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部优】《刘姥姥进大观园》公开课教案

【海南部优】《刘姥姥进大观园》公开课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概括刘姥姥的形象特点。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笑剧”的用意,感悟作者人物塑造的技巧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概括刘姥姥的形象特点。

难点: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笑剧”的用意,感悟作者人物塑造的技巧。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配乐:红楼梦)
知人论世,介绍作者作品:
这个故事,不简单——经典名著,经典片段
这个作者,不简单——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创作经历,不简单——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2.《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二、积累生字词,把握阅读提示
1.解决文章生字词。

2.自读课后阅读提示,提取信息,了解故事梗概。

3.明确角色分工:这是一场笑剧,这场笑剧的主角是____,导演是____,配角是____。

三、深入文本,把握刘姥姥形象
(一)了解舞台搭建(环境描写)
课文的标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大观园成了她表演的舞台。

你能找出课文中对“舞台”的描写吗?
(二)分析人物性格
1.你眼里的刘姥姥。

说说人物身上体现着哪些性格特征,并说明理由。

2.观众眼里的刘姥姥。

表演精彩不精彩,要看观众的反应如何。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观众”的反应。

3.作者眼里的刘姥姥。

曹雪芹在写作时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描写这位市井小民的呢?是嘲笑吗?
(三)把握文章文章主旨
这场“笑剧”的背后究竟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四、学以致用
1. 请学习和借鉴本文塑造刘姥姥形象的手法,描写一位身边的同学,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烘托的手法。

2.安排学生作品展示。

五、总结
本文的艺术性堪称典范。

人物语言表达精彩,人物行为描写精细,人物形象刻画精微,这三点让文章具有独到的艺术魅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当中,注意借鉴,让自己的笔下多几个刘姥姥,多一片大观园。

六、作业
阅读刘姥姥三进贾府的章回,写一篇人物小传。

六、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刘姥姥:大智若愚,淳朴节俭,率真自然,风趣滑稽
语言动作烘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