肿瘤的中心,通过刀头产生高能聚集热量,使肿瘤中心的温度上升至100℃,边沿部位也可以达到45℃~55℃,从而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作用原理:
依据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能力比正常组织细胞差,42℃以上的温度可杀死癌细胞或引起细胞DNA损害机理,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技术是通过特制带鞘针,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插入肝癌瘤体内,集束电极针尖发了中、高频率的射频波(460兆赫)能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量达到80 —100℃,可有效、迅速地杀死癌细胞,同时使肿瘤周围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供给肿瘤血流,有利防止肿瘤转移。

整个治疗过程是由电脑自动控制,并在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集束电极发出的射频波,一次可使组织凝固性坏死范围(灭活肿瘤)达5×5、6×6公分,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杀伤肿瘤细胞较彻底、损害机体较轻、并发症极少“导向治疗方法”。

本疗法的特点
1、微创、微痛(麻醉后无痛),不需开刀,疗时短,对原发肝癌直径小于5分米以内者,只需15分钟治疗均可获满意疗效,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 分米或两个病灶以上者,可以多点穿刺,一次性完成术后复型肿瘤可重复治疗。

2、先进合理,对治疗区肿瘤灭活效果可靠。

它优于以前的肝癌局部:酒精注射、激光冷冻、手术、放化疗、基因、免疫及微波等其它疗法。

3、安全可靠,对周围正常肝组织损伤小。

本疗法适应症
1、患者不愿手术的小肝癌。

2、各种原因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直径小于5分米,数目少于3个肝癌患者可一次性杀灭。

直径大于10分米且有明显板层的孤立性病灶可以采用此种治疗,术后使用黄院长的特效“中药疗法”能取得满意疗效。

3、手术未能切除、转移性肝癌或术后复发性肝癌。

4、年老、体弱不宜手术的肝癌。

5、胃肠、乳腺、肺及子宫癌转移性病灶,其转移性病灶直径小于5分米,数量少于3个以下者。

禁忌症:患者已有重度黄胆、腹水、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巨大肝癌或弥漫性全肝癌块病灶。

放射介入的作用机理:
正常的肝脏受到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其中75%的血液营养来自门静脉,另外25%来自肝动脉,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组织几乎全部依靠肝动脉供应,因此阻断肝动脉后会引起癌组织缺血坏死,而正常肝脏却损伤不大.
放射介入的适应症:
(1)手术不能切能的肝癌或切除不能根治的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

(2)术后复发而无法再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

(3)肝癌破裂,紧急肝动脉栓塞有利止血者。

放射介入的禁忌症:全身情况差。

肝硬化晚期。

肝功能损害重者。

大量腹水或腹腔内广泛转移。

并发肝昏迷或消化道出血
肝癌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生毒致瘀,气、瘀、毒互结所致。

①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消郁散结。

柴胡疏肝散。

②气滞血瘀――理气消滞,活血祛瘀。

血府逐瘀汤。

③热毒内蕴――清热祛瘀,解毒散结。

龙胆泻肝汤。

④脾胃气虚――健脾理气,利湿消肿。

健脾理气汤。

⑤肝肾阴虚――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一贯煎。

⑥气虚血脱――温脾止血,益气固脱。

黄土汤。

7、中成药: ①槐耳颗粒;②艾迪注射液
8、单方验方:①肝复乐(湖南中医研究院) ②金龙胶囊③肝积方、癌理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