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基础沉降缝构造
基础沉降缝目的:为了消除基础不均匀沉降,应按要求设
计基础沉降缝。
沉降缝采用的做法: 1 双墙式(p195)
高层主体
2 悬挑式
裙房
设沉降缝
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
a重锤夯实 b机械碾压 c灰土井桩 d振动冲水
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
e换土垫层 f振动压实 g灰土密桩 h砂桩
压实法:用各种机械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振动来压实松散土的方法。 换土法:当地基土比较软弱或部分土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
地基的要求时,可将软弱土层全部挖去,换成其他较坚硬的土层。
一、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
(一)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进行人工加固,可直 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地基土分类 : (1)岩石 : 根据 软、硬程度和风华程度分类 (2)碎石土 :粒径≧2mm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漂石、块
石、卵石、碎石、砾石)
承 载
粗力
减 小
数
(3)砂土 :粒径≧2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 粒径≦0.075mm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砾砂、
地基基础的设计要求:
基础位于建筑物底最底部,是建筑物承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建筑物的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而地基虽然不是建筑物 的组成部分,但它直接支撑着整个建筑,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使用 起着保证作用。因此,基础本身应该具有足够的承担能力来承受 和传递整个建筑物的载荷,而地基则应该具有足够的地耐力和良 好的稳定性,并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均匀沉降。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3、冻结深度与基础埋深的关系
冻土线: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为冻土线。 地基土冻结后,有冻胀现象,房屋上拱,土层解冻,基础下沉。冻融叫错,建 筑不稳定,开裂、门窗开启困难等 粉砂,粉土和黏土中,基础埋深在冰冻线以下200mm
4、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等影响 ( 见下图)
浆砌毛石基础 优缺点 : 可以就地取材,耐久性、抗 冻性高,但砂浆和毛石结合不好, 整体性欠佳,故有振动的房间采用少。
三、混凝土及毛石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是指用水泥、砂子、石子加水拌合浇筑的基础。 (如下图)
优点:强度高、耐久性、整体性好、防水。混凝土基础标号为 C7.5~C15
毛石混凝土基础 是指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20%~30%的毛石,这种基础叫毛石混 凝土基础 。 优点:当混凝土基础体积过大时使用此基础,因此其优点是节省 混凝土,节约造价。
带形基础
独立式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梁板式基础
板式基础
联合基础
箱形基础
三、基础的类型
(二)按基础材料和基础的传力情况分类
刚性基础 指用砖、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压强度 大而抗弯、 抗剪强度小的材料做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 用于地基 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形民用建筑。(如下图) 刚性角: 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如下图)
柔性基础 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 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 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 (如下图 )
三、基础的类型
(二)按基础的深浅分
浅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基、
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
承台
深基础 主要为桩基。
一、砖基础
是指用砖砌筑的基础。(如下图) 优点 : 取材容易、价格较低、施工简便。 缺点:强度、耐久性、抗冻性差 大放角:砖基础的逐步放阶形式称为大放角。(如下图)
作用:增加基础底面的宽度,使上部荷载能均匀的传到地基上。
(一皮一级与二皮一级)
(二皮一级)
二、石基础
石基础有毛石基础和料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指用开采下来未经雕琢形成 的毛石和砂浆砌筑的基础 。 料石基础:是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石材, 用砂浆砌筑的基础 施工做法:毛石灌浆基础 (p194)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 2 如新建建筑物基础深于原基础,采用L值
原有建筑
新建建筑
三、基础的类型
(一)按基础的形式分类 带形基础 基础为连续的带型,也叫条型基础。用于承重墙下。 独立式基础 呈独立的阶梯形、锥形、杯形。主要用于柱下 。 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形式。用于地基软弱、上部荷载较大、 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与地基有关 :埋深与地基 的特性有直接、密切关系 2、地下水位情况有关(见下图):
原因: 地下水的升降 →土层膨胀收缩→基础产生沉降 (a) 当地下水位线较低时:埋深争取埋在最高水位线以上 (b)当地下水位线较高时:基础底面埋在最低水位以下200mm,耐水基础材料
-----------------------------
桩基: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建筑物很高而地基土层很弱,地基承载力 不能满足 要求时,可采用桩基。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的埋置深度 : 由室外设计地面
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浅基础:基础埋深≤5m (或基础埋深<基础宽度的4倍时
深基础:基础埋深>5m (或基础埋深≥基础宽度的4倍时)
规定: 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 不应小于500mm。
砂、中砂、细砂、粉砂) (4)粉土 :粒径≧ 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 ,塑性指
IP ≦10的土 (5)黏性土: IP > 10的土 (6)人工填土 :素填、杂填(垃圾土)、冲填土
(二)人工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很大 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可对土层进行加固,这种经人工处理 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
桩基
桩柱
(≥300mm)
a 按荷载传递方式 桩柱 (见P193)
摩擦桩 摩擦端承桩 端承桩
b 按桩的制作方法
桩柱
预制桩:把桩先预制好,然后用打桩机打入地基土层中。 灌注桩: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孔内放钢筋骨架,浇
灌混凝土。
爆扩桩:用机械成孔,用炸药扩大孔底,浇灌混凝土。(较少)
第二节 常用刚性基础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