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饱和NaHCO3中除去CO2混有的HClC.用Ba(NO3)2溶液鉴别SO32-和SO42-D.用淀粉KI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溴水8.下列说确的是A.溴乙烷和甲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B.乙烯和苯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D.纤维素和油脂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确的是A.常温下,18g H2O中含有2n A个氢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 苯含有n A个苯分子C.1mol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D.0.1 mol·L-1CH3COOH中含有0.1n A个CH3COO-10.下列物质的制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CuCl2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可制取无水CuCl2固体B.将NH4HCO3饱和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可制取NH4 HCO3固体C.向FeCl3饱和溶液缓慢滴入过量氨水加热,可制取Fe(OH)3胶体D.向电石中缓慢滴入饱和食盐水,可制取C2H2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铝溶于NaOH溶液:Al + 2OH-=AlO2- + H2↑B.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2NO3-=3Cu2+ +2NO↑+ 4H2OC.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 + H2OD.稀硫酸中滴加氧化钡溶液:H++ OH-=H2O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与丁同族,丙、丁、戊同周期,丙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戊的最高化合价为+7,则A.原子半径:乙>丁>丙 B.非金属性:丙>丁>戊C.甲与戊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是强酸22.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常温下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1 HA中c(H+)=c(OH-)+ c(A-)B.0.1 mol·L-1 HA与0.1 mol·L-1NaOH混合至溶液呈中性:c(Na +)=c(A-)C.0.1 mol·L-1 NaA中c(Na +)>c(OH-) >c(A-)>c(H+)D.0.1 mol·L-1 HA中加入少量NaA固体,HA的电离常数减小23.下列对实验I~IV电化学的装置正确,且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电流表A指针偏转,碳棒上有红色固体产生B.实验II:电流表A指针偏转,铁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C.实验III:碳棒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铁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实验IV:粗铜溶解,精铜上有红色固体析出30.(16分)钯(Pd)催化偶联反应是近年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例如: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1)化合物I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
(3)化合物Ⅱ与Ⅲ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条件)。
(4)化合物Ⅳ的结构简式为。
(5)Ⅴ是化合物II一种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Ⅴ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6)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有机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
3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2CO(g) + SO2(g)2CO2(g) + S(l) △H(1)已知2CO(g)+ O2(g)=2CO2(g) △H1=—566 kJ• mol-1S(l)+ O2(g)=SO2(g) △H2=—296 kJ• mol-1则反应热△H=_______ kJ• mol-1。
(2)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a。
260℃时,__________(填Fe2O3、NiO或Cr2O3)作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
Fe2O3和NiO作催化剂均能Cl--OCH3催化剂氧化氧化CH2=CH-CH2ClNaOH,H2OⅢ△Ⅳ(分子式为C3H4O)I使SO2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不考虑价格因素,选择Fe2O3的主要优点是_____ ___。
(3)科研小组在380℃、Fe2O3作催化剂时,研究了不同的投料比[n(CO)︰n(SO2)]的比值对SO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b。
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画出n(CO)︰n(SO2)=2︰1时,SO2转化率的预期变化曲线。
(4)工业上还可用Na2S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Na2SO3+SO2+H2O=2NaHSO3。
某温度下用1.0 mol•L-1的Na2SO3溶液吸收纯净的SO2,当溶液中c(SO32-)的浓度降至0.2mol•L-1时,吸收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
①此时溶液中c(HSO3-)约为______________mol•L-1;②此时溶液pH=__ __。
(已知该温度下SO32-+H+HSO3-的平衡常数K=8×106 L•mol -1,计算时SO2、H2SO3的浓度忽略不计)32.(16分)硼酸(H3BO3)大量应用于玻璃制造行业,以硼镁矿(含2MgO·B2O3·H2O、SiO2及少量Fe3O4、CaC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H3BO3在20℃、40℃、60℃、100℃时的溶解度依次为5.0 g、8.7 g、14.8 g、40.2 g。
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
(1)由于矿粉中含CaCO3,“浸取”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使物料从反应器溢出,故应分批加入H2SO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液”显酸性,含H3BO3和Mg2+、SO42-,还含有Fe3+、Fe2+、Ca2+、Al3+等杂质。
“除杂”时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适量H2O2和MgO,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浸取”后,采用“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液”可用于回收硫酸镁,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且溶液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
为了从“母液”中充分回收MgSO4•H2O,应采取的措施是将“母液”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
33.(16分)亚铁盐中,FeSO4·7H2O露置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而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 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也是一种定量分析试剂。
其制备原理是:(NH4)2SO4 + FeSO4 + 6H2O = (NH4)2SO4·FeSO4·6H2O实验室由废铁屑制备莫尔盐的过程如下:(1)步骤Ⅰ除锈的操作过程是:将废铁屑放入烧杯, 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
(2)步骤Ⅱ铁屑的溶解在锥形瓶中进行,用水浴加热到60℃左右,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石棉网、大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中加入的(NH4)2SO4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应满足的关系为:n[(NH4)2SO4]:n[FeSO4]=________。
为了确定(NH4)2SO4用量,下列方法简便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A.称量废铁屑的质量,推算所需(NH4)2SO4的质量B.称量无锈铁屑和反应剩余的铁屑的质量,推算所需(NH4)2SO4的质量C.测定FeSO4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推算所需(NH4)2SO4的质量(4)所得晶体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FeSO4·7H2O和(NH4)2SO4中的一种。
若含有FeSO4·7H2O则露置于空气中易氧化变质;若含有(NH4)2SO4则二价铁含量偏低。
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检验和测定,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结论步骤1 取少量样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颜色可能有变化步骤2步骤1后将样品转移到试管中,加入去氧蒸馏水,调节到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产品中含有FeSO4·7H2O杂质。
步骤3若步骤2证明产品不含FeSO4·7H2O杂质,再另取样品测定产品中NH4+的质量分数W1,与理论值W2比较。
若W1_____W2,说明产品中含有(NH4)2SO4杂质。
2013年二模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7 8 9 10 11 12 22 23B C A D B C AB AD 30.(16分)(1)CH2Br-CHBr-COOH (2分)(2)C9H8O2 (2分)(3)(3分)CH CH COOHCH2CH CH2OHH2SO4CH CH COO CH2CH CH2H2O+浓+(4)CH2=CH-CHO (2分)(5)CH3CHOOHCCH3CHOOHC(每空2分)(6)CH3O CH=CH COOCH2CHCH3CH3(3分)31.(16分)(1)-270 (3分)(2)Cr2O3;(3分)Fe2O3作催化剂时,在相对较低温度可获得较高SO2的转化率,从而节约大量能源(3分)(3)见下图(3分)(4)① 1.6 (2分)② 6 (2分)32. (16分)(1)CaCO3 (粉末)+ H2SO4 =CaSO4 + H2O +CO2↑(3分)(2)Fe3+、Fe2+、Al3+;(3分,每个1分)H2O2 + 2H+ 2Fe2+ = 2Fe3+ + 2H2O (3分)(3)防止温度下降时H3BO3从溶液中析出(意思相同即可给分。
例如:从H3BO3溶解度数据可知,温度较高时,H3BO3溶解度较大,不易从溶液中析出。
)(3分)(4)加压升温结晶(4分。
加压、升温结晶各2分)33.(16分)(1)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2分)(2)酒精灯、温度计(4分,每空2分)(3)1:1 ; B (4分,每空2分)(4)(6分,每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