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二首》课件PPT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二首》课件PPT


第二三章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思考
1、概括内容 男子对女子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 2、为什么要写采摘荇菜的情景? 借此来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 追求。 3、君子的痴情是如何表现? “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诗经》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
写志也。”以直叙方式描述事物,不做过 多的修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 加鲜明突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起兴,起情,通过先言之物的特征而产 生某种类似的感受与联想,再延伸到所要 吟咏之主要对象。
辗转反侧。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 左右采之。 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 窈窕淑女, 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 琴瑟友之。 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 参差荇菜, 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 左右芼之, 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 进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课堂讨论 因为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 想: 1、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 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 层的含义?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生于水边。
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yī rén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 hu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qī qī xī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jī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jū jiū
二读,注意停顿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 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 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 辗转 反侧。
生动地译读 翻译
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
注意以下字词: 重点实词:洲: 水中的陆地 窈窕: 文静美好的样子
《诗经》三大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 土乐,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5国风 (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 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 〔bīn 〕 ),160篇 。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 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 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 40篇。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以缠绵悱恻(内心痛苦无 法排遣)之情,道出男子追求 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 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 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 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 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这 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 其爱”的无限情思。
2、关键词句: 能统领全诗对全诗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是什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答题格式:在结构上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能突出主旨是全篇中心的一个字是: 求 。
五品读 3、意境情感: A:这首诗歌为我们描写了些什么样的景物?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关关鸣叫的雎鸠,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 . ;描写的人物有 萋萋的河洲,还有参差的荇菜 美丽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 ;产生的效果是 有景物,有 . 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 。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内容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 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 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 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 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 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 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 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 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jiān jiā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
蒹葭苍苍,
芦苇一片白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清早露水变成霜。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站在对岸水那方。
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找她,
理 解 大 意
宛在水中央。
好像就在着水中央。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 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芦苇茫茫连成片, 清晨露水没有完。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路险阻又弯曲。
理 解 大 意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 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芦苇一片凄清清, 清晨露珠尚未干。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追寻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理 解 大 意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 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再读,想象:请你试用一句话来表现诗中
优美的画面。
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 读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 例: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萧瑟的 秋风中苇丛起伏,芦花白茫茫一片。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写景: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B: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前四句)
琴瑟钟鼓,幻想迎娶 (后八句)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中八句)
五品读 4、意境情感: B: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题格式: 1、从诗中的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以看出,君子 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 喜悦和爱慕 的情感, 2、 从诗中的“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可以看出, 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 焦虑、苦 . .闷、失望 的情感。 3、从诗中的“ 琴瑟友之 ”“ 钟鼓乐之 ”可以看出, 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的愉悦情景,此时 此刻,君子的内心 陶醉和幸福 的情感, 4、全诗表达的是一种 爱情。 真挚、直率、纯洁、质朴、美好 的
正字音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yao tiao hao qi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xì ng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wù mèi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zhǎn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sè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mào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lè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五品读 1、主要内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答题格式:这是一首 爱情 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在河边采摘 . 荇菜的姑娘的爱慕,相思, . 幻想成亲 故事. 由喜悦到失望再到愉悦的感情变化 抒发了 .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思考
1、概括段意 男子想象与女子相会情景。 2、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表现?突 出了什么? 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她,突 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情意专一。
(由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君子好逑。 概括内容: 发现心仪的姑娘。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 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 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三章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jiān jiā
朗读课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生动地译读 翻译
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
注意以下字词: 重点实词: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谓:所怀念的 伊人:所爱的人 溯回: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未已:还没有干 湄:水域草相接的地方 涘:水边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词类活用:且右:名做状语 向右迂曲 虚词: 从之:代指伊人 之涘:结构组词 的
关雎
《 诗 经 周 南 》
·
雎鸠在传说 中是一种情意 十分专一的水 鸟,其一或死, 另一就忧思不 食,憔悴而死。
解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 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 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 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 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