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理解五四精神。
了解中共“一大”、“二大”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意义,提高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学习,提高学生爱国爱党的观念。
学习重点:
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召开的基本史实。
学习难点:
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相关视频和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小主持人:***
展示小组:***
展示内容:《我的1919》关于巴黎和会中顾维钧讲话配音
指导教师点评:展示小组通过配音这种新颖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当然最突出的是切合本课主题,他们的用心准备值得大家肯定和学习。
温故互查:
1、列举近代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挽救中国分别做出了
哪些努力?
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其特点。
教师点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化的过程就是向西方不断学习的过程,由经济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由潜入深。
第二单元也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重点。
导入新课:
正如展示小组所展示的《我的1919》片段,当时一战刚刚结束,而在期间,段祺瑞领导的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并派遣华工赴法参与后方的交通运输和开挖战壕等工作,战后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那么接下来有请小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其相关内容。
小老师: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五四运动也不例外,现在请同学们看学习指导一。
学习指导一: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从中说明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找出:
五四运动前期:时间、地点、主力、口号、领导
五四运动后期:时间、形式、主力及中心的变化
3、五四运动的结果、性质及意义(小组合作)
小组展示:
第1、2问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第3问学生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关内容,但是不能够透彻理解。
教师点拨:
1、巴黎和会上的权益之争本是外交之事,青年学生之所以要上街游行冒被捕之险,这正如古训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读书求知是为了报效国家反应了爱国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五四精神。
2、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彻底”主要是从斗争的坚决性而言。
3、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旧”是1840——1919,“新”是1919——1949。
这是本节棵的一个难点。
现在把时间交给小老师。
小老师:五四运动的内容大家都应该清楚了,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下一个内容。
请看大屏幕
学习指导二: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小组合作)
2、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
义。
3、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使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小组合作)
小组展示:
第1问学生能够找到相关内容,但是不够系统;第2问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第3问学生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关内容,但是不能够透彻理解。
教师点拨:
1、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等方面分析。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传播是思想基础,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其奠定组织基础。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2、比较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和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中共“一大”把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不符合当时国情。
中共“二大”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作为革命对象,切合当时的中国的实际,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延续,它在思想纲领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任务。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表现在: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斗争形式—工农武装割据;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现在把时间交给小老师。
小老师: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咱们自己的努力,我想这节课内容大家
已经把握的很好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召开,请从阶级力量、发起组织、城市特点、地理交通等方面谈一谈。
(小组合作)
小组展示:
有了明确的引领和提示,展示小组可以从发起组织和地理交通方面谈出一些内容,但在阶级力量和城市特点方面理解不够,需要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总结:
阶级力量:上海工人阶级人数多,斗争性强、思想觉悟也高,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重要因素。
发起组织: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诞生,前期已经有过一些准备工作。
城市特点:上海有北洋政府控制不到的租界,这种状态给政治活动提供了缝隙。
地理交通: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利于各共产党组织的联系。
小结:
本节课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掌握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过程、结果及意义。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后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这些都
成为了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作业:
1,完成导学案中的自我小结和深化拓展部分。
2,背诵本节课知识点
3,根据《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的学习指导预习和准备相关内容。
课后反思:
1,学习指导相对详细,学生能具体找到相关内容,但是找到的只是答案,需要指导教师及时做出补充和点拨来帮助学
生理解,才可以更好的记忆。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尽管意义只有一句,但是很有内涵,中国近代史类似的事件很多,如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
化的开端”,需要教师总结归纳以便学生理解并区分。
3,关于中共“一大”和“二大”的比较,还有“一大”
选址在上海的原因只需要简单交代给学生,要介绍是为了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不要求学生记忆是因为课标不作要
求。
我们平时就要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紧扣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