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腧穴

腧穴

• 简便定位
•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 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排列。
募穴
(front Mu point)脏腑之气汇
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相近。
下合穴
(lower He-sea point)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 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 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 • • • • 五腧穴 原穴 络穴 郗穴 背腧穴 • • • • • 募穴 下合穴 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 交会穴
(five Shu points)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 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
原穴

(Yuan-primary point),脏 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 四肢部的腧穴。
( eight influential points)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 气聚会的8个腧穴。
八会穴
(eight confluent points)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八脉交会穴
腧穴的定位方法
• 骨度分寸定位法
•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腧穴总论
分类和命名 主治特点和规律 特定穴
定位方法
腧穴分类
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
腧穴命名
• • • • • • 根据所在部位 根据治疗作用 根据天体地貌 参照动植物 借助建筑物 结合中医学理论
腧穴的 主治特点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腧穴的主治规律
• 分经主治 • 分部主治
特定穴的分类、意义和特点
络穴
(Luo-connecting point)十 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
郄穴
(Xi-cleft point)十二经脉 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 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 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背俞穴
(back Shu point)脏腑之气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