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第二篇、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3、掌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①各种轴;②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止退垫圈、轴端挡板、轴用弹性垫圈、孔用弹性垫圈、螺钉、螺母等。

③工具包括活搬手、游标卡尺、胀钳。

④铅笔、三角尺等绘图工具自备。

三、概述轴系结构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械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由于轴系结构设计的问题多、实践性强、灵活性大,因此既是教师讲授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最不易掌握的内容。

本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经过装配、调整、拆卸等全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轴系零部件结构的感性认识,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领,达到提高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实验内容1、每组同学根据轴系简图装配轴系部件;2、分析并测绘部件,在简图上标出零、部件尺寸;3、编写实验报告,并画出轴系部件装配草图。

五、实验步骤①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在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②分析轴系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分析时应考虑以下问题:a.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条母线上;b.轴上各零件是否处于指定位置;c.轴上各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合理、可靠,如防松、轴承拆卸等;d.轴系能否实现回转运动,运动是否灵活;e.轴系沿轴线方向的位置是否确定,轴向力能否传到机座上;f.轴系的轴向位置是否需要调整,需要时,如何调整。

③在确认实际装配结构无误时,测绘各零件的实际尺寸(底板不测绘,轴承座只测量轴向宽度);④将实验零件放回箱内,排列整齐,工具放回原处;⑤在实验报告上,按1∶1比例完成轴系结构装配图(只标出各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公差配合及其余尺寸不标注,零件序号、标题栏可省略)。

注意:因实验条件限制,本实验忽略过盈配合的松紧程度、轴肩过渡圆角及润滑等问题。

六、思考题1、轴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2、为什么大多数转轴要作成阶梯轴?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有哪些方法?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4、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有哪些方法?5、轴的大小是否仅仅决定于他的设计准则?轴上零件(如轴承、联轴器等)对轴颈的影响怎样考虑?6、齿轮联轴器中,为什么低速轴直径要比高速轴的直径大得多?7、对于常见的两支点轴系,轴承的组合设计有哪几种型式?图1图2图3图4图5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图6图7第三篇、实验一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实验一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为轴系结构设计提供感性认识;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4.掌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综合创新轴系结构设计方案。

二、实验设备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箱。

箱内提供可组成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三类轴系结构模型的成套零件,并进行模块化轴段设计,可组装不同结构的轴系部件。

2.实验箱按照组合设计法,采用较少的零部件,可以组合出尽可能多的轴系部件,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实验箱内有齿轮类、轴类、套筒类、端盖类、支座类、轴承类及联接件类等8类40种168个零件。

3.测量及绘图工具:直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稿纸等(除游标卡尺外,其余需自带)。

三、实验原理1.轴系的基本组成轴系是由轴、轴承、传动件、机座及其它辅助零件组成的,以轴为中心的相互关联的结构系统。

传动件是指带轮、链轮、齿轮和其它做回转运动的零件。

辅助零件是指键、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和密封圈等一类零件。

2.轴系零件的功用轴用于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轴承用于支承轴,机座用于支承轴承,辅助零件起联接、定位、调整和密封等作用。

3.轴系结构应满足的要求(1)定位和固定要求: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可靠的工作位置;(2)强度要求:轴系零件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3)热胀冷缩要求:轴的支承应能适应轴系的温度变化;(4)工艺性要求:轴系零件要便于制造、装拆、调整和维护。

四、实验内容1.根据教学要求每组学生可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等);2.熟悉实验箱内的全套零部件,根据提供的轴系装配方案(可参考图1-图6),选择相应的零部件进行轴系结构模型的组装;3.分析轴系结构模型的装拆顺序,传动件的周向和轴向定位方法,轴的类型、支承形式、间隙调整、润滑和密封方式;4.通过分析并测绘轴系部件,根据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画出轴系结构装配图。

五、实验步骤1.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复习轴的结构设计及轴承组合设计等内容;2.每组学生使用一个实验箱,根据给出的轴系结构装配示意图之一,构思轴系结构装配方案;3.在实验箱内选取所需要的零部件,进行轴系结构模型的组装;4.分析总结轴系结构模型的装拆顺序,传动件的周向和轴向定位方法,轴承的类型、支承形式、间隙调整、润滑和密封方式;5.使装配轴系部件恢复原状,整理所用的零部件和工具,放入实验箱内规定位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可以结束实验;6.根据实验过程及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份实验报告(含回答思考题),并绘制一份轴系结构装配图。

图1小圆锥齿轮轴系装配方案(正装)图2小圆柱齿轮轴系装配方案之一图3小圆柱齿轮轴系装配方案之二图4大圆柱齿轮轴系装配方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图5小圆锥齿轮轴系装配方案(反装)图6蜗杆轴系装配方案六、注意事项1.注意人身安全,严防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砸伤、挤伤、撞伤等意外。

2.每箱零件只能单独装箱存放在原位置,不得与其它箱内零件混杂在一起,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七、问题思考1、轴为什么做成阶梯形状,哪些部位叫做轴颈、轴头、轴身或轴肩,它们的尺寸是怎样确定的,轴各段的过渡部位结构应注意什么?2、轴系中是否采用了卡圈、档圈、紧定螺钉、压板、定位套筒等零件,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结构形状有何特点?3、轴承采用什么类型,它们的布置和安装方式有什么特点,轴承的锁紧和固定是什么结构,如何调整轴承间隙及轴承轴向位置?4、轴系采用什么密封装置,为什么?5、轴上传动件及轴承采用什么润滑方式,是否在轴承内侧采用了挡油环,它的作用是什么?6、轴系各零件的材料是什么?第四篇、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作用;2)熟悉掌握轴、轴上零件的固定(周向固定、轴向固定)及定位方法;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密封方式调整方法。

二、实验结果1)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轴系结构装配简图(轴系7)1)深入了解轴系部件的结构形式、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工业要求装配关系及其a)该轴系所选择的轴承类型是轴承的润滑方式为润滑,采用(重、中等、轻)载荷速度的场合。

b)说明齿轮如何实现轴向固定、周向固定;齿轮9:由于齿轮与轴的径向尺寸相差不大,故采用一体化固接方式。

轴承8:外圈与轴端密封压盖2、内圈与轴肩实现轴向固定;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承8:外圈与端盖13、内圈与轴肩实现轴向固定;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结构15:紧定螺钉11联接同时实现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c)该轴系能否承受轴向载荷?如果能在图中标出该轴系能承受的轴向载荷的方向;如果有轴向载荷,该轴向载荷能否很大?调心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不大的、任意方向的轴向载荷。

轴向载荷会使滚子变成单列,影响轴承寿命,因此轴向载荷不能过大,或应尽量避免轴向载荷。

d)该轴系结构如何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旋转螺旋结构15使轴移动从而产生轴向运动,从而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

1第五篇、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new1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者:同组者:班级:日期: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2、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

试验箱提供能进行减速器援助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全套零件。

2、测量及绘图工具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步骤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已知条件(包括传动零件类型、载荷条件、速度条件):绘制传动零件支撑原理简图: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参看教材有关章节);3、构思轴系结构方案(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轴承类别选择依据(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或一端固定、一端游动);轴承轴向固定方式选择依据(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润滑方式选择依据(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密封方式选择依据(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如何定位选择依据(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4、组装轴系部件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6、将所有零件放入试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8、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分析1、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条母线上。

2、轴上各零件(如齿轮、轴承)能否装到指定位置。

3、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可靠。

4、轴承能否拆下。

5、轴承游隙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6、轴系位置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7、轴系能否实现工作的回转运动,运动是否灵活?8、轴系沿轴线方向是否固定,若未固定原因是什么?五、实验结果3、心得与建议第六篇、轴系实验报告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场合。

2.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的润滑和密封等知识。

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方案编号:3-6三、实验结果1.轴系结构分析1)分析轴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的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