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知识清单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1.交通运输(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2)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现状: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交通布局(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部分。

(2)作用: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清单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清单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工具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发展(1)“一带一路”。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

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如下图:(2)“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望向东南亚部分国家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东欧油气丰裕国家及矿产资源丰裕的中亚国家转移,而中国可以扩大对这些国家资本、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产业(如机电产品、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则有望向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后期国家转移,实现技术的互通有无。

任务清单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情境探究[情境]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

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1万千米,居世界第一![探究] (1)公路运输有哪些优势?(2)除公路运输外,还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提示(1)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2)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素养凝练1.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3.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线的区位因素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四方面入手。

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是决定性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2)自然因素(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交通线建设中的保障。

技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4.交通运输点(港口、汽车站、航空港)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素养应用(综合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界相通,也有航空线联系国内外,为什么还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下大力气修建青藏铁路?提示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的优点,对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有利于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任务清单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境探究[情境]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探究] (1)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

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提示(1)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沿海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2)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素养凝练1.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1)社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等。

(2)经济: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等。

素养应用(区域认知)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示意图,其中箭头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

(1)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工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城市布局与交通变化有何关系?(2)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铁路的相继建成,这对阜阳市城市空间形态有何影响?提示(1)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布局向交通便利的位置移动。

(2)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铁路修建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课堂小结核心要点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布局的空间分布与地域组合作用。

3.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课堂学业达标下图表示四种货物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完成1~2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A.①B.②C.③D.④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解析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货物①适合铁路运输;货物②适合水运;货物③适合航空运输;货物④适合公路运输。

答案 1.C 2.A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

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读图完成3~4题。

3.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4.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B.东西扩展—铁路线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解析第3题,由题干中“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可知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了以水运、铁路、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4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向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影响。

答案 3.D 4.B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

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1905年前后成为广西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后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梧州的辉煌渐渐远去。

据此完成5~6题。

5.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地形C.河流D.劳动力6.梧州工商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A.消费市场要缩B.土地资源短缺C.科技创新不足D.陆上交通冲击解析第5题,由材料“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

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可知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第6题,由材料“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可知,梧州工商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受陆地交通冲击,梧州工商业衰落。

答案 5.C 6.D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第(1)题,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的线和点组成,共同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结合图中图例和图中信息不难作出描述。

第(2)题,城市化特点主要从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等方面考虑。

而交通运输加强了区域联系,促进了人口迁移,把两者结合起来回答即可。

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体系更加完善。

课后作业基础训练下面左图、右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左图与右图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③2.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C.鲜花:荷兰—美国,选②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的运输方式运速最快,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乙运输方式的运速和运量都较大,应为铁路运输;丁运输方式的运速最慢,运量最大,应为水运,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

由图中可知①运输方式的运费最高应为航空;②运输方式在短途运输中运费最低,应为公路;③运输方式在中程运输中运费最低,应为铁路运输;④运输方式在远程中运费最低,应为水运。

第2题,天然橡胶从泰国运到上海应选择海洋运输(水运);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也选择海洋运输;鲜花从荷兰运到美国应选择空运;集成块从硅谷运到渥太华应选择空运。

答案 1.A 2.B哈大客运专线是指在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辽宁省大连市之间建设的高速客运专用铁路。

据此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哈大客运专线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技术因素D.政策4.哈大客运专线修建的经济意义有()①有利于缓解沈大铁路运输紧张状况②有利于加强东北与北京、天津等地区间的联系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④有利于国防的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东北地区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致使铁路运输紧张,由此可知经济因素对哈大客运专线的修建具有决定性作用。

哈大客运专线的修建,将专门用于旅客运输,与既有的哈大铁路实行“客货分线”运营,有效缓解沈大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将大大拉近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进东北主要城市与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