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挖掘机保养规程
1、适用围
本文件规定了履带式挖掘机的保养规程及保养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履带式挖掘机的保养规程。
2、保养规定
2.1 对人员状态及劳保穿戴的要求;
(1)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设备“四懂三会”技能。
(2)具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能单独完成一、二级设备的保养规,掌握机械设备的修理工艺、方法、规等技术。
(3)经过了上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
(4)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规程,并能熟悉本岗位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5)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器具、量具、起重设备等。
(6)必须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如:绝缘鞋、工作服、工作帽等。
长发要压在帽子里,以免发生机械事故。
2.2 履带式挖掘机系统图
2.3 履带式挖掘机润滑规定
(1)50-60小时,检查补加。
发动机油底机油,各部分润滑点补加润滑脂。
(2)120-150小时,补加更换
更换发动机机油;补加回转箱机油,四轮轴承油,工作装置黄油,液压油箱油。
(3)1200-1300小时,更换
更换发动机机油,回转机构箱机油,四轮体机油;补加各部润滑点润滑脂,更换水箱冷却液。
(4)3800-3900小时,更换
更换发动机机油,回转箱机油,行走马达齿轮油,液压油箱液压油,全车润滑油脂。
(5)本机各部分各种润滑油的牌号
2.4 履带式挖掘机交接班时的保养规定
(1)确保设备在完好运转状态下进行交接。
(2)清除整机外部泥土,发动机体油污,空气滤清器积尘盘灰尘,保持设备整机清洁。
(3)检查补加发动机机油和水箱水位,加满燃油。
(4)向各个润滑油嘴加注润滑油。
(5)倾听发动机、底盘、工作装置部分有无异响;观察发动机各仪表是否有效,显示清晰。
(6)检查维护整机及各部油箱、水箱、液压油箱及液压油缸、液压泵操作阀及接头不渗不漏。
(7)检查紧固工作装置的液压油箱、液压油缸、油管接头、动臂、轴销及铲斗等各部螺栓。
(8)交待工作任务,查看设备运转状态,交清质量安全设施,清点工具附件,填写运转记录。
2.5 履带式挖掘机工作期间保养规定
(1)清除履带式挖掘机外部的泥土,发动机机体及工作装置部分的油污。
(2)检查紧固水箱、水泵、发动机、变矩器、回转装置、引导轮、支重轮、托带轮、驱动轮、履带板、铲斗动臂、操作机构、燃油箱、液压油箱、液压泵等各部分的连接螺栓;清除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等现象。
(3)检查补加发动机油底壳机油、回转箱、引导轮、托带轮、支重轮、驱动轮润滑油;冷却液位、电瓶液位、液压油箱油位,加满燃油;水泵轴承注入润滑脂。
(4)清除空气滤清器盘中的灰尘。
(5)检查紧固电瓶、起动机、发电机、操作机构等连接螺栓。
(6)倾听发动机、变矩器、回转机构、行走机构有无异常声响;观察仪表及电控部分是否完好有效。
(7)检查调整风扇皮带松紧度、履带力松紧度。
(8)检查回转刹车、底盘刹车是否有效。
(9)全车及工作装置加注润滑脂。
(10)检查液压破碎器是否完好。
2.6 定期等级保养的周期、保养围及注意事项
(2)一级保养作业围
①执行班次保养的全部作业项目。
②检查清洁空气滤清器灰尘,清洗或更换空气滤芯。
③清洗水箱部污垢。
④检查紧固水箱、发动机、回转机构、工作装置、底盘四轮一节各部连接螺栓。
⑤检查调整履带涨紧度。
⑥检查电加热器是否完好。
⑦检查调整风扇皮带松紧度。
⑧检查调整铲斗间隙,修复或更换铲斗齿具。
⑨排除液压油箱的空气。
⑩释放液压油箱各部压力。
⑪检查电瓶,补加电解液。
⑫检查回转机构壳体油位,补加润滑油及齿轮油。
⑬检查行走马达液位,补加四轮润滑油。
⑭检查工作装置液压油泵、液压缸、油管、接头、是否渗漏;确保设备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气。
⑮检查电器元件及线路、照明、仪表、喇叭等是否完好有效。
并对损坏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3)二级保养作业围
①执行班次、一级作业全部作业项目。
②更换发动机机油,更换机油滤芯。
③更换燃油滤芯及燃油过滤网。
④清洗水箱及油冷却器片,冲洗水箱部污垢;更换防腐滤芯。
⑤更换液压油箱通气装置滤芯。
⑥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清洗空气滤芯器部灰尘。
⑦更换回转油箱润滑油,齿轮油;检查回转支承及齿轮磨损情况。
⑧清洗空调部空气滤清器灰尘。
⑨检查工作装置的液压油泵、液压油箱及动臂、铲斗、轴销等磨损情况,
必要时进行更换。
⑩全车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4)三级保养作业围
2.7 维保履带式挖掘机的程序要求及注意事项
(1)按照保养计划进行维修保养。
(2)设备进保前,由操作手将设备全部清洗干净,使设备保持清洁完整进厂。
(3)办理设备进保手续,设备修保前应有专人对设备进行鉴定,检查设备技术状态,将增加维修项目填写在保养作业单上,做好进保记录。
(4)设备进厂修保,首先要将设备停放就位;支垫牢固,打好三角木,使得设备停放安全可靠。
(5)按照设备保养项目,安排人员分工,并正确选用工具,对设备进行拆卸,要求拆卸的零部件放入专用盆,清洗后摆放在工作案上。
(6)做好零部件的鉴定备料工作,由技术人员对零部件进行鉴定,按照设
备的装配工艺和配合间隙,对坚定出可用、修复、更换的零部件等进行处理。
对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做好备料工作。
(7)对新购的配件,要对其外观质量及标准尺度等进行检查,确保配件的质量。
(8)对修复的零配件,要进行检测,达到装配技术要求及确保配料的质量。
(9)按照装配工艺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认真检查校对装配尺寸;在装配过程中,坚持三检(自检,互换,专检),填写修保记录,严把质量关。
(10)按照出厂规定的润滑油品牌、质量等级、数量等,正确加入润滑油。
(11)对修复完善的设备,要进行磨合、调试、试运,在试运中,对修理不合格的项目,要及时进行返工,达到合格标准。
(12)在设备维护保养的拆卸、清洗、鉴定、修理、装配、试运、交接过程中,要严把安全关,不论拆卸、组装、吊装、都要高度重视人身安全和设备机械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8 保养时的避险措施
(1)在设备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工序复杂,工作面宽,多工种交叉作业,应避免人员的碰伤、砸伤、烫伤、烧伤和触电事故。
(2)设备进厂修保,首先将整机停放稳固,并用三角木将底盘部分固定或支垫牢固,防止设备滑动。
(3)人员在地沟作业时,要防止工具或机件掉下将人员砸伤,维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上岗。
(4)在拆卸、装配、吊装总成件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指挥作业,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5)在使用吊车、桥吊或三角支架起重设备吊具时,为防止吊装事故发生,在吊装前要有专人对吊具进行检查,防止因支架不稳、打滑、吊钩或钢丝绳扣不牢固等造成伤人事故。
(6)修理作业中,使用电气设备、移动电动工具,如:空压机、台式砂轮机、小台钻、手电钻、电动扳手等电气设备时,电线不得破皮,安装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7)用汽油清洗零件,擦试机件表面油污,不得有明火,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9 履带式拖拉机焊机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措施
(1)设备在运转中,突然发生异响,必须立即关掉电门钥匙,停止运转,故障不排除不允许使用。
(2)当发动机出现“飞车”时,操作手或修理人员立即切断油路,或用衣物将进气孔堵塞,停止发动机运转,排除事故后方可启动。
、
(3)当发动机、变矩器、回转装置、液压油箱、水箱各部漏油、缺油、缺水时,应立即停机,加补或堵漏后方可使用。
3、其他要求
(1)掌握本机使用的各种油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齿轮油、刹车油、防冻液等。
(2)掌握熟知各部润滑油点,加入数量及更换周期时间。