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二)降压药物治疗
1、利尿剂 排钾利尿药:氢氯噻嗪(双克)呋塞米(速
尿) 保钾利尿药:氨苯喋啶 螺内酯 2、β-受体阻滞剂 如倍他乐克、利血平 3、钙通道阻滞剂 ××地平;如硝苯地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普利;如卡托普利 5、α-受体阻滞剂 ××沙坦;如氯沙坦
用药原则
1.尽早治疗 2.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 3.选药个体化 4.单一药物开始,阶梯式加(减)药 5.缓慢平稳降压(有条件首选长效制剂) 6.联合用药(约70%) 7.长期(终身)治疗,可小剂量维持 8.不可骤然停药
饮食(高盐、低钙、低钾、低动物蛋白) 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过度紧张 (3)其他因素 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 (kg/m2)20-24位正常范围,高血 压者1/3肥胖 避孕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 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病程有关 吸烟、过量饮酒
(2)发病机制
精神神经学说: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性水钠潴留 胰岛素抵抗 –钠重吸收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高血压诊断
1.判断血压达高血压标准: 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3.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作心血管危险 分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险 组) (1)分层依据 ①血压升高水平(1级,2级,3级,单纯
二、临床表现(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表现: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
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也可有头痛、头晕、 心悸、眼花、耳鸣、失眠、烦躁、乏力等症状,其与 血压水平未必一致,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 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喀喇音。
(二)并发症表现(后期)
主要涉及心、脑、肾及眼底这几个病变部位
收缩期高血压)
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男性>60岁、女性>65岁 吸烟 高脂(胆固醇>5.72mmol/L即
220mmg/d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
女性<65,男性<60)
③靶器官损害:
心脏疾病:左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 死、心衰、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史(心电图
或超声心动图) 肾损害: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 106-177μ mol/L或2-2.0mg/dl) 周围动脉病变: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 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动脉局灶或广 泛狭窄。
•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4
高 血 压 分 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 别 收缩(mmHg) <120 <130 舒张压(mmHg) <80 <85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视网膜病变:大于或等于3级。
பைடு நூலகம்
④并发症
心脏疾病 (心绞痛、心梗、曾接受冠脉血运
重建手术、心衰)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 脑缺血发作)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177
μ mol/L或1-2.0mg/dl)
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钠摄入过多学说 其他: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久坐少动、
六、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使血压下降到或接近正常范围,防止
和减少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治疗原则:一般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一)非药物治疗
适合于各种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对轻型者,单独非 药物治疗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限制钠盐的摄入:一般每天摄盐量小于四克为宜。 2、减轻体重:尤其肥胖的病人,方法主要为限制每日热 量摄入。 3、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适当运动有利于调整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目的
教学内容
1.高血压的概念 2.病因及机理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诊断与治疗要点 教学目的 1.熟悉高血压的病因 2.掌握临床表现(身体状况评估) 3.说出诊断与治疗要点 4. 叙述常用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保健指导
6.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 措施及依据 7.保健指导
内分泌性: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流行病学

欧美 亚非 发展中国家 美国白人 南方 西部 农村 工业化国家 美国黑人 北方 东部 城市

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诊断标准
•测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
•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人的身体状况; 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用药护理及健康指导。

学习难点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特点。

疾 病 概 述
2
点流 行 病 学 特
1

3
诊 断 标 准
4
高 血 压 分 级
5
发 病 机 制

1.高血压概念
高血压: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影响心、脑、肾 等重要器官,甚至造成其功能衰竭的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95%,病因不明(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5%,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 :肾 性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有并发症
极高危
极高危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15%
10年内将发生心脑 血管病事件的概率
15%~20% 20%~30% >30%
极高危
4.病因与机制:主要遗传和环境因素
(1).病因 (1)遗传因素(占40%):父母有高 血压其子女46%亦患高血压;60%的高 血压病人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占60%)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标准
血压水平(mmHg)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收缩压 140~159或舒 张压90~99) 低危 中危 2级(收缩压 3级(收缩压 160~179或舒张 ≥180或舒张 压100~109) 压≥110) 中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 糖尿病,或靶器官损 害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