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65915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65915

预防医学复习题(统计部分)复习重点(及简答题)1.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总体与样本的联系区别2. 资料的分类如:请列举资料的类型并举例说明3.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的指标(集中与离散趋势)如:定量统计描述指标有哪些?如: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资料统计描述方法有何区别4. 定性资料统计描述的指标5.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t分布的概念、特征、曲线下面积规律如: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联系6. 小概率事件在医学统计学的应用(P值的含义)如:P值的含义是什么,对统计结论有何意义7.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步骤8. 四种主要统计假设检验方法及其应用场合9. 统计表的绘制选择题1.样本是总体中: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E、有价值的部分2、参数是指:A、参与个体数B、研究个体数C、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E、样本的统计指标3、抽样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4、脉搏数(次/分)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5、疗效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6、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小概率事件E、偶然事件7.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8.概率P=0,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9.总体应该由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10.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11.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总体 D.个体 E.样本12.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13、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14、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

A、计算B、计数C、计量D、等级E、都对15、红细胞数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16、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 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17、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A、集中型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18、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19、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20、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数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21、样本是总体的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22.以下指标中____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E.第50百分位数23.偏态分布资料宜用___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平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4.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___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计量资料分布25.____可用于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度A.方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全距E.四分位数间距2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_____指标较好.A. 全距(R)B. 标准差(s)C. 变异系数(CV)D. 四分位数间距(Qu-QL)27.对于均数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A.μ-σ~μ+σB.μ-1.96σ~μ+1.96σC.0~μ+1.96σD.-∞~μ+1.96σE.μ-2.58σ~μ+2.58σ28.若u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则A.u≥2.58的P=0.01B.u≥2.58的P=0.005C.-2.58<u<2.58的P=0.01D.u≥2.58的P=0.05E. u≥2.58的P=0.025(双侧)29.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______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 μ越大B. μ越小C. σ越大D. σ越小E. μ与σ越接近030.正态分布是以A.标准差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组距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CEBD DABDD ABDBB C17 18 BD CDCAC DBACD三、综合案例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有若干名高危人群体检部分指标,见下表表1 某年某地某人群健康检查部分检测结果编号性别年龄身高坐高血型乙肝表面抗原便血肠癌1 男47 166.7 66.3 A + ++ 有2 女28 160.0 68.3 AB - - 无3 女42 166.8 71.5 O - + 有4 男39 173.7 70.0 A - - 无5 男69 173.7 70.0 A - - 无. . . . . . . .1.上述变量中,下列哪个指标不是计量资料_______计量、定量、数值变量一个意思A.年龄B.性别C. 肠癌D. 身高2. 上述变量中,下列哪个指标不是计数资料_______这里的计数指的是无序分类变量资料A.性别B. 便血C.血型D. 肠癌3. 上述变量中,下列哪个指标是等级资料______等级资料是有序分类变量资料A. 便血B.血型C. 年龄D. 性别4. 如果年龄是正态分布的资料,在进行统计描述时宜计算哪两个指标?_____A. 均数B. 标准差C. 四分卫数间距D. 变异系数E. 率F. 构成比5. 采用什么指标来比较身高和坐高的变异程度?_______A. 均数B. 标准差C. 四分卫数间距D. 变异系数6. 描述人群的肠癌指标宜计算 ______A. 均数B.比例C. 率D. 构成比7. 描述人群的血型分布,宜计算______A. 均数B.比例C. 率D. 构成比8. 要分析乙肝抗原阳性与阴性者肠癌发病率是否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______A. t检验B.方差分析(F检验)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9. 要分析不同性别的病情程度(便血)是否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______A. t检验B.方差分析(F检验)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10. 要分析不同血型的人群身高是否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_______A. t检验B.方差分析(F检验)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BBAAB D C DCDB分析题1. 某防疫站1972年开始在城关建立“预防接种卡”使计划免疫得到加强。

为说明效果,1975年的5月观察了482人的锡克试验反应,其中:幼儿园儿童101人,阳性21人,小学生145人,阳性22人;中学生236人,阳性15人。

相比起来,1974年为:幼儿园儿童144人,阳性37人,小学生1417人,阳性323人;中学生259人,阳性41人。

试用适当的统计表描述上述结果,并作简要分析2. 某医院对麦芽根糖浆治疗急慢性肝炎161例的疗效列表9-1,试作改进。

3.某医师用甲、乙两药治疗某病,结果如下表,问甲、乙两药疗效有无差别?表6-1 甲、乙两药疗效比较药物例数治愈数治愈率(%)甲40 29 72.5乙73 69 94.51)若要比较甲药乙药的疗效差异,应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2)若P>0.05,请下结论4.试检验表三组人的血浆总皮质醇测定值有无差别?表7-7:三组人的血浆总皮质醇测定值正常人单纯性肥胖皮质醇增多症测定值测定值测定值0.11 0.17 2.700.52 0.33 2.810.61 0.55 2.920.69 0.66 3.590.77 0.86 3.860.86 1.13 4.081.02 1.38 4.301.08 1.63 4.301.272.04 5.961.92 3.75 6.621)三组资料正态分布,请问采用何种统计描述指标进行描述?2)三组资料非正态分布,请问采用何种指标进行统计描述3)三组资料正态分布,与比较差异,应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4)三组资料非正态分布,与比较差异,应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5)若统计结果P<0.05,请下结论。

一、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 应用两样本t检验时,对资料有什么要求?2. 以卡方检验为例,请写出假设检验基本步骤二、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有若干名高危人群体检部分指标,见下表表1 某年某地某人群健康检查部分检测结果编号性别年龄身高坐高血型乙肝表面抗原便血肠癌1 男47 166.7 66.3 A + ++ 有2 女28 160.0 68.3 AB - - 无3 女42 166.8 71.5 O - + 有4 男39 173.7 70.0 A - - 无5 男69 173.7 70.0 A - - 无. . . . . . . .1. 上述变量中,下列哪个指标不是计量资料_______A.年龄B.性别C. 肠癌D. 身高2. 上述变量中,下列哪个指标不是计数资料_______A.性别B. 便血C.血型D. 肠癌3. 上述变量中,下列哪个指标是等级资料_______A. 便血B.血型C. 年龄D. 性别4. 如果年龄是正态分布的资料,在进行统计描述时宜计算哪两个指标?______A. 均数B. 标准差C. 四分卫数间距D. 变异系数E. 率F. 构成比5. 采用什么指标来比较身高和坐高的变异程度?_______A. 均数B. 标准差C. 四分卫数间距D. 变异系数6. 描述人群的肠癌指标宜计算 ______A. 均数B.比例C. 率D. 构成比7. 描述人群的血型分布,宜计算______A. 均数B.比例C. 率D. 构成比8. 要分析乙肝抗原阳性与阴性者肠癌发病率是否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______A. t检验B.方差分析(F检验)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9. 要分析不同性别的病情程度(便血)是否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_______A. t检验B.方差分析(F检验)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10. 要分析不同血型的人群身高是否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_______A. t检验B.方差分析(F检验)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个班级共有男性18名,女性19名,分别测量男性和女性的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